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肺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7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常规组3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协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肺功能指标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研究组SAS(42.87±1.87)分、SDS(44.98±1.37)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的(55.55±2.19)分与(54.77±2.48)分,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肺功能及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常规护理 支气管哮喘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待产过程中实时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时舒适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过程的具体情况,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2%。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疼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相比,观察组产程进行较对照组快,总产程时间较短。舒适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分娩疼痛感,减轻产妇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提升产妇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产科护理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自然分娩 待产过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在胸腔闭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3例行胸腔闭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心理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焦虑程度和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实施临床心理护理路径的患者短期内疼痛、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拔管时间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实施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可明显减少行胸腔闭引流术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路径 心理 长海痛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肠造口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用社会影响量表及SAS和SDS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影响量表及SAS和SDS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并改善其心理状况。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肠造口术 病耻感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点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只能够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同样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其焦点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的第四天、第八天和第十二天对患者的心理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对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第4天、第8天和第12天后的患者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患者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点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焦点式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抑郁患者 应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2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9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3.47%,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家属协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属协同式护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常规护理+多站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在我院医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2例),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6例。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加用多站心理护理,总结角色适应情况、应对方式、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甲组角色的总适应率大于乙组,P<0.05。甲组的求助评分大于乙组,P<0.05。甲组的解决问题评分大于乙组,P<0.05。甲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大于乙组,P<0.05。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常规护理+多站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角色适应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规护理 多站式心理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心脏内科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执行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行为能力(ADL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心内科疾病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护理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3例,协同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实施协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协同护理 血糖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麻醉护理中采取医护协同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麻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6例。研究组采取医护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研究组和常规组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病历记录、用药护理以及专科护理质量评分等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7.22%)显著高于常规组27例(75.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麻醉护理中采取医护协同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医护协同 护理管理 麻醉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年间收治的患者一共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明显好转。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参照组患者,协同护理模式运用于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与参照组的血糖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95.00%>77.50%),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血糖控制较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模式 协同护理 常规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基于云制造技术中面向服务的思想,针对现有异地分布多车间协同生产计划的关联协调问题,提出并建立一种以云制造思想为指导的基于动态制造资源能力服务化的分布协同生产调度技术。通过分析多车间协作生产下的制造资源动态服务共享和关联协调的问题,建立基于服务性制造资源的协同生产调度技术总体框架;提出服务性资源的地域和能力相结合的筛选规则,形成面向多车间协同生产的空闲占用和插入调整相结合的作业排产技术;提出资源指定占用下的作业排产处理技术,解决了协同生产环境下特定车间基于制造资源能力局部能力占用的调度排产;针对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出以降低生产扰动影响范围的时间容忍度技术及基于移动处理方式的动态调度方案调整技术,解决了制造资源服务动态变化下的快速响应处理问题。通过应用实例对以上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

  • 标签: 云制造 制造资源能力服务化 动态服务共享
  • 简介:为实现多枚导弹协同攻击机动目标,基于具有推力可控能力的导弹,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多导弹分布协同制导律。将制导律的设计分离为视线方向和视线法向上两个部分:视线方向上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和超螺旋控制算法,设计制导律控制导弹剩余时间在有限时间内趋于一致;视线法向上运用零化视线角速率思想和有限时间滑模控制理论,设计制导律控制导弹击中目标的同时满足落角约束。并针对两部分制导律中存在的目标机动信息,分别设计非齐次干扰观测器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律能够有效完成协同攻击任务,脱靶量和落角误差分别控制在0.13m和0.02°以内,并且有效抑制了抖振现象,有利于提高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跟踪精度。

  • 标签: 协同制导 落角约束 机动目标 分布式通信拓扑 滑模控制 抖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到我院心内科诊治的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2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分别为(46.2±5.9)分以及(124.9±14.5)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分别为(37.9±5.3)分以及(103.1±13.6)分,p<0.05,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8.5±6.3)分,而对照组心内科患者为(67.5±6.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心内科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的ADL评分以及ESCA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肠造口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协同护理在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该种模式临床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肠造口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为研究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心理康复的实际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时间为一年的符合研究标准的 90名老年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 90名患者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分配,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患者抑郁、焦虑情况、生活质量,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有助于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提高康复效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治疗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疾病特别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做好心里护理,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能增病人抗病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 非语言的沟通 提高认知能力 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