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西花蓟马是世界性害虫,利用西花蓟马对寄主植物食性的差异,通过驱避作用防控西花蓟马,能够为绿色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西花蓟马的甘蓝和非的大蒜上互喷汁液,采用黄瓜+甘蓝、黄瓜+大蒜2种相间种植方式,研究它们对西花蓟马寄主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在甘蓝上喷洒大蒜汁液后,甘蓝叶片上西花蓟马的虫量和产卵量均明显减少.大蒜汁液浓度越高,减少得越多;在大蒜上喷洒甘蓝汁液后,大蒜植株上西花蓟马的虫量和产卵量明显增加,且增加程度与甘蓝汁液的浓度呈正相关.黄瓜和甘蓝相间排列时,西花蓟马在黄瓜叶片上的数量与单作黄瓜叶片上无明显差异;但黄瓜和大蒜相间排列时,西花蓟马在黄瓜上的数量明显高于单作黄瓜上的虫数,多52.4%.【结论】在寄主植物上喷洒非植物汁液或间作非的寄主可以明显减少西花蓟马的选择性.研究结果为利用非植物挥发物防控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

  • 标签: 西花蓟马 寄主选择性 植物汁液 相间种植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麦芽窄假单胞菌对我院物体表面污染的情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治疗桌面、治疗车、床头柜、床沿、床头和门把手做了随机污染的抽查并进行了细菌学监测,标本培养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进行培养鉴定,部分细菌用VITEK-32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取标本189份,共培养出麦芽窄假单胞菌19株,污染率为10.05﹪,其中以床头柜9株占47.37﹪,其次床沿6株占31.57﹪,床头2株占10.53﹪,门把手2株占10.53﹪。结论应重视对医院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特别是那些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清洁消毒仍然是消除细菌、减少交叉污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物体表面 污染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麦芽窄单胞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为临床控制和预防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及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结果共152例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患者,感染多发生在人院2周以后,以呼吸系统感染症状表现为主。有基础结构性肺病和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麦芽窄单胞菌感染,且以肺炎居多。患者感染前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老年、免疫力低下、肿瘤为高频致感染因素。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胸外科。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米诺环素(94.7%),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0.1%),左氧氟沙星(86.8%),头孢哌酮.舒巴坦(57.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4.6%),头孢他啶(51.3%)。老年组和成年组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操作、免疫力下降的患者更易感染麦芽窄单胞菌。加强患者麦芽窄单胞菌的检测,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并对其药敏进行分析。方法用ATB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麦芽窄单胞菌临床分布以ICU最高(29.6%)。分离标本以痰液最高(87.9%)。该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8.1%)、环丙沙星(51.9%)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最高(100%)。结论麦芽窄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麦芽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麦芽窄单胞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培养、鉴定2008-2010年临床的麦芽窄单胞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我院麦芽窄单胞菌2008-2010年检出数为151株(2.4%)、251株(3.4%)、374株(4.1%);麦芽窄单胞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结论麦芽窄单胞菌我院检出逐年增加。麦芽窄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麦芽窄单胞菌Ⅰ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以及耐药谱型。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自临床标本分离60株麦芽窄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析其基因intⅠ、qacE△1-sul1。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60株麦芽窄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13.33%(8/60),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80%的仅有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左氧氟沙星。结论麦芽窄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具多重耐药性,Ⅰ类整合子的存在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整合子 Ⅰ类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麦芽窄单胞菌的耐药率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WHONET软件对医院2013年2014年间微生室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作了统计,并对其感染病例治疗的有效率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4年间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104株,其中定植菌为26株,致病菌为78株;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患者78例,其年龄/〉60岁占80.76%;并且57.69%患者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麦芽窄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嘿唑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2.22%、94.74%和100.00%,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6.84%;采用的4种治疗方案分别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第3代或第4代头孢菌素、第3代头孢菌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与阿米卡星联用;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0%、60.00‘%、58.82%和100.0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单独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联用,可有效治疗麦芽窄单胞菌导致的感染。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定植菌 致病菌 耐药率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芽窄单胞菌在我院的数量、分布、来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敏感性等,分析该菌在我院的感染状况,诊治该菌引发的感染及防范医源性扩散。 方法:对2019-2020年度所有麦芽窄单胞菌进行总结分析 。结论:我院麦芽窄单胞菌感染和定植更多发生在高龄、免疫力低下患者;标本多数来自呼吸系统,呼吸科和重症科是感染和定植的主要科室;CLSI推荐药物敏感性高低不一,院内感染和扩散不容忽视。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家庭营养中常见的十误区日前,全国家庭营养与健康教育专家研讨会在海南召开。会上,专家就国人营养状况及对策等问题作了研讨,归纳了十个家庭营养中的常见误区。

  • 标签: 专家研讨会 营养状况 健康教育 家庭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术后麦芽窄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致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2月至2008年5月肿瘤患者术后发生Sm引起的VAP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未发生Sm引起VAP患者105例为对照组。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m引起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组在APACHEⅡ〉10,术后呼吸支持〉7d,使用广谱抗生素〉7d,术后血清白蛋白≤30g/L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使用广谱抗生素〉7d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10,术后呼吸支持〉7d,使用广谱抗生素〉7d,术后血清白蛋白≤30g/L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的VAP的相对危险因素;而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7d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呼吸机使用天数,是预防和治疗Sm引起VAP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麦芽窄单胞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K-B法检测麦芽窄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193株麦芽窄单胞菌分布各异,对10种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耐药率为8-77%。结论麦芽窄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素存在高耐药率,而且耐药率在逐年上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药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一些孩子,对地域性的饮食很是上瘾,总觉得自己妈妈做的饭菜最可口,天天就吃那几样东西,对其他食品置若罔闻,疏而远之;另一些孩子,钟情于洋食品,对比萨饼和汉堡包之类趋之若鹜,几近上瘾,总是流连忘返于洋快餐店。这两类孩子,如果就饮食结构去向医学专家咨询,我敢肯定,医学专家一定会分别向他们发出以下警告:任何一种偏颇的饮食,于身体而言,皆有害无益,必然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

  • 标签: 饮食结构 医学专家 专家咨询 营养不良 孩子 地域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麦芽窄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该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859株,采用纸片法测定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菌株药敏结果、感染临床分布及药物耐药性变化。结果该院分离的麦芽窄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样本(682株,79.39%),其次是尿液样本(39株,4.54%)和血液样本(33株,3.84%);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256株,29.80%)和干部病房(112株,13.04%);448株(52.15%)菌株来源于65岁以上患者,且随着年龄增长,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增高。该菌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敏感率分别达到93.73%、88.60%和82.17%。2008—2017年间该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46、18.513、38.500和40.570,P均<0.05)。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警惕麦芽窄单胞菌的感染的发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敏感,可供临床选择。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布 定植
  • 简介:时下.吃新鲜、吃特色、吃情调,已成为都市人饮食消费的主流。如果你能让鲜花在餐桌上“盛开”.来尝鲜的人固然少不了;既能饱口福.又有食疗之功效。因此.开家鲜花庄.既“回归自然”.又添美色.且撩人食欲.生意肯定差不了。

  • 标签: 鲜花 “回归自然” 饮食消费 都市人 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