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天幕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天幕切迹疝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脑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影响,并对去骨瓣减压颅内压下降后输液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60例发生急性小脑幕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在60例患者中死亡5例,植物生存3例,27例遗有不同程度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结论在急性小脑幕抢救治疗过程中,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根据患者年龄、脑形成时间及术中脑肿胀程度等情况选择适宜手术方式。

  • 标签: 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的CT早期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小脑75例CT表现和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小脑CT表现鞍上池、脚间池、环池、四叠池缩小变形或闭塞分别占52/75、52/75、47/75、20/75。中脑变形移位33/75,脑室系统扩张(侧、三脑室)7/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6/75。临床分前、后、全、环,各占24/75、31/75、16/75、4/75。行脑定位抽吸术治疗27例,外科手术34例。结论:小脑CT表现具有特征性,脑早期可无典型脑临床表现,而CT检查可早期诊断,且优于其他检查。

  • 标签: 脑疝 小脑幕切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合并天幕裂孔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天幕裂孔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合并天幕裂孔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术。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评估指标。结果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治疗的B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病人数均显著少于单纯行去骨瓣减压术并清除血肿A组(P<0.05)且预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合并天幕裂孔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避免脑干受压后继发性损伤,有效保护脑组织并对显著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天幕裂孔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脑外伤脑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脑复位天幕切开治疗的38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脑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常规手术 重型脑外伤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患者采取脑复位天幕切开术和常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脑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采取脑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死亡率、重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脑患者采取脑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常规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疝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幕切开脑复位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手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天幕切开脑复位手术应用于观察组中,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以及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以及27.5%,数据间经比对计算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患者选择天幕切开脑复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 常规手术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 简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者是颅脑损伤高危群体,病死率高,且病程愈长,预后愈差。自2001年3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上述患者114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并切开天幕裂孔,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特重型颅脑损伤 天幕切开 大骨瓣开颅 应用 脑疝 颞叶钩回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直低双钢板(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岁。左侧24例,右侧7例。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HPO)治疗(HPO组),13例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LPO)治疗(LPO组), 11例用垂直低双钢板(DPO)治疗(DPO组)。比较各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锁骨喙突间距(CCD)、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局部皮肤激惹等指标。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10~27个月,平均15.1个月。末次随访HPO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为(84.3±13.2)分,LPO组为(93.8±5.1)分,DPO组为(94.8±5.8)分;与HPO组比较,LPO组和D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O组与DP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O组1例、LPO组5例、DPO组3例出现CCD增加(P>0.05)。各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切口感染。HPO组1例骨折不愈合;LPO组1例斜方韧带骨性止点畸形愈合;DPO组骨折全部愈合(P>0.05)。HPO组2例单纯肩峰下骨质侵蚀,1例外侧骨折端骨质吸收;LPO组和DPO组均未出现骨质吸收及骨质侵蚀(P<0.05)。HPO组3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LPO组6例出现肩部皮肤激惹不适;DPO组未出现皮肤激惹不适(P<0.05)。结论垂直低DPO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具有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及局部皮肤激惹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良好选择。

  • 标签: 锁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内 内固定器
  • 简介:<正>妹妹啊,你上花楼,我下桃源。一有个姑娘叫盘巧,不知道她生在何年何月,也许一两千年前,也许三五百年前,总之是一个遥远的姑娘。盘巧住在大山里桐口村,那山,叫都庞岭,是五岭中的一岭。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夹着一块富饶的盆地,潇水从这盆地中流过,灌溉着那里的秧田、香柚林、柑橘林、竹林,成

  • 标签: 潇水 婆王 都庞岭 五百年前 花帕 不知道
  • 简介:当单位门前那棵硕大的木棉树一马当先,开得热热闹闹纷纷扬扬的时候,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春天匆匆地、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来了。上班下班从树下走过,不经意间,“啪——”的一声,一朵艳艳的红木棉花就会砸在你的脑袋上、脖子里或脚边。躬身捡起那一朵灵灵的花儿,肥厚丰腴,娇艳无比。我不由伫立仰望:那伸向天空的树枝上,点缀着红彤彤的艳丽,如舞女的长裙临空飞起,姿态翩然,在天幕上飞舞、摇曳,挑逗着阳光。

  • 标签: 舞蹈 木棉树 木棉花 肥厚 树枝 空飞
  • 简介:“吾见老子,其犹龙乎?”——孔子有一个幽灵徘徊在中国和外国的传说里,那就是龙。但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大不一样。在我们的祖先眼里,龙很神圣。“鳞虫之灵者日龙,介虫之灵者日龟,羽虫之灵者日凤,毛虫之灵者日麟,裸虫之灵者日圣人。”鳞虫就是长鳞的动物,胖头鱼、眼镜蛇什么的,龙是它们的总领导;裸虫就是浑身光光没有毛的东西。

  • 标签: 眼镜蛇 中国 毛虫
  • 简介:“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什么树呢?”“桂树。”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 标签: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 《月迹》
  • 简介: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 标签: 奶奶 月亮 故事
  • 简介:晚上。天很高,云很少。一片月亮,一会儿躲到云后面,一会儿又匆匆跳出来,跟捉迷藏一样。多少年不看月亮了,今天看得有点发呆,像找到了多年的爱物一样。

  • 标签: 捉迷藏 月亮
  • 简介:  每到年关,总是匆匆忙忙地往几千里外的老家赶.前几年,背着大包小包的我都是在村口碰到三婶,她正赶着一头牛去野外吃草.寒暄一番后,她总会说:"就是嘛!再忙也要回来陪父母过个年.走遍天下忘不了胞衣!"……

  • 标签: 胞衣迹
  • 简介:夏走了,风徒劳地追索着。夏似乎总是蕴藏着美好的盼望与回忆,令人留恋。愈是如此,夏便愈是短暂。记忆中,夏是那么近。于我而言,夏天的含义被概括成暑假,每天被规划的满满当当。简单的重复。我尝试着透过汗水,体会夏中的那份诗意。

  • 标签:
  • 简介:赏析:虎,顾名思义,老虎留下的踪迹。老虎频频现身宗教乃至文艺领域,涌现出一个个颇有趣味的掌故。佛教有割肉饲虎、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虎迹》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