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芯片(CMA)对于产前诊断发现染色核型异常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并发现染色核型异常且行CMA检测胎儿共13例,并评估胎儿异常核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胎儿染色平衡易位、倒位、罗伯逊易位、小标记染色共8例,CMA检测均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胎儿衍生染色、缺失、额外未知来源的染色片段共5例,4例经CMA检出致病性CNV,1例存在可能良性CNV。结论CMA可以评估胎儿异常染色核型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情况,对产前诊断的遗传咨询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调查发现,染色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染色数目,或者是其构异常的总称,更是一类非常严重的遗传病,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的多个器官系统形态和功能带来影响,严重情况下还要造成胚胎死亡等情况。在目前我国医学研究中,临床上还没有无染色疾病有效治疗方法,所以在产前诊断本病是预防这种症状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无创染色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胎儿染色疾病诊断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了诊断效率,还减少了胎儿畸形等问题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非整倍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内容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无创产前 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 非整倍体技术 临床进展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胎儿染色异常的经典细胞遗传学方法。为规范胎儿染色核型分析,适应医学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本指南,内容包括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一般要求、核型分析标准、嵌合的分析、G显带分辨率的确定方法等,以服务于临床工作的需要。

  • 标签: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判读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检出胎儿染色异常方面的作用。方法于孕11周—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超声探测共检出16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其中3例染色胎儿,4例正常染色胎儿但随诊发现有严重并发症,与颈项透明层增厚但染色及预后正常的胎儿相比,上述异常胎儿于孕11—14周时的颈项透明层显著增厚,且大多数进展为妊娠中期时的颈部水肿,并合并其它超声异常。结论超声探测颈部透明层厚度能早期有效的检出染色异常胎儿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胎儿,结合产前诊断超声随诊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对胎儿评估预后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异常胎儿 染色体异常 颈项透明层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性染色异常对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胎儿染色非整倍性(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SCAs)结果的影响。方法以36例NIPT提示为SCAs高风险、但经羊水诊断证实为假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母体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或母体白细胞全基因组高通量低深度测序。结果共发现8例孕妇存在性染色异常,异常率达22.22%,其中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4例为性染色嵌合体,1例为染色结构异常。NIPT重分析测序结果与母体染色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当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2时,6/8的孕妇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胎儿核型为正常;而当其比值<2时,36例孕妇中仅2例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10例胎儿被证实为SCAs。结论母体性染色异常会显著干扰NIPT的检测结果,这可能是NIPT检出胎儿SCAs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当NIPT提示胎儿SCAs时,有必要检查母体的性染色。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可能有助于判断异常信号的来源。

  • 标签: 性染色体 胎儿游离DNA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染色平衡易位的来源及新生突变。方法收集8635例羊水标本,应用染色核型分析技术诊断胎儿是否为染色易位核型,并分析易位核型的来源。结果本研究共有146例胎儿染色易位,其中平衡易位110例,罗伯逊易位36例。110例胎儿染色相互易位中,57例胎儿染色易位来自父亲,34例胎儿染色易位来自母亲,19例胎儿染色易位为新生突变。罗伯逊易位36例中,全部是非同源罗伯逊易位。其中9例来自父亲,15例来自母亲,12例为新生突变。结论胎儿染色易位结果应综合分析并在遗传咨询医师指导下给予准确妊娠指导。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染色体 核型分析 易位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5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综合征风险值≥1/350(2482例),高龄(年龄≥35岁,1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检查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482、1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染色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

  • 标签: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畸变 胎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无创性胎儿染色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用于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1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全部孕妇均抽取外周血进行无创胎儿染色非整倍体检测,异常者予以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核型分析,并以此为金标准,评价无创染色非整倍体基因检测诊断准确率。结果311例孕妇无创基因检测结果示,308例染色数目正常,孕妇随访至分娩,常规检查未见新生儿染色疾病;3例染色数目异常,包括21-三综合征2例、18-三综合征1例,异常检出率0.96%,诊断结果与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核型分析一致,准确率100%。结论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简单易行、安全无创,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有效产前筛查手段,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 产前筛查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染色异常的发生率、常见分布情况及妊娠结局,为遗传咨询提供更多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中山市博爱医院产前诊断中心8864例孕妇产前诊断的染色检验结果,总结性染色异常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共检出性染色异常胎儿57例(0.64%)。性染色异常中,染色数目异常53例(0.60%),单纯型37例,嵌合型16例,其中Turner综合征29例,XYY综合征4例,XXX综合征11例,XXY综合征9例;性染色结构异常4例(0.05%)。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对确定胎儿染色异常具有重要作用。性染色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及伦理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指南。

  • 标签: 产前诊断 性染色体异常
  • 简介:20世纪80年代高分辨率超声的应用使产科超声在评价胎儿解剖结构及胎儿结构畸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世纪,我国产科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提高使产前超声可检出大部分胎儿主要结构畸形,包括各大系统的结构畸形和胎儿肿瘤。许多研究发现,颈部水囊瘤、颈部水肿、十二指肠闭锁、某些类型的心脏畸形(房室间隔缺损等)、前脑无裂畸形、Dandy-Walker畸形、脑积水、泌尿系统畸形(多发性囊性肾发育不良等)、胎儿水肿、

  • 标签: 结构畸形 染色体异常 颈部水囊瘤 高分辨率超声 超声诊断技术 前脑无裂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异常种类与胎儿染色重复/缺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274例产前超声异常胎儿的aCGH检测结果及核型分析结果,分层统计不同系统超声异常种类检出染色异常的阳性率。结果常规染色核型分析检出9.2%胎儿染色异常,而aCGH检测检出13.8%染色异常。多系统结构畸形与多发非结构异常胎儿组检出染色异常〉20%,检出致病性染色重复/缺失10.3%~18.7%;单系统结构畸形与单发非结构指标异常胎儿组检出染色异常9.3%~11.3%,检出致病性染色重复/缺失3.6%。结论超声异常胎儿可检出9.3%~18.7%致病性染色重复/缺失,临床咨询中,应根据畸形情况合理推荐CMA检测,避免漏诊或过度检查。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超声异常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胎儿生长受限(FG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中心以FGR为指征行产前诊断的95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行传统染色核型分析,68例行CMA检测。结果核型分析检测出8.42%(8/95)的异常,而CMA发现14.71%(10/68)的异常。在核型正常的FGR中,CMA额外检出8.33%的异常。CMA检测的异常包括2号染色单亲二和5q12.1、19p13.3p13.2和11p14.3等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相关基因包括PMP22、ERCC8和C3。结论CMA技术可以显著提高FGR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胎儿染色异常中非整倍体占比最高,高达75%,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21-三综合征。在对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时,主要利用核型分析方式,其也是当前的金标准。但在获取绒毛膜、羊水等标本时,均属于有创性措施,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伤害,且结果回报时间较长,超过14d。近些年,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前无创基因检测成为可能,对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产前无创基因检测胎儿染色非整倍体疾病筛查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产前无创基因检测 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 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