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我院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动脉的检查结果,结合围产结局进行评估,为动脉患者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动脉的患者为受试对象,分析彩超检查诊断结果,结合围产结局进行评估。结果受试对象常规彩超检查及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动脉27例,15例为单纯性动脉,12例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围产结局13例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2例为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产后Apger评分1分钟均在8分以上;12例为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2周后复查胎儿彩超与先前诊断一致,患者及家属要求引产。结论门诊产前检查胎儿彩超时,应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疑似动脉患者应定期复查并结合羊水穿刺等其他检查手段,排除胎儿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 标签: 围产结局 单脐动脉 羊水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胎儿窘迫的准确性诊断及指导临床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8月期间住院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98例,统计分析动脉血血气分析、羊水情况、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生儿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动脉血取样进行血气分析,两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心监测。结果羊水情况、胎心监护、pH的敏感度分别为74.07、25.92、85.17,特异度分别为54.55、63.89、91.93。结论胎儿缺氧时间及程度以及能否及时干预将极大影响新生儿预后,血血气应用于临床将提高临床胎儿窘迫诊治率,便于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及病死率。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羊水形状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年至2013年10月在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的418名新生儿同时进行Apgar评分及动脉血气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7分作为抢救依据为对照组,218名新生儿根据动脉血气分析PH<7.2作为救治依据为研究组,评价两组病例诊断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救治成功率,1周内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缺血缺氧性脑病、住院时间超过1周)纳入不良结局范畴。结果对照组100名新生儿中根据Apgar评分<7分诊断新生儿窒息16例,发病率8%,救治成功14例,成功率87.5%,1例因重度窒息死亡,1例因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31.3%(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研究组根据动脉血气分析PH<7.2诊断新生儿窒息20例,发病率9.17%,救治成功18例,成功率90%,1例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1例因胎盘重症早剥导致严重失血死亡,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25%(2例新生儿死亡,3例住院时间超过1周),两组病例在诊断新生儿窒息有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上更客观可靠,救治后导致新生儿1周内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临床价值更大。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救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股沟斜疝患者应用不同的术式的临床疗效,为该手术更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80例,纳入本次的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术式选择随机分为实验组(经入路双口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对照组(经入路切口腹腔镜疝修补术)两个组别,各9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P值均<0.05,分析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外科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不同术式中,经入路双口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此类疾病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经脐入路 腹腔镜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患者通过胎盘实质内血流树与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的改变测定胎盘功能。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胎盘实质内三处血流的S/D,RI指数取平均值与胎儿动脉S/D,RI值做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胎盘实质内血流S/D,RI值的改变较动脉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实质内血流树血流S/D,RI值的改变早于动脉,可较早的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经积极干预母婴预后均良好。

  • 标签: 胎盘实质 脐动脉血流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超声科诊断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临床资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相应的饮食指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的治疗后的PI、RI和S/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动脉血流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的预测胎盘血液循环状态,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妊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脐动脉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时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新生儿动脉血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共1260例足月妊娠、胎、头位、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根据产时胎心监护图型分为两组,观察组轻度变异减速(VD)及早减(ED)232例、不良胎心监护包括不典型变异减速、中、重度变异减速、胎心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延长减速、晚期减速(LD)及心动过缓268例。对照组产时胎心监护无变异减速、早减及不良图形、新生儿动脉血pH≥7.20的产妇760例。结果对照组血PH值范围7.27±0.08,BE值范围-2.37±2.03mmol/l。不良胎心监护图型pH、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轻度变异减速及早减组(P<0.01,P<0.05)。观察组血pH<7.2不良胎心监护占82.14%,其中不良结局儿占95.12%。结论不良胎心监护与新生儿动脉血pH、BE值有较好的相关性。产时重度变异减速或变异减速并存其它异常胎心监护,胎心基线变异减弱,尤其伴发羊水粪染、脐带异常时与新生儿动脉血气pH、BE值有关。

