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常州话声调:本文所讲的常州话仅指常州市区中青年所说的话。因为常州近郊话在声调的调值上与市区话颇有差异,常州老年人的口语与小青年也有不同,不是文所讨论的范围。所谓双音节词,其中一部分(如离合词)的资格有点问题,虽然它们经常连在一起使

  • 标签: 连读变调 离合词 阴平 双音节词 常州 普通话
  • 简介:海南村语有较复杂的变调现象,它们受调类配合、调值高低、语法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条件地发生变调

  • 标签: 村语 连读变调 规律
  • 简介:眉县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最典型特点是:古清声母平声今阴平字连读,前字一般变如阳平;今阴平字作为前字而后字由非阴平变如阳平后,前字变如上声;两个上声字连读最常见的是前字变如阴平;前字全浊入声,后字舒声的其他两字组变调,多数是前字变如阴平,后字变如上声;两入声字连读,前字清声母入声,后字清及次浊入声通常是前字变如阳平。

  • 标签: 眉县方言 两字组 连读变调
  • 简介:<正>不久前我写了一篇短文(见《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第56—59页),谈了弄模瑶族布努话1‘至4‘调的产生与连读变调的关系。本文讨论弄模瑶族布努话连读变调的产生与双音节词或词组的音节重读的关系。弄模瑶族布努话共有十二个调值:1((?)33深)、2((?)13来)、3((?)43敲)、4((?)232读)、5((?)41杀),6((?)221死))、7((?)32"盖"印)、8((?)21咬)、1‘((?)55针)、2‘((?)35鸡笼)、3‘((?)54八角枫)、4‘((?)454竹箱),其中1‘至4‘调是从1至4调分化出来的。在连读中,主要是1至4调发生变调,33变为55、13变为35、43变为54、232变为454,变调后的调值分别与1‘至4‘调的调值相同。变调的主要规律是:

  • 标签: 布努话 连读变调 双音节词 瑶族 调值 重读
  • 简介:临海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是台州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临海方言属浙江吴语浙南区台州片。本文对临海方言双音节变调调型进行声学实验,对其音高和调长进行研究。

  • 标签: 临海方言 连读变调 音高 调长
  • 简介: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张家口方言的单字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用优选论解释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规则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制约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条件排序为R.MAX〉〉MAX,DEP,σT〉〉*ITA〉〉*ILT〉〉H—stab〉〉*PITA〉〉LTC。它能合理地解释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现象,说明优选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 标签: 张家口方言 单字调 连读变调 优选论
  • 简介:融水百姓话两字组常常发生变调现象,变调的主要类型为前变型。后字保持本调,前字主要变调结果受自身调类和调型的影响,前字为阴类调常变为中平调33,阳类调常变为中降调32,阴平51变为中降调32,阳上33保持本调33。在主谓结构、数量结构等两字组中前字保持本调。

  • 标签: 融水百姓话 两字组 连读变调 前变型
  • 简介:阿拉善方言有3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和去声。其中来源于古浊平的阳平上和来源于古清、次浊上声的阳平上两部分单字调值相同,在连调中读法各有差异。非叠字组轻声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在阴平和阳平上之后的低降调[21],一种是出现在去声后的中平调[33]。根据共时比较可以看出,这些都与兰银官话银吴片方言的特点相同。

  • 标签: 阿拉善方言 银吴片 连读变调 轻声
  • 简介:本文在优选论的框架内采用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对烟台话三字组连读变调现象作了尝试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肯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运用在分析类似烟台方言三字组变调的语言现象中比否定型标记性制约条件更简单,而且更具有经济性。

  • 标签: 优选论 制约条件 肯定型 烟台方言 连读变调
  • 简介:兰木壮语两字连读时是否发生变调具有区分词和短语以及“双义词组”所包含的主谓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功能。两字连读变调不仅是语音层面上的语流音变,也是壮语在双音节化历程中,自身利用声调变化来创造新词的一种方式。

