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双边税收协定处理的主要是直接税的国际协调问题,而最惠国待遇在贸易、投资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在直接税领域却并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待遇标准.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并不适用于双边税收协定,我国对外谈签的双边税收协定也不包含最惠国待遇条款,我国在双边税收协定领域不承担最惠国待遇义务.

  • 标签: 最惠国待遇 双边税收协定 直接税
  • 简介:在对使投资环境朝其规范化方向(对俄罗斯来说,则朝其自由化方向)变化有明显影响的许多国际性质因素中,双边国际投资协定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认为属于这类国际投资协定的有:鼓励与互相保护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条约。

  • 标签: 国际投资 双边 投资环境 俄罗斯 规范化 自由化
  • 简介: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处理国与国多边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也即WTO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就多边贸易向成员方提供的法律框架和法律手段。它具体是指1994年《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及其4个附件。附件包括若干“多边贸易总协定”以及“接受才能生效的复边贸易协定”。税收协定,即《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它通过协调缔约国双方的税收管辖权,避免和消除所得税方面的重要征税问题。目前我们已同66个国家正式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58个协定已正式生效执行。

  • 标签: WTO协定 税收协定 法律适用
  • 简介: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关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继续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重要共识:中美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正在进行中的中关投资协定谈判业已取得的进展;两国领导人重申达成一项高水平投资协定的谈判是两国之间最重要的经济事项;高水平的投资协定将反映双方对于非歧视、公平、透明度的共同承诺,有效促进和确保市场准入和运营,并体现双方开放和自由的投资体制;鉴于谈判取得的进展和双方于9月份改进了各自的负面清单出价,中美两国同意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 标签: 双边投资协定 谈判 中美 领导人 国家主席 经济事项
  • 简介:《经济日报》2008年6月7日报道,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已对外签署了80多个税收协定,全球范围内我国的税收协定网络已基本形成。

  • 标签: 税收协定 网络 《经济日报》 国家税务总局
  • 简介:两国订立双边渔业协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管理和执法的便利,也需要兼顾渔民历史作业习惯与传统的渔区;不仅需要公平分配捕捞配额,更需要考虑各自的捕捞能力、渔业资源的养护以及可持续的利用;不仅要因应当前的渔业纠纷,还要考虑对于今后海域划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要与国内相关立法协调,还要与国际社会既存的硬法、软法配套;不仅要考虑渔业自身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对于航行、海难救助、海底探矿与采矿、科学研究、水下考古等活动的可能的影响.只有兼顾和平衡各方因素与利益的协定,才可能真正定纷止争.

  • 标签: 渔业协定 渔区 历史性捕鱼权 渔事纠纷 资源养护
  • 简介:滥用税收协定作为跨国逃避税的一种较新方法,在多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滥用税收协定的产生、危害、常见方法,及现在各国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再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对防范滥用税收协定做了一定思考。

  • 标签: 滥用税收协定 危害 防范措施
  • 简介:尽管我国在所签订的一些BITs中规定或承诺了在投资领域给予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在我国BITs中实行的国民待遇是有差别的国民待遇,  关于我国BITs中有关国民待遇条款的具体措辞

  • 标签: 中的国民待遇 协定中的 双边投资
  • 简介:最惠国待遇条款是否能扩张运用于争端解决程序事项是现今国际投资法领域的一个争议热点,对于该问题国际仲裁和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中国是签订双边投资协定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双边投资协定都包括最惠国待遇条款,而晚近中国在接受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管辖方面经历了从谨慎地接受管辖到全盘接受管辖两个阶段,从而适用中出现的问题是投资者可否引用旧式双边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紊款享受新式双边投资协定下的投资争端的解决方式。本文从中国签订新式双边投资协定的新特点和最惠国待遇条款在投资争端解决中适用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应采取“不溯及既往”原则、在条约中明确例外原则和排除例外的原则。

  • 标签: 双边投资协定 最惠国待遇 ICSID 争端解决
  • 简介:<正>一、加入仲裁解决方法的动因相互协商程序(MAP)一直是OECD范本及其注释中解决争议的唯一方法。相互协商程序在过去运转良好,但跨境争议的数量和所涉案件的复杂性大为增加,由于MAP并不要求缔约国一定要达成最终协议,缔约国只是有义务要达成一致,所以经常会留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从而阻碍了MAP的有效运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纳税人就会对利用相互协商程序解决问题丧失信心,税务部门也没有足够动力尽全力解决争议。因此,必须

  • 标签: 税收协定 仲裁解决 仲裁程序 仲裁裁决 税收争议 国际商事仲裁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中国与联邦德国签订的两项双边经济协定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它们的作用及两国在这些问题上出发点的异同。文章还把这两项协定同国际上同类型的协定作了一些比较。

  • 标签: 联邦德国 理论与实践 协定 经济 文章 同类
  • 简介:现代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主体已经由传统的国家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并伴生了专门针对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的仲裁程序。与传统的商事仲裁不同,以ICSID为基础的投资条约仲裁不要求严格意义的仲裁条款,而是以“书面同意提交”为前提,这为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的合意解释留出了可裁量的空间。近年来,我国在向外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将可提交国际仲裁的事项由原本的征收与国有化补偿问题开放到所有投资事项,因而有必要充分理解ICSID仲裁的管辖权要件。此外,对投资协定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把握也关系到投资仲裁的程序正当性,如公正公平待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保护伞条款。

  • 标签: 国际投资仲裁 书面同意提交 最惠国待遇条款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近接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函,反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507号)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根据来函反映的情况,现就该文件有关执行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 标签: 执行问题 税收协定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 特许权使用费 国家税务总局
  • 简介:传统的相互协商程序是目前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的唯一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弥补传统相互协商程序的缺陷,国际税收仲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目前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的仲裁条款、欧盟仲裁公约、国际商会的仲裁标准条款反映了国际税收仲裁的最新发展。我国在进一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有必要在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条款,以更好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为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中外税收协定中的仲裁应该是一种“补充性”的争议解决方法.应该采用强制性仲裁的方式,应该赋予纳税人一定程度参与仲裁的权利,国际税收仲裁裁决只应在纳税人同意接受后才对缔约国主管当局有约束力。

  • 标签: 国际税收仲裁 相互协商程序 税收协定 争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