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杂质粗铅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泥含铅在8%~20%之间,通过分析铅在阳极泥中可能存在的状态有可溶于水Ph的化合、PbSO4、PbO、Pb3O4、Pb、PbSiO3、PbS、PbF2等,用化学相分方法对各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阳极泥中铅主要以PbSiO,形式存在,从铅电解生产工艺分析出PbSiO3生成原因为PbSiF6水解所得,通过提高电解液中的H^+浓度抑制水解反应的发生,达到降低铅阳极泥含铅的目的。

  • 标签: 铅物相分析 阳极泥 PbSiO3 水解
  • 简介: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粉末Zr1xMgxO2x(0.04≤x≤0.10),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镁后,低温350~450℃煅烧产物晶型为四方相(t-ZrO2),随煅烧温度升高,t-ZrO2逐渐向m-ZrO2转变。在550℃下煅烧时,少部分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m-ZrO2),转变比例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Mg2+取代Zr4+产生氧缺陷是ZrO2晶体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煅烧温度从350℃升高到650℃,Zr0.92Mg0.08O1.92粉末中t-ZrO2晶粒尺寸从42nm长大到100nm;随Mg掺杂量从0.04增加到0.10,t-ZrO2晶粒尺寸从110nm减小到97.8nm,而纳米尺寸晶粒有利于t-ZrO2稳定。

  • 标签: 镁稳定氧化锆 溶胶凝胶法 晶粒尺寸 四方相
  • 简介:本文报道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快速测定水中凯氏氮的方法。线性区间内该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方法具有分析速率快、干扰小等优点,可应用于大批量水样分析

  • 标签: 凯氏氮 水和废水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各种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86份血清标本进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统计分析各种模式的分布情况。结果186例标本共检出13种乙肝病毒血清学表达模式,传统认定的大、小三阳模式仍高居感染期模式前位,其中小三阳13例,占6.99%;大三阳4例,占2.15%;而单项抗-HBs阳性和抗-HBs、抗-HBe、抗-HBc均阳性占恢复期模式的前两位,前者73例,占39.25%;后者24例,占12.90%。结论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正确理解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对乙肝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均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元素化合知识具有知识点数量多、分布广,中考中相关试题类型多、分值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因此,元素化合知识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头戏。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又注意考查元素知识与理论,概念实验,计算的结合,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的深度。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元素化合的复习对于搞好中考化学总复习至关重要。

  • 标签: 初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 中考复习
  • 简介:在古时候,没有钱币的情况下,人们都是用物品相互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两只兔子换一只羊,三只羊换一头牛,两头牛换一匹马……今天我们班也举办了一个以的交易会,大家把看过的书和玩过的玩具带到班里来,然后互相交换成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带了一本动物书和一个机器人玩具,我找到了一位喜欢动物的同学,把动物书推荐给他:“这是,态圆裒并茂的动物书,看过之后,你一定能增长很多学问。”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我成功地从他手上换到了我喜欢的暴丸。

  • 标签: 动物 交易会 机器人 玩具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掌握和分析浦北县食品中主要污染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浦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4种食品化学性污染和有害因素进行了专项监测。方法按照当地居民的主要购买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进行抽样,2011至2012年全县共采集14种食品共158份样品,利用国标方法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011至2012年全县158份样品的合格率为82.91%,且2012年食品合格率要低于2011年。另外,馒头的合格率最低,为20%,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元素铝。结论通过我们两年的抽样监测发现,总体而言浦北县的食品安全现状一般,依然存在比如油条、馒、蔬菜不合格等问题,卫生监管和市场监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食品化学性污染进行整治。

  • 标签: 食品安全 化学污染物 监测
  • 简介:简单概括之,联网就是“互联、智能感知、互动、智慧处置”。随着联网的各个领域的有效应用,对于安防行业而言,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创新,更是为安防行业固守的狭隘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安防行业 智能感知 物联网 智慧
  • 简介:利用SPSS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联网技术的的期刊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功能,研究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物联网 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 SPSS
  • 简介: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 标签: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问题 物联网信任机制
  • 简介:在大学期间是选择专业化学习还是选择通识化学习,一直是大学生热议的一个问题。在未来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和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选择。如何减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家福利政策的引入,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专业化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化学习的选择。

  • 标签: 专业化学习 通识化学习 分工 调整援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4923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进行分泌涂片常规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923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2740例(18.36%)、滴虫性阴道炎468例(3.14%),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霉菌和滴虫标本的清洁度多为Ⅲ~Ⅳ度(85.41%),霉菌以3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滴虫以45~55岁检出率最高。一至四季度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8.28%,18.54%,18.38%,17.81%;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2%,3.42%,3.06%,2.82%。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以2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无关;滴虫以>55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霉菌 滴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分泌的临床检验分析结果,了解并分析其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的500例阴道分泌的标本,对其进行清洁度检查及病原体检查。结果5500例标本中正常例数140例,阴道毛滴虫感染139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45例,细菌性阴道病76例。结论阴道分泌感染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妇女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阴道分泌检查。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验 病原体
  • 简介:鲍德里亚的objet概念是贯穿鲍德里亚一生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其早期和晚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的中文词来翻译这个词。因此,在面对鲍德里亚的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objet既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承袭而来的相对于主体(subjet)的对象一的概念,也是他自己提出的符号一的概念,更为基础的是,所有这些对objet的描述都是基于价值的架构,即价值一。而这种价值一会在不稳定、不对称的象征交换中走向临界点,最终变成纯粹的objets的体系。

  • 标签: 鲍德里亚 OBJET 辨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B超对子宫胎残留残留的诊断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一2011年10月本院对临床怀疑宫内胎残留患者,采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必要时结合进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发现149例患者中,有130例为阳性,其中12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合并宫腔粘连6例,4例为正常分泌期宫内膜组织,另19例阴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残留,且与病检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残留,且与病检结果相符,8例未行清宫术而治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满意。结论B超诊断宫内胎残留简便安全,能较准确、直观地进行定位诊断,结果可靠,可作为诊断宫内胎残留的首选方法,但仍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宫腔镜等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B超 胎物残留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创科伤内固定失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导致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术后过早负重、劳动、骨质疏松、内固定选择不合适、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未及时植骨、感染、金属过敏等。结论内固定的合理使用及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健康教育、早期合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诊随访是预防内固定失效的根本措施,内固定失效后应选择合适的翻修内固定方法予以改进治疗。

  • 标签: 创伤骨科 内固定物失效 预防对策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例肿瘤标志检测(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FER铁蛋白;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HCG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含量。结果男性60岁以上AFP增高,CEA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FER在70岁~8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PSA在70岁以上明显增高;女性AFP、CEA80岁以上增高最明显,FER在60岁~7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HCG在60岁以下轻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论男女联合检测阳性对肿瘤预测价值要高于单项检测,尤其年龄段的不同对诊断更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