  • 标签: 兰木壮语 连读变调 双音节化
  • 简介:摘要新疆哈密市陶家宫乡汉语方言的音系很有特点,其中共有包括零声母在内的声母25个,韵母32个。其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在陶家宫方言中,声母/n/存在变体/ȵ/,常与齐齿呼韵母相拼;另存在后鼻声母/ŋ/,与开口呼韵母相拼。韵母中不存在前鼻音韵尾,这类音已经合流到后鼻音韵尾中,如in—iŋ,ən--əŋ,yn--yŋ,un—uŋ等。在陶家宫方言中,共存在3个声调,阴平读作44调,阳平上读作51调,去声读作335,古代入声字在这里入派三声。两字组连读变调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 标签: 哈密市 汉语 方言 陶家宫乡 音系
  • 简介:本文着重考察晋语诸方言的儿尾变调与儿化变调,分析这两种变调所遵循的不同音系规则,探讨引起变调的因素。考察结果显示:(一)儿尾变调是由词缀非重读而引发的“儿”语素失本调。失调后的儿缀音节延续前邻词根音节的调尾。(二)儿化变调分重叠儿化和非重叠儿化。前者大都变读轻声或降调;后者舒声字大都保留词根音节的声调,入声字多数变同调型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三)儿化是儿尾的语流变体。因此,由构词引发的变调同样受到与连读变调相同的音系规则的制约。

  • 标签: 儿尾变调 儿化变调 晋语 方言 音系规则
  • 简介:近年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名词,即“本硕连读”。望文生义,本硕连读就是读完大学本科直接读研究生。更科学的解释应该是高校为优秀生制定的本科、硕士打通培养的计划方案和制度。各个高校有不同的操作办法,一部分高校在高招录取时就亮出了“本硕连读”和“本硕连读基地班”的牌子,规定某些专业学生读完本科可以一步到位再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还有一些高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对个别专业的新生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硕连读班。此外有的高校虽没有本硕连读班,但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保送部分优秀生直接读研究生。

  • 标签: 志愿填报 “本硕连读” 高考 升学指导 教学计划 政策咨询
  • 简介:杜甫集前人之大成,开后代之新派,这是自宋代以来诗论者较为普遍的看法。杜甫一生横跨盛、中唐,处于唐朝国运由盛而衰转折的关捩,处于唐诗,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两种审美范型转折的关捩。杜诗既具有盛唐诗歌“雄浑悲壮”之美,也表现出镜刻健峭的特点,开启了宋诗新风。对于杜诗表现出有异于盛唐气象的风格特征,历代论者多称之为“变调”。考察杜诗批评史上“变调”说的流变,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杜诗,理解诗学史上的唐宋之争,都不无参考意义。

  • 标签: 杜甫 诗歌 变调
  • 简介:都说好的平面广告胜过千言万语。奥美香港最近帮KFC香港做了一组平面广告,巧妙地把KFC的辣翅与火箭、骑兵和跑车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效果。

  • 标签: KFC 变调 平面广告 香港
  • 简介:很多同学说,听不的懂外国人所讲的“正宗”英语或录音,无法与“老外”进行正常交流,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除了同学们没有掌握好以前讲的重音知识外,可能对连读和不完全爆破也不太熟悉。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连读和不完全爆破这两种语音现象吧。

  • 标签: 不完全爆破 连读 语音现象 外国人 英语 同学
  • 简介:连读、失音、重叠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彝语中的连读、失音情况又和英语的连读、失爆现象有所区别。而重叠形式既是汉藏语系语言的构词手段,也是汉藏语系语言构形的重要方式。彝语中连读、失音、重叠的运用,都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所表达的语义简洁明了、自然流畅和生动形象。

  • 标签: 彝族语言 连读 失音 重叠
  • 简介:该文基于魏刚强(1990)提出的关于萍乡话的连续变调,通过建立两字组从单字调到连调的对应关系分别探讨萍乡话广用式和专用式连续变调的影响因素,认为萍乡话广用式连续变调受语法结构影响,专用式连续变调由语音环境决定。

  • 标签: 萍乡话 两字组 连续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