  • 标签: 脐动脉 血气分析 产时胎心监护 缺氧 酸中毒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刚出生的新生儿不同断长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10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3cm处断)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在距离的根部约1cm处断)。两组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部有无渗血、潮红、脐带有无完整脱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断长度适宜,能够减少新生儿部渗血、潮红的发生,部残端完整脱落,有效防止新生儿部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断脐长度 脐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部的有效护理方法,为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12月在我院出生新生儿160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6—8月出生的14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脐带感染、出血、脱落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缩短。结论加强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并针对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预防、避免新生儿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新生儿 脐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愈胎毒清在新生儿黄疸及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3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愈胎毒清A型组)、B组(愈胎毒清B型组)、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部护理方法),每组各120例。比较A、C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第1次胎便及黄色便排出时间;比较B、C组部并发症、脐带脱落时间。结果A组黄疽消退、胎便、黄色便排出时间均较C组早,(P<0.05);与C组比较,B组新生儿部并发症少,脱落早,愈合快(P<0.001)。结论愈胎毒清A型包扎脐带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愈合,减少部并发症,缩短脐带脱落;愈胎毒清B型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并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愈脐胎毒清 新生儿黄疸 脐带并发症
  • 简介:四喜从黑王寨出去时是冲他爹发了毒誓的,我要带不回一个媳妇来,我就不是你的种!在黑王寨住久了的人都晓得,四喜爹当年也是孤身一人出的门,可回来时就拖家带口了,带口带来的是四喜,拖家当然拖的是四喜娘了。四喜娘人长得伸伸展展的不说还细皮嫩肉的,跟四喜爹很不般配,因为不般配就显出四喜爹的手段了。寨子里嘴长的王嫂套过四喜娘,你家男人咋就摊上你

  • 标签: 不得其解 在路上 我一 不知道 我在 狗日
  •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大脑后动脉(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方法共纳入27例合并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根据DSA检查结果,判定27例患者54侧的半球的铃木分期,及54支PCA的病变程度。27例患者均接受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检查,记录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3~4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各个脑区rCBF与小脑的rCBF的比值作为各个脑区rCBF的相对值。判定PCA病变程度、不同铃木分期对各脑叶rCBF相对值的影响。结果①随着PCA病变程度的加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的rCBF相对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顶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4±6)高于中度(63±9)、重度病变(60±17)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枕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2±7)高于中度(65±9)、重度病变(60±15)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铃木分期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rCBF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脑叶的rCBF相对值随着PCA病变程度加重而下降,但与铃木分期的病变程度无关。脑血管后循环病变可能是影响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烟雾病 脑血流灌注 后循环
  • 简介:目的总结经皮穿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评估该缝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57例pEVA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57例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57/57),手术平均时间(93.5±17.8)min。ProGlide共缝合106处股动脉入路,其中缝合20F~22F血管鞘36例次,18F以下血管鞘70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88.7%(94/106),二次成功率91.5%(97/106)。缝合失败导致穿刺点出血5例,其中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3例局部压迫并加压包扎止血;入路动脉闭塞4例,均行手术探查并重新缝合。术后蓝趾综合征(垃圾脚)6例,发生率5.7%(6/106)。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pEVAR术中使用PercloseProGlide缝合器安全有效,加强术者经验并挑选合适患者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经皮穿刺封堵 腔内修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脐带绕颈对胎儿、产程、分娩的影响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245例胎儿绕分颈娩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及绕颈周数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产程异常、相对头盆不称、剖宫产率均有影响。结论提高产前B超诊断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时机,适时行剖宫产,可极大地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胎儿脐绕颈 分娩方式 围产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部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入院的280例新生儿部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0例新生儿经过精心护理,268例脐带自然脱落,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发生炎的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消炎治疗痊愈。结论正确的部护理能有效的降低部感染的几率,起到预防作用,提高了护士对部护理重要性认识,规范了操作,明显降低部感染的几率,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 护理
  • 简介:一、血干细胞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一)血干细胞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血是指足月胎儿娩出后,经结扎脐带后引流收集到的残存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血干细胞是脐带血中富含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分化为所需的目的细胞或组织。目前发现血干细胞中主要是血源造血干细胞(CB-HSCs)和血源间充质干细胞(CB.MSCs),另外还有极少量的血源无限制成体细胞(USSC)、血源内皮祖细胞(CB-EPCs)等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早期干/祖细胞。

  • 标签: 脐血干细胞 血源 临床应用 多向分化潜能 间充质干细胞 结扎脐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血流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检测2618例妊娠28~42周孕妇的血流S/D比值,追踪其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动脉血流异常组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动脉血流异常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血流S/D比值测定具有操作方便、对胎儿无损害等特点,是估价胎儿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易在产科高危妊娠的监测中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