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文主要谈谈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仪器的组成及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 标签: 水质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作为包扎和捆绑物品使用的透明胶带,是爆炸、凶杀、抢劫、盗窃等案件中的重要常见物证之一。文中建立了紫外光谱法检验透明胶带的测定方法,并对收集到的22种透明胶带进行了检验。该方法检材用量少,结果准确性高,方法简便、快速,为法庭科学领域透明胶带的区分检验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透明胶带 紫外光谱 物证检验 导数光谱
  • 简介:微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原子荧光光谱法;含砷量较高的样品测定,一般采用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但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流程长,过程繁琐。实验对样品中中等含量砷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溶后,在硝酸(1%)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波长193.7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在0~100μg/mL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检出限为10.5μg/g,实验操作简便,适合样品中较高含量砷的分析测定。

  • 标签: 高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采用氢氟酸-硝酸分解试样,用高氯酸蒸发至冒烟除去硅;在硝酸介质(5%)中,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于324.8nm波长处测定工业硅中铜含量。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硅的干扰,测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9.0%-102%。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容易掌握、成本低的优点。

  • 标签: 工业硅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原矿尾矿中锰的分析方法。实验以盐酸为介质,讨论了介质浓度和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6.9%,加标回收率96.6%-104%,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5μg/mL。结果表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原矿尾矿中的锰含量,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经标准物质验证,结果能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铜原矿尾矿
  • 简介:采用盐酸、氖氟酸、硝酸、高氯酸分步溶解的方式对具有硅、铁含量高等特性的铜原矿尾矿样品进行溶解。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扣除背景方式对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样品溶解较完全,共存元素对镉的测定基本无干扰。方法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在2.3%~8.3%,加标回收率在96.7%~105%,标准样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能满足日常分析检测的需要。

  • 标签: 铜原矿尾矿 扣背景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焙烧氰化尾渣中银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在盐酸介质中实现银含量的准确测定。利用氢氟酸破坏硅酸盐结构可溶解样品中硅酸盐类的特点,通过多种酸配合溶解,解决了氰化尾渣焙烧后出现硅酸盐包裹银元素,进而导致测定结果严重偏低的问题。研究表明,样品经拟定的方法处理,方法检出限为0.0030mg/L;加标回收率98.90%~101.1%。此方法能满足焙烧氰化尾渣中银含量测定。

  • 标签: 氰化尾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酸溶解
  • 简介:目的本研究着重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面粉中铝,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选择,达到快速、准确.方法利用混合酸硝酸-高氯酸对样品进行消化处理,无基体改进剂.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铝含量在0.0-5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r=0.9995,标准偏差在0.01%至2.9%之间。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条件 铝含量 面粉 优化选择 基体改进剂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放的废弃以及废水等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排放的废水更是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改善环境状况,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现阶段对土壤检测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各种优点得到了土壤环境监测部门的认可。本文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使读者对原子吸收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环境监测 应用
  • 简介: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光谱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动研究中.文章对吸收光谱的发展和应用于高温反应环境温度和组分浓度的测量进行了回顾.对不同的吸收测量策略以及相应的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介绍了应用吸收光谱技术研究超声速燃烧火星再入以及空间推进系统的详细结果.

  • 标签: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激光诊断 温度 组分浓度 化学反应流
  • 简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分析技术,对测定锑和三氧化二锑中微量碲的基体和共存元素干扰、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方法的检出限0.138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回收率为96%~101%。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氧化二锑
  • 简介:对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仲钨酸铵(APT)中的微量硫含量进行了研究。依据仲钨酸铵的材料性质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分析特点,分别针对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的选择及用量、校准物质的选择等做了条件实验。最终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称取1g仲钨酸铵样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再加入0.3g纯铁和1.5g钨助熔剂。按照最佳实验方法,对仲钨酸铵中微量硫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8%,加标回收率为98%-109%。

  • 标签: 高频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法 仲钨酸铵 微量硫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和识别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各分量的来源及其大小,从而为提高实验室铅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改进检测方法等提供依据。方法,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根据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k=2(置信区间为95%)时,食品中铅含量为0.033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87mg/Kg。结论,测量食品中铅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和标准曲线拟合带来的不确定度。实验室的分析误差在可控制的允许范围值内。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 食品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列与"专题列入了选修的内容当中,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更是社会发展对我国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对数列与专题的理解,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对"数列与"专题教学做了全面的分析,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列与"专题教学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数列与差分 专题教学 理解 研究
  • 简介:以线性变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为依据,用类比法,提出了序列的原序列的概念,提出了后向分运算对应的逆运算,即序列的不定求和,揭示了线性变系数方程的解结构。导出了一阶线性变系数方程的通解公式,基于一阶线性变系数方程的通解公式,利用降阶方法,导出了二阶线性变系数方程的通解公式,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线性变系数方程的时域求解问题。

  • 标签: 原序列 不定求和 变系数 差分方程 降阶法
  • 简介:一般动作识别的方法需要使用一段空间和时间的2D轮廓作为进一步提取有用特征的基础。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图像的运动表达方式,并且说明了这种表达方式在动作识别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个方法的高准确度并且对视频分辨率不敏感。

  • 标签: 模式识别 计算机视觉
  • 简介:针对炮载惯导设备在外场标定过程中依赖固定基准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误差标定新方法。该方法将北斗天线的安装误差、惯性器件的失准角以及安装误差等角度误差统一归为非对准误差。首先利用北斗测姿技术提供姿态基准,粗标出上述误差;精标阶段采用卫星技术来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完成误差角的精确标定。多组标定结果与传统工厂标定方法结果相差均在0.3mil以内,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该方法不仅回避了对固定基准点的依赖,而且避免了滤波带来的繁琐过程,即能保证长时导航的精度,又提高了标定的实时性。

  • 标签: 北斗二代 差分定位 卫星测姿 捷联惯导 安装误差角
  • 简介:在空间调制(SpatialModulation,SM)系统中,基于编码思想,对发送端发射天线的选择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接收端解调也提出新的直接检测法,该方案称为空间调制(DifferentialSpatialModulation,DSM)。DSM接收端解调采用的直接检测法是根据前后相邻两时刻的接收信号向量的模值进行解调,接收端与发送端均不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该解调方法依据的特点提出,实现了未知信道传输矩阵时的解调,减少系统开销。对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QPSK)、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QAM)不同编码方式下2根发射天线的DSM和BPSK编码方式下4根发射天线的DSM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SM具有较好的抗信道参数变化的性能。

  • 标签: 空间调制 差分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差分直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