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复方山楂颗粒 制备 质量标准 疗效
  • 简介:摘要指出了添加饮片细粉的颗粒溶化性检查存在缺陷,对检查方法进行了修订完善,避免了人为因素,使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标签: 颗粒剂 饮片细粉 标准缺陷 修订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调配方法,提高调配速度及调配准确率,减少出门差错,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三种不同的调剂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第三种调剂方法即能提高调配速度,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又能防止调剂差错。结论在全药房推广第三种调剂方法。以提高中药调剂人员调配中药配方颗粒的积极性和调剂质量。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剂 处方调配 方法核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aste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肾浊清高组、肾浊清低组、尿毒清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结果治疗后肾浊清组、尿毒清组均能降低大鼠肾组织中αSM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肾浊清高组与尿毒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浊清颗粒能抑制肾组织αSMA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农本方配方颗粒和中药煎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和煎口服,以半年为一个时点、治疗一年,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症状、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上述各项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代替煎口服,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农本方颗粒剂 煎剂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浊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aster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肾浊清(高、低)组、尿毒清组。5/6肾大部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对比各组大鼠治疗后肾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肾浊清组、尿毒清组肾小管间质改变较模型组轻,肾浊清高组表现最轻。结论肾浊清颗粒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浊清颗粒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效验复方泽降脂方(SZ)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以复方泽降脂方3.5、7、14g.kg-1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鼠灌胃28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剂量SZ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P〈0.01或P〈0.05),但对HDL-C的影响不大。结论复方泽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山泽降脂方 高脂血症 调血脂作用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于2010年10月19日颁布,自2011年3月1日施行。本文简要介绍了口服固体制剂在新版GMP下的工艺设计中的部分实例,使其在满足新版GMP下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风险。

  • 标签: 新版GMP 口服固体制剂 工艺设计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复方金银花颗粒中金银花、黄芩、连翘进行薄层鉴别和本品的山银花检查,同时对复方金银花颗粒的粒度、溶化性、水分、微生物限度等进行检查.结果对照品与供试品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强,可用于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金银花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芪防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防颗粒中的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的含量。结果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出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同时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在0.55~4.4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1.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复方芪防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复方芪防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痤疮颗粒制剂中芍药苷的薄层层析方法,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三种不同展开对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进行比较,研究展开对芍药苷定性鉴别的影响。结果CH3Cl3-MeOH-Et2OAC(731)以及CH3Cl3-MeOH-H2O(7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可使芍药苷完全解析,与干扰成分完全分离,Rf0.3-0.7。原标准中的展开CH3Cl3-MeOH-H2O不能分离芍药苷。结论经改进后的二种展开适合用于痤疮颗粒中芍药苷的薄层层析进行定性鉴别。

  • 标签: 复方痤疮颗粒 薄层鉴别法 芍药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煎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48名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2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同时辅以外用曲安奈德乳膏,炉甘石氧化锌洗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煎,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煎治疗湿疹疗效明显。

  • 标签: 湿疹 复方甘草酸苷 中药煎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药物反应,了解在此治疗范围的价值方法使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与维生素C针静滴对照比较分析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并观察有无药物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改善度有显著差异,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治疗效果要高于慢性,未发现有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复方甘草甜素注射可作为临床治疗皮炎湿疹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甲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癣患者临床98例,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将复方乳酸涂涂,直接涂在病甲上,2次/d,6个月后判定疗效.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口服1次/d,连服6周为1个疗程.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单一治疗组有效率为62.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4%.结论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对甲癣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 标签: 甲癣 特比萘芬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复方板蓝根颗粒(FF)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从中优选制备提取工艺。用MTT比色法测定四种不同工艺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内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来反映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板蓝根颗粒四种工艺提取物均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复方板蓝根颗粒四种工艺提取物均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但作用强弱不同,95%醇提物(FF3)、水提物(FF4)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刺激作用较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复方地榆烧伤膏剂和油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造成烧伤模型后分组,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炎症反应指数及各组愈合时间,用以评价试验药物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在炎症反应指数、愈合时间方面与基质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地榆烧伤膏剂和油对大鼠烧伤创面均有显著促愈合作用,油加膏剂组效果更好。

  • 标签: 大鼠 烧伤 烧伤燃料 复方地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人参间苯二酚搽联合CO2氦氖激光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胱氨酸片100mg,1日3次,外涂复方人参间苯二酚搽,1日2次,同时采用CO2氦氖激光治疗机照射皮损处20分钟,每周照射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40例未采用CO2氦氖激光治疗机照射皮损处,其余治疗及疗程同治疗组。治疗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人参间苯二酚搽联合CO2氦氖激光治疗斑秃的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