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V-Y肌腱瓣修补和可吸收粘膜应用于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对13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术和可吸收粘膜覆盖治疗,修补跟腱缺损距离为3.4-6.0cm,平均距离4.5cm。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平均随访2年3个月,按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10例(77%)良3例(23%),优良率为100%。结论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小腿三头肌V-Y肌腱瓣修补和可吸收粘膜的应用能促进跟腱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V-Y肌腱瓣 可吸收防粘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可吸收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50只昆明小鼠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汇编》对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分别进行热原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结果发现该材料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无遗传毒性,样品溶血率为3.2%,皮下植入后局部无异常生物学反应;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试验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和均低于对照组,肝脏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查和体质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粘连液生物安全性高,但是应用时需要定时检测肝功能,并及时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4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 6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痊愈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部骨折患者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治疗后安全、高效恢复健康。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 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26.46%,P<0.05。结论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推荐推广。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钢板螺钉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手足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实行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80例进院诊疗的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病患。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措施,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手足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选择可吸收螺钉及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实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治疗效果 手足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实施可吸收粘连膜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修复术治疗)和干预组(n=30,常规修复术联合可吸收粘连膜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12周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肌腱修复术后使用可吸收粘连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康复效果。

  • 标签: 肌腱修复术 粘连 可吸收防粘连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76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为对象,将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钢板螺钉规定,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观察组在术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手足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时间与常规螺钉固定的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 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部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效果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手足部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吸收棒组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吸收螺钉组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足部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骨折痊愈时间;患者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吸收螺钉组和吸收棒组手足部骨折治疗总有效率相似,P>0.05;吸收螺钉组和吸收棒组住院时间、骨折痊愈时间相似,P>0.05;两组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手足部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均有良好效果,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加速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疼痛、骨折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2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手足部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在治疗手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特选取手足部骨折患者50例纳入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治疗,给予研究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及术后肿胀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的手术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③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率达(4.00%)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6.00%),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在治疗手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在手足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用传统螺钉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骨折愈合时间为(11.08±1.82)、住院时间为(12.26±1.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骨折愈合时间为(16.89±1.59)、住院时间为(16.58±2.1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疗效显著,缓解了患者疼痛程度,临床推广性好。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四肢关节部位骨折,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结果77例病人经过6~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作用坚强,能达到安全、稳固、牢靠的要求,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术后关节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避免二次手术,减轻病人负担,效果良好,是四肢关节部位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创伤骨科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14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钢板螺钉治疗,实验组予以可吸收螺钉与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联合治疗对降低手足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Pipkin骨折的l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5月至2012年2月,笔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Pipkin骨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18—57岁,平均39.5岁;左侧6例,右侧4例。按照Pipkin分型:I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3例。对合并髋臼、股骨颈骨折者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按照Thompson—Epstein评分法中临床和放射学评价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78~150分钟,平均104.1分钟;出血量230~650ml,平均349.9ml。8例获得良好随访,2例术后失访,随访时间8-132个月,平均48.3个月。术后1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于2年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康复。无切口感染、骨折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按照Thompson—Epstein评价标准,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钉是治疗股骨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Pipkin骨折应尽早行闭合复位、牵引,根据创伤控制原理尽早切开解剖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术后早活动、晚负重功能锻炼,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头骨折 髋脱位 骨折固定术 骨钉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双曲超材料,在氧化铝膜上培育银纳米线,制成一种平整的吸光板,可吸收800)/0的照射光。随后他们把这种板表面弄粗糙,具有高峰和低谷,任何光线只要受到反射,就会被吸收进入表面,实际上光子是被“吸”进材料中。结果这种材料能吸收高达99%的照射光线,且颜色比黑色更暗。该材料应用范围包括窃听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等。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电子预印本文献库arXiv上。

  • 标签: 可吸收 材料 高效太阳能电池 光照 光电探测器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