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我国肾移植、基因检测的现状,探讨基因测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和精准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基因测序
  • 简介: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的小组确认了一个新的基因“标识”。它由57个基因按特别的方式组合而成,可预测12个月内肝癌是否会复发,准确率高达88%。

  • 标签: 新基因 肝癌 标识 检测 新加坡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母血游离胎儿DNA检测在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早筛的可靠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B超异常孕妇外周血样本120例,利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进行出生缺陷的筛查。结果:通过NIPT 检查120例发现,,109例正常,,11例异常,占比9.1%,21三体6例,18三体3例,13三体2例。结论NIPT在21-三体综合征的检测中灵敏度高于 18和13-三体综合征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可以作为21三体综合征的协助诊断方法。

  • 标签: 胎儿基因组病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也在不断加快,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信任度并不高,为了使人们可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自主选择,各个国家与组织机构要求企业对生产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这也对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内容,探讨其研究进程,并对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分析检测技术 基因工程
  • 简介:临床应用华法林防止血栓的困难之一就是找到适合你的剂量。医生要找到患者每天服用适宜剂量,需要花几个星期去做试验性治疗和调整。这个剂量既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又不会因药量太大而容易出血。

  • 标签: 临床应用 华法林 基因检测 适宜剂量 试验性治疗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缺,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改良手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PCR法、电化学法、免疫学法、质谱法等多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情况。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将会出现更加灵敏、快速、准确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检测技术 PCR 电化学法 免疫学法 质谱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RNA干扰技术、合成生物学等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202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编辑技术——间隔聚集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已成为最流行的转基因工具,为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育种开创了新局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督、有序应用生物育种产业化”,“打赢种子产业的转机”。基因编辑无疑是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种子产业扭亏为盈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

  • 标签: 基因编辑产品 检测技术 措施
  • 简介:摘要: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或多种外来基因从某些物种转移到其他物种,并改变其遗传遗产,使它们能够有效地表达满足人类营养、消费等需要的能力。目前,根据转基因食品的来源,有三大类转基因食品:植物转基因食品、动物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转基因食品。其中,植物基因改造食品是生活中常见的,因为动物基因改造食品和微生物基因改造食品目前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对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检测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检测,评估其在遗传性耳聋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96例耳聋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中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即GJB2(35delG,176dell6bp,235delC及299delAT)、GJB3(C538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C1494T)。结果96例耳聋患者共检出16例携带致聋突变(16.67%)。其中GJB2基因突变9例(9.38%)、SLC26A4基因突变7例(7.2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和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检出率高,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要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耳聋 基因突变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的逐步推广和转基因食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全面掌握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检验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本部分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检验程序。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检测技术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发展至今,已经趋于成熟,在成功使用转基因技术后,可以进一步提升能作物产量和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稳定性,所以,各种不同类型的在我国食品市场中所占比例较高。基于此,本文以上述内容为基础,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进行深入分析,说明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并对相应检测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希望可以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参考作用。

  • 标签: 食品检测技术 转基因作物 食品市场安全
  • 简介:想知道身体里流着哪几个民族的血,为什么自己喝水都长胖,以后容易得啥病,找啥样的另一半更靠谱吗?现在只需要一个测试就可以轻松搞定!OMG,这款"黑科技"到底是什么?它就是最近在网络上爆红的基因检测!对于每个人体内与众不同又代代相传的基因来说,这位"网红"的工作看上去好像真的还蛮"科学"的。

  • 标签: 基因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检测逐渐从生物医学实验室走向临床,走近普通大众生活。在“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发现孩子天赋”等“盛名”之下,不少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服务。基因检测到底价值如何?

  • 标签: 基因检测 人生 医学实验室 技术进步 大众生活 成本
  • 简介:【目的】谷斑皮蠹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在新疆周边多个国家分布,口岸检疫人员多次从进境货物中截获谷斑皮蠹,该虫对新疆的农业生产极具威胁。【方法】以谷斑皮蠹的16SrDNA基因为靶序列,用昆虫通用引物对4种供试皮蠹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用生物软件设计检测谷斑皮蠹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结果】设计的特异性引物(TG-SNP-F/TG-SNP-R)及所建立的常规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出谷斑皮蠹,其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50bp,灵敏度为3ng·μL^-1设计的特异性引物(TG-F/TG-R)和探针(TG-probe),以及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谷斑皮蠹的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达0.8fg·μL^-1【结论】建立的常规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够对谷斑皮蠹进行准确鉴定,为口岸检疫人员检测进境货物中携带的谷斑皮蠹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谷斑皮蠹 16S RDNA 常规PCR 实时荧光PCR
  • 简介: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RNAI技术 生长
  • 简介:摘要: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慢慢推广和转基因食品的日益增加,全方位掌握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定以及检验方式看起来尤其急切和关键。本节探讨了转遗传基因食品类安全性评定的内容、方式和测试程序。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检测技术 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