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低温保存的大鼠同种管道移植物的组织学演变,应用低温保存同种异体主动脉和肺动脉异位移植模型,观察移植血管的血管壁细胞浸润数、内膜/中层比值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移植组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中层坏死和向心性血管内膜增厚。电镜研究发现增厚的内膜由平滑肌样细胞和弹力纤维结构组成,表面附有一层受体源的内皮细胞,同种异体主动脉壁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给予环孢素A后,这些病理改变有所减轻。

  • 标签: 低温保存 同种异体移植 主动脉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介绍用同种管道矫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用同种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4例,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低外循环下进行,共用同种主动脉管道11例,肺动脉管道3例。法洛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均用同种管道作跨环补片,保持管道动脉和患者肺动脉在同一平面上,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作左室到主肺动脉同种主动脉后“C”字管道连接,管道近端接一段长约2.5cm预凝人造血管。结果术后死亡1例,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心功能Ⅰ级。结论用同种管道矫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血液动力学好。毋需抗凝,抗感染效果好,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同种带瓣管道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全麻 低温 体外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TK液在灭菌孵育期间对大鼠管道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取下主动脉管道,(1)对照组管道不经灭菌孵育直接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2)实验组A管道置于含有RPMI1640培养基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3)实验组B管道置于含有半量RPMI1640培养基,半量HTK液及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4)实验组C管道置于含有HTK液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对灭菌孵育后的管道进行细菌学、细胞活性、组织学检测。结果各组灭菌孵育后的管道均未检出细菌及真菌,除对照组之外,实验组C管道的细胞活性保存最好,组织结构保存最完整。结论在灭菌孵育期间采用HTK液,能提高大鼠管道的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的保存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在灭菌孵育期间,HTK液中的组氨酸缓冲对能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色氨酸及酮戊二酸作为能量底物,对缺血状态下的管道提供能量。

  • 标签: HTK液 带瓣管道 保存
  • 简介:目的应用牛颈静脉管道(BJVC)进行心脏右室流出道的重建,探讨BJVC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5月共应用BJV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5例。结果BJVC重建右室流出道1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24个月,患者心悸、气促消失,活动耐力明显提高,心功能恢复至I~Ⅱ级,超声检测发现15例置入的管道通畅,无扩张,未见血栓形成,叶活动良好,无明显反流,肺动脉跨压差不大,吻合口无狭窄。结论BJVC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流出道的重建可获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颈静脉 带瓣管道 右室流出道
  • 简介:深低温保存技术的出现使同种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心脏外科手术.深低温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同种的生物活性,这是它能够在体内保持耐久性的重要条件,但随之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排斥反应不容忽视.本文讨论了深低温技术对同种抗原性的影响以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现象、发生机制及其意义.

  • 标签: 同种瓣 深低温保存 免疫排斥
  • 简介:目的总结岛状皮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面积,对74例手部创面采用90块不同的岛状皮修复.结果71例皮完全成活,3例皮远端部分坏死,其中1例需再次手术治疗,2例经换药愈合.结论采用岛状皮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可靠、疗程短;为提高成功率需严格掌握各皮的适应证.

  • 标签: 带蒂岛状皮瓣 修复 手部创面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蒂血管皮转移术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0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皮转移术,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皮的护理、供皮区的护理、抗凝药物的正确应用及功能锻炼。结果皮愈合良好。结论全面精心的临床护理是蒂血管皮转移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外伤 带蒂血管皮瓣转移术 护理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评估了网膜在伤口裂开的高危复杂脊柱重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5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病例资料为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49岁(范围为31~67岁),所有患者脊柱重建术中由于明显的软组织缺损或急性脊柱感染均采用网膜覆盖,

  • 标签: 脊柱重建术 伤口裂开 带蒂 临床研究 软组织缺损 病例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蒂皮联合局部翻转瘢痕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6例不同原因造成鼻翼全层缺损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25~39岁,平均32岁。用鼻唇沟蒂皮覆盖,联合缺损鼻翼局部瘢痕翻转做衬里修复鼻翼全层缺损。术后观察皮血运情况及远期鼻翼修复效果。结果6例患者转移皮均成活,其中1例患者翻转瘢痕远端出现少许坏死,经局部换药及清痂后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重建的鼻翼大小、质地、颜色与健侧相近,鼻孔形态良好,鼻腔无通气障碍,供区可见线性瘢痕,无明显皱褶、臃肿等,患者对外观满意。结论鼻唇沟蒂皮联合鼻翼缺损局部瘢痕翻转做衬里,结合较韧翻转瘢痕的支撑,是一种修复鼻翼全层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鼻翼缺损 瘢痕组织瓣 鼻唇沟皮瓣 衬里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腹部蒂皮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手外伤腹部蒂皮术的患者,给予心理、患肢灯烤、血运观察、皮肤、皮断蒂等护理。结果所有手外伤行腹部蒂皮术的患者,手指皮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蒂皮,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手外伤 腹部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指在日常工作、劳动中是较易损伤的部位,在临床工作中,手指软组织缺损很常见。而手指的组织结构特点导致了一旦发生软组织缺损,极易形成肌腱、指骨外露,游离皮片无法存活;且手指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会与外界经常发生挤压、摩擦,游离皮片薄弱不耐摩擦的特点导致了其无法成为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推进皮(V-Y、矩形推进皮)与蒂腹股沟皮均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典方法,皮存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推进皮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8例,采用蒂腹股沟皮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皮均存活,推进皮患者无感染发生,蒂腹股沟皮3例感染。对于推进皮蒂腹股沟皮之间的比较,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 标签: V-Y 矩形推进皮瓣 带蒂腹股沟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阔肌皮的临床应用已有30多年,该皮质地柔软、制取操作便捷,较适合口腔颌面中小型缺损的修复。临床上。可根据缺损的部位选择不同类型的颈阔肌皮。由于颈阔肌皮成活率较高、供区并发症低以及在美观和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其仍然是口腔颌面缺损的重要修复手段。

  • 标签: 颈阔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修复
  • 简介:指部皮肤缺损的修复近年来有很大进展。对伴有骨及肌腱外露的指背皮肤缺损,有报道用筋膜蒂岛状皮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96年3月至今应用蒂岛状筋膜修复指背皮肤缺损1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指背皮肤缺损 筋膜瓣 修复 筋膜蒂 指部 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