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夸饰的本义是夸张和矫饰.夸张指直接对事物进行夸大、缩小,矫饰指借助具体事物进行矫饰,从而夸大、突出抽象事物的奇特.夸张用于具体的物和人,矫饰则适于抽象事物.夸饰的原则有四:一是依据事实,二是符合义理,三是抓住要点,四是要有节制.《文心雕龙·夸饰》篇包含的文艺思想包括:宗经思想、征圣思想、奇正思想、中和思想.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夸饰观
  • 简介:刘勰的定位问题,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事,因为刘勰的文名实在太大了,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刘勰研究者。它既涉及对《文心雕龙》性质的认识,也涉及对刘勰著作《刘子》一书的认证上。文论界定为文学理论批评家,哲学界定为自然主义哲学家。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家兼文学家是常有的事,何以在刘勰身上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呢?这当如胡道静说的“人们的头脑多框框,看问题就僵化”造成的。

  • 标签: 文心雕龙 刘勰定位 文学理论家 思想家 哲学家
  • 简介:刘勰一生始终奉儒家思想为圭臬,出仕入世、为学致用的思想贯穿其一生。《文心雕龙》表明刘勰推崇儒家思想,把儒家经书作为文章的范本,把孔子奉为精神导师,唯物主义的儒家世界观因素主导了他的思想。《灭惑论》表明刘勰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把佛学儒学化,实现了儒佛合流。刘勰的生活历程及其两部主要著作充分证明儒家思想是刘勰世界观的主导思想。

  • 标签: 刘勰 儒家思想 《文心雕龙》
  • 简介:关于刘勰的哲学思想倾向,也即"原道"中"道"的解释,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客观规律,是唯物的;二是神理,是唯心的;三既是客观规律,又是神理,是心物二元论。文章认为刘勰哲学思想方面深受儒释道三家影响,其思想系统复杂,既有受宗教如佛、道的影响,也有受刘勰主观提出的"道"与"神理"的影响,文章主要从这两方面探究刘勰的哲学思想。

  • 标签: 文心雕龙 原道 刘勰 哲学思想
  • 简介:从形式美的定义、形式美的表现、形式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南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形式美的追求,而刘勰这些关于形式美的阐述和他的其它美学思想一样,无论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当前的现实意义还是学术的传承上来看,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刘勰 形式美 文心雕龙 文体
  • 简介:关于刘勰“虚静”美学学术渊源的争议历来颇多,或谓老庄说、或谓荀子说,人言人殊,莫衷一是.庄子、荀子与刘勰关于“虚静”这一美学范畴各自有其基本的观点,对庄子、荀子“虚静”美学进行比论,其作为刘勰“虚静”美学来源有合理性,也有不足.刘勰“虚静”美学源自庄子、荀子二家却以老庄成分居多,然虽然多源自庄子,但也绝非机械式地承继,而是有创造性地新变.

  • 标签: “虚静” 刘勰 庄子 荀子
  • 简介:拥有特殊政治身份的刘勰,受南朝现实政治的影响,试图通过《文心雕龙》这一独特思想文本的书写,维护与建构南朝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梁武帝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被刘勰敏锐捕捉,并在《文心雕龙》中加以宣扬。自"声"论政是儒家的旧传统,也是中古时期的惯例。刘勰以仪式文体之"声"建构统治合法性、以乐声教化民众,通过对其声论的考察,可看出刘勰《文心雕龙》的政治观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政治主流意识形态。

  • 标签: 刘勰 《文心雕龙》 政治观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