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型材生产制造的过程之中,能够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因素特别的多,使用计算机对特钢型材生产制造过程实施模拟实验,能够分析出现场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这对与优化钢材生产工艺存在这特别关键的意义。本文就现阶段的整个特殊钢的市场性能要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它能够有效地利用起始的化学成分,还有生产工艺参数,并能够UI预测特钢型材产品力学性能的,在生产过程中依靠具体数据方面的训练,从而在型材力学性能上表现出了较好的离线预测,并且这种预测模型的适应性较好,预测精度较高。

  • 标签: 特殊钢 力学性能 模型 预测 BP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是将废旧橡胶和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掺入混凝土而制成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橡胶混凝土虽然能解决废旧橡胶带来的环境问题,但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劈裂强度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在橡胶混凝土中掺入5种不同的纤维,研究纤维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橡胶后,混凝土强度降低;钢纤维能够明显提高其抗压强度,加入其它网状纤维后,橡胶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劈裂强度改善明显。

  • 标签: 工程材料 橡胶混凝土 纤维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针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不确定度评定的各种研究报道层出不穷,金属力学性能的改进,要求被测试的材料必须进行科学和标准的改进,才能得到试验和试样的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试验中的样品的尺寸和大小等,进行测试的数据分析。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金属构件大多是具有复杂的尺寸的。因此通过力学试验进行的测定的结果,能不能作为金属材料的强度性能的表征加以分析,是必须加以准确和可靠的评价的。

  • 标签: 金属材料 力学有限元模拟 应力应变
  • 简介:通过对激光直接沉积制备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与K441高温合金界面超声回波的研究,分析界面回波高度变化的原因,在不同回波高度位置取样进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断口观察并利用EBSD测量K441高温合金的晶粒取向。结果发现,不同回波高度位置取出的试样拉伸性能差异不大,回波高度与拉伸性能无明显相关性,试样回波高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K441高温合金粗晶粒取向不同造成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K441高温合金界面可能产生φ1.2mm平底孔当量的伪缺陷显示。

  • 标签: 激光直接沉积 界面反射 力学性能 晶粒取向
  • 简介:根据第四届济南兰光全球实验室间数据比对活动结果,业界实验室对于塑料薄膜拉伸力学性能检测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检测数据具有分散性,呈现数据偏大和数据偏小两种情况,甚至存在错误数据。这与测试仪器的力学传感器误差、取样规范性和操作规范性有较大关系,应引起各实验室的重视。

  • 标签: 塑料薄膜 力学性能 检测能力 实验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本文结合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对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C80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

  • 标签: 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 简介:摘要本实验利用冶炼钢铁时所产生的废弃物—钢渣和矿渣与水泥复合,以此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通过测试抗折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钢渣与矿渣的复合比例对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钢渣 矿渣 水泥 强度
  • 简介:低温下钎焊铝合金能够避免母材受热发生软化。研究了使用纯Sn超声钎焊纯Al时,初晶α(Al)对Al/Sn界面显微组织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态Sn中,α(Al)的{111}面的表面能和生长速度最小,因此,析出的初晶α(Al)的形态为{111}面包围的正八面体。超声能够起到提高形核率并细化初晶α(Al)颗粒的作用。在较长的超声和保温时间下,Al/Sn界面会析出大量八面体初晶α(Al)颗粒,使界面呈现出一种起伏不平的形貌,增加了界面实际结合面积和咬合作用。超声作用40s,保温10min时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63MPa。

  • 标签: 铝合金 超声钎焊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利用施工中废弃的混凝土残骸碎片,经过处理制成循环再生骨料。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的破碎、筛分,制备再生骨料,进而加入纤维素醚、VAE乳液、减水剂等掺合料,制备干粉砂浆。研究掺合料及胶凝材料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合理控制水泥与掺合料的配比来改善工艺性能,并对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 标签: 再生骨料 掺合料 干粉砂浆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HL204钎料火焰钎焊铜导线时,不同钎焊次数条件下铜导线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接头力学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铜导线热影响区进行微观观察,分析晶粒尺寸变化规律;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进行接头抗拉强度测试,分析力学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钎焊次数增加导致铜导线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增大,多次钎焊导致接头强度略有下降,但仍在合格范围内。

