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正>1992年春季,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对广东提出了殷切希望:“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特别提到新加坡,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 标签: 精神文明 新加坡文明 社会秩序 中国特色 两个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
  • 简介:<正>印度河上古文明究竟是谁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国际学术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假说和推测。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和印章文字解读的进展,学者们所提出来的假说和推测更加广泛。这些假说和推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其创造者来自外地,一类认为其创造者是本地人。主要说法有下列几种:(一)是苏美尔人吗?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上古文明的创造者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

  • 标签: 印度河文明 创造者 苏美尔人 雅利安人 考古发掘 国际学术
  • 简介:<正>一、新加坡文明建设的成功表现对新加坡文化建设成果,在新加坡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它是“文化沙漠”;一种认为它很成功,也很有特色。文化沙漠论者认为新加坡建国后的前20年只注重经济建设,对文化关注太少,以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甚差,社会流行的作品几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新加坡 社会流行 文化沙漠 文化关注 文学艺术
  • 简介:前言世界文明承载者间的相互理解,不但被视作文明间互动的自然影响,而且到了需要计划并努力实现的阶段。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作为当今和未来的一大时代现象的预测①,但我们不应该将这一预测当作注定降临在全人类身上的自然法则而全盘接受。世界文明千差万别,任何一种价值体系、思想、全部的认识、习俗等,都不应成为加深人类文明间隔阂、造成文明危机乃至发展至爆发军事冲突或殖民的理由。为

  • 标签: 历史溯源 对话历史 文明对话
  • 简介:印度北部的拉达在喜玛拉雅山脉的西侧,东北方是中国西藏,西北边为巴基斯坦,自印度独立以来,经历过1962年的中印战争,与克什米尔相连的界线也经常听到印巴之战的枪炮声,一直是该国的军事敏感地带,所以迟迟未对外开放.

  • 标签: 印度 中国 对外开放 世界 东北 北部
  • 简介:冷战结束后,安全的定义不断得到扩延和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广义安全威胁,中印两国的安全观也相应发生转变.安全观转型为中国和印度提供了更多安全合作的契机,有助于两国在合作与互信的良性互动中改善关系.

  • 标签: 安全观 中印关系 安全合作
  • 简介: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性和联动性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性、内生性、交互性、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性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安全 边境安全 共存安全 共生安全 国际安全理论
  • 简介:“共同威胁”与“共患意识”引发人类对非传统安全的普遍关注。非传统安全的价值实质是“共享安全”。共享安全不仅是安全指涉对象的扩展与转型,也是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提升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创新。西方非传统安全理论经由传统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的延伸与扩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后结构主义、批判安全理论、人的安全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主要流派,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建构安全”。然而,共享安全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与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异质性”冲突,中国的安全观与外交方式的价值类型此有着重大的意义与贡献。中国以“保合太和”、“万国成宁”、“和而不同”为标志的“和合主义”思想渊源,为共享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内核与独特的价值坐标。中国学者的“新天下主义”、“多种行为主体的共同安全”、“人类共同安全”、“全球深度治理”等对“共建安全”方案的多维度探索,为共享安全提供了极具创意的可能性论证。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实践与融入世界的“优态共存”,为共享安全提出了解决现实冲突的重要范例,也为共享安全的可行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现实逻辑。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共享安全 中国视域 和合主义
  • 简介:人的普遍性决定了价值的普遍性,人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价值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正是引发不同价值体系安全问题的本质因素.狭义的价值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阶层的价值观念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即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广义的价值安全是实在性价值体系安全与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价值观安全)的统一.国家价值安全由国家内的价值安全和国家价值的安全构成,前者以多元价值主体的价值认同为重要表征,后者以国家的价值主权为重要表征.就其对国家总体安全体系的意义而言,价值体系是元文化,且观念化价值体系安全是文化安全的一部分,因而价值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也是元文化安全,必然地成为国家总体安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价值安全又意味着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所有构成要素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的安全,因而又是国家总体安全不可或缺的柔性支撑.

  • 标签: 价值安全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总体安全体系
  • 简介:“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阴阳协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儒家哲学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以“共建”“共存”和“共享”为核心的安全观;而践行中庸之道,则成为“共享安全”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和平、和谐与合作安全的政治思想基础。东亚传统的安全体制体现了东亚国家在安全利益上的“共依”“共存”“共建”和“共享”,从而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东亚史上传统的安全和外交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为“共享安全”理论提供了安全和外交实践,其中作为“共享安全”实践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共建”和“共享”安全的和平主义战略价值趋向。

  • 标签: 共享安全 非传统安全理论中国学派 共建共存共享安全观 东亚传统安全体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必须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需要我们准确地判断国际安全形势,以自身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推动和完善国际和地区的安全机制,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标签: 国际安全 国家安全 依托 筑牢
  • 简介:东盟安全机制以“东盟方式”著称,基于东盟的经验事实,本文认为,国家问协调是理解东盟安全机制的恰当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东盟安全机制的绩效:在抑制成员国内部冲突、化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争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由于东盟国家利益分歧,安全合作领域数量少、程度浅;东盟安全机制是中小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治理能力有限,无法单独解决地区重大安全问题,需要与外部大国相配合;东盟国家对主权独立格外重视,在安全领域缺少制裁机制,导致领土争端无法在区域内得到解决。面对本地区的复杂安全形势,东盟对内需要拓宽、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对外需要加强与大国的安全合作。

  • 标签: 东盟安全机制 国家间协调 东盟方式 区域安全治理
  • 简介:2017年,《国际安全研究》将在全球安全治理上聚焦。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错交织,呼唤着安全治理的创新应变。从中国视角提出安全治理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将中国的安全治麵究舰化与系统化,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我们希望中国的安全学者能够借助《国际安全研究》这个平台,深度参与国际安全与治理问题的大讨论,为安全治理研究在中国的持续深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打下扎实基础。

  • 标签: 安全治理 聚焦 非传统安全问题 国际安全研究 中国视角 国际形势
  • 简介:北极安全是北极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进军北极步伐的加快,北极安全治理面临国家利益导向制约、治理理念与行动滞后、国际安全与全球安全考量不足等问题。引入共同安全理论视角,能够回应北极本身安全、区域整体安全及其向外辐射的国际安全与全球安全影响的共同安全属性要求,深化对北极共同安全问题的认识。探讨北极共同安全治理议题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强化当前以北极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安全议题为基础、以北极能源与航道安全议题为重点、以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国家安全议题为补充的北极共同安全核心议题分析,有利于防止北极陷入共同安全困境,推动北极安全治理进程,实现北极的长期稳定、开放与安全

  • 标签: 共同安全 北极安全 安全治理 安全议题
  • 简介: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新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也给其国家安全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就其国家安全领域而言,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维护"领土国家"时代以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安全,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成果的同时,确保本国的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安全,最终达到反对"新霸权主义"之目的.要解决这个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把"人才安全"置于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地位.

  • 标签: 国家安全 "人才安全" 发展中国家 人才激励 人才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