  • 标签: 铜导线 重复钎焊 抗拉强度 热影响区 晶粒尺寸
  • 简介:通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深冲用DC04钢板激光拼焊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束腰程度及热影响区范围随着焊接速度的减小明显增大;板材经激光拼焊后,焊缝的强度高于薄板侧母材的强度,且焊缝处的杯突值低于母材;焊接速度越小工件破坏位置越接近于焊缝,且杯突值降低得越多。

  • 标签: 激光拼焊 焊接速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表面机械研磨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双面梯度显微结构的超细晶304材料(DGD-304)。使用Zwick微拉伸实验机测试粗晶和细晶不锈钢样品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对比退火工艺对具有梯度晶粒尺寸分布的304不锈钢样品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分析其塑性变形表层的组织结构和细化机制。另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断裂特征,讨论其变形机制。结果表明,高频双面表面机械研磨(SMAT)处理后的304不锈钢表现出很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500°C温度下短时间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具体表现为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增加了断裂延伸率。可见,DGD-304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有效改善其塑性变形能力。

  • 标签: 表面机械研磨 不锈钢 热处理 双面梯度 力学性能
  • 简介:为研究大学生结构大赛采用的白卡纸、竹皮、桐木的力学性能,应用LDS-5电子拉力试验机对222个试件进行轴向拉伸试验,探讨白卡纸、竹皮、桐木3种材料在不同厚度、宽度、长度条件下的受力性能。研究表明,对于竹皮、桐木、白卡纸3种材料,试件均会发生正截面断裂,少量竹皮、桐木试件发生斜截面断裂。在对试件进行加载过程中,由于施加的拉力存在偏心,削弱了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对于白卡纸试件,长度改变对试件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竹皮材料随着厚度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呈非线性增长。综合强度和结构重量等因素,厚度为0.35mm的竹皮材料最为适合制作拉索构件。最后获得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极限抗拉强度,并得到受拉构件极限承载能力Pu与构件宽度D的关系拟合公式,为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提供较为科学的设计依据,为结构仿真分析提供较为精确的材料性能数据。

  • 标签: 材料抗拉性能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弹性模量
  • 简介:摘要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密度低、质量轻、力学性能稳定,但基体之间容易出现孔隙,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会存在不均匀的情况。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经过热挤压二次塑性加工后,基体晶粒的偏聚现象得到控制,分布更为均匀,铝合金材料的致密度和强度均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热挤压 高强度铝合金 力学性能
  • 简介:经历不均匀热过程影响的对接焊接接头,呈现不均匀力学性能。在对对接焊接接头疲劳等分析过程中,应考虑不均匀力学性能。根据对接焊接接头分区和力学性能分布,提出了3种对接焊接接头不均匀力学性能分布模式:二区模式、五区模式和连续化模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材料力学性能不均匀模式对对接焊接结构性能分析的影响。采用3种模式结合已有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精细化程度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布模式对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模式越精细,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屈服位移、极限位移就越小;五区模式与连续化模式结果很相近,但是五区模式的计算效率比连续化模式高;所以兼顾精度与效率,优先选择五区模式。

  • 标签: 对接焊接接头 不均匀力学性能 有限元方法 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低温对磷酸盐快补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磷酸盐快补料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温度下养护磷酸盐快补料试块,通过抗折、抗压试验,分析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养护温度对磷酸盐快补料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小,而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当温度处于0℃环境时,试件养护28d后其抗压强度为72.1MPa;温度处于-18℃环境时,试件养护28d后其抗压强度为62.5MPa,而抗折强度分别为10.2MPa和9.9MPa。

  • 标签: 磷酸盐快补料 低温环境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