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法和虹吸制备沉淀凝血因子并进行质量检测,比较两种制备方法对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mL新鲜冰冻血浆100袋,采用离心法和虹吸各50袋制备沉淀,对制备的沉淀进行凝血因子因子和Fbg(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比较两组的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结果离心法和虹吸制备的沉淀因子含量分别为(93.25±6.8)IU和(81.35±5.3)IU,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制备沉淀FVⅢ含量(IU/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75.35±5.5)mg和(161.75±6.3)mg,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制备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mg/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离心法制备的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指标优于虹吸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离心法 虹吸法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Fbg)
  • 简介:现阶段临床虹吸制备沉淀专业设备较少,如何在制备沉淀过程中既不影响质量又能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虹吸制备沉淀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次我们采用一种新型沉淀制取设备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ZBK-LCD-A1型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简称:制备仪)制取沉淀,并参照国家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对制取的沉淀质量进行比较。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LCD 纤维蛋白原 虹吸法 血浆速冻机
  • 简介:摘要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经离心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将剩余不溶沉淀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一种功能性血液成份,是新鲜冰冻血浆中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品,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等。近几年来本血站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和使用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沉淀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因缺乏Ⅷ因子或纤维蛋白原而出血的病人及血友病患者1。随着医疗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沉淀凝血因子不再局限于血液病的治疗,而更多的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如深度烧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分输血 成分制备 冷沉淀凝血因子 临床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离心法制备对沉淀凝血因子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站2016年及2017年的120袋沉淀制品,按照制备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袋。对照组按照传统离心法制备沉淀,实验组按照改良离心法制备沉淀,测定两种制备方法中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传统离心法制备的沉淀的合格率达到96.67%,改良离心法制备的沉淀合格率为98.33%,二者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凝血因子Ⅷ含量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改良离心法制备沉淀,其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可提高冷沉淀制备质量

  • 标签: 改良离心法 冷沉淀 凝血因子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后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沉淀凝血因子Ⅷ和血浆蛋白原的含量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采集的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制品100份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采后不同时间分离的情况分为8h内分离品、8h外分离品,并对比沉淀品的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V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h内分离品的凝血因子VIII为(56.88±7.16)IU/ml,凝血因子V为(42.93±5.18)IU/ml,纤维蛋白原为(93.17±16.33)g/L,均高于8h外分离品,P值在0.05以下,其8h以内的纤维蛋白酶原、凝血因子VIII、V的合格率均为98.00%,显著高于8h外分离品,P值在0.05以下。结论伴随血浆沉淀存留的时间不断延长,其沉淀凝血因子VIII、V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活性,若临床中需制备较好的血浆制品,需将其在8h内冷凝成沉淀,以此保证凝血因子VIII、V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冷沉淀 不同时间 8h 采集 凝血因子 血浆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FⅧ)在防治小儿重型血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型血友病A小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接受FⅧ治疗,根据给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FⅧ10U/kg,n=20)、中剂量组(FⅧ15~30U/kg,n=22)及常规组(n=10)。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出血表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低、中剂量组患儿的ABR、AJBR、ATJBR等临床表型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另中剂量组各出血表型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均<0.05)。三组随访后的HJHS评分均较不同程度增加,FISH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低、中剂量组患儿的HJHS评分、FISH评分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均<0.05),但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HJHS评分、FI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能有效改善小儿重型血友病患儿的的临床出血表型,能够提高患儿的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

  • 标签: 低中剂量 凝血因子Ⅷ 小儿重型血友病 预防治疗 综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出生或诊治的肺出血新生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儿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血凝酶气管内注射+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肺出血时间,治疗前、治疗后6、24、48h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h止血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止血率分别为100%、9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APTT、D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84.38%,观察组治愈率为93.7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Vi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肺出血病情发展,缓解患儿呼吸窘迫,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血凝酶 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沉淀和血小板在抢救并发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患者24例,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沉淀和血小板进行抢救,比较患者抢救前与抢救后3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Plt计数。结果抢救后明显优于抢救前。结论产后出血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沉淀和血小板的效果良好,临床上应多加使用。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血小板 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引起稀释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80例,统计对比输血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功能。结果输血后患者体内的APTT、PT以及TT比输血前延长,而血小板与FIB比输血前明显降低(P<0.05);不同成分的血液使得患者发生不同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P<0.05)。结论对失血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患者进行输血时需要密切的检测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对于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因子凝血功能要进行及时的检测,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稀释性凝血因子 血小板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四氧化三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目前,制备四氧化三钴材料的主要方法有:溶液燃烧,水热,溶剂热、溶胶一凝胶、微波等。本文研究用液相沉淀生成CoOOH,研究了试验过程中终点pH值,反应温度,不同碱氨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此方法可以合成CoOOH,通过控制前驱体合成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可以控制CoOOH的粒度、松比、振实等,得到比较理想的样品。后续通过煅烧CoOOH可以制备符合要求的钴酸锂。

  • 标签: 四氧化三钴 钴酸锂 液相沉淀 合成 COOOH
  • 简介:摘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中央雨洪系统中均采用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将雨水最大限度地蓄积起来。当城市需要水时,“反哺”城市,实现城市、人以及自然和谐共生。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虹吸排水综合利用系统。

  • 标签: 海绵城市 车库虹吸排水系统 虹吸管道 屋面排水
  • 简介:摘要沥青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与乳化沥青再生技术,对于提升沥青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病害处理、试验路段、撒布石屑和碎石、水泥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二者的对比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 乳化沥青 冷再生 对比
  • 简介:呼吸是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呼吸质量标志着人的健康状况;呼吸终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换句话说,呼吸的水平反映了人的心肺功能的强弱、气息的通畅水平,可以直接对应人的生理年龄。锻炼呼吸的方法很多,本文和大家讨论一下有声呼吸。在武术锻炼中,为了发力而喊出声,“哼”“哈”“啊”“呀”之类不一而足;在传统的中国导引术中,有配合身体动作念“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练功法。这都是比较典型的发声呼吸。其实,并非武术和导引这些专门的锻炼才存在有声呼吸,没有过武术锻炼经历的人也可以从唱歌的过程中体验有声呼吸。

  • 标签: 呼吸法 武术锻炼 生命体征 健康状况 质量标志 心肺功能
  • 简介:抿一口经沉淀的茶,清香满溢出贝齿。嗅一束经沉淀的茉莉,留香洒满到发梢。触一方经沉淀的故土,回忆流放在了自己的思绪。

  • 标签: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磷作为自然界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全球普遍存在着磷矿产资源的日益匮乏与水体富营养化这两类问题。我国积极推动着以“回收”磷代替“去除”磷的理念。经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对磷资源的回收普遍采用鸟粪石沉淀。由于在鸟粪石的影响因素中,pH首当其冲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工艺控制因子,故本文着重阐述在不同pH下对反应速率,鸟粪石纯度和磷回收率的影响(以鸟粪石纯度>90%和磷去除率>90%为判别标准)。最后,对磷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 标签: 磷回收 鸟粪石 PH 反应速率 鸟粪石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小夹板组和石膏组,小夹板组行小夹板固定,石膏组则采用石膏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小夹板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石膏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中,采用小夹板固定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显著于石膏固定,且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以凤凰茶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开展了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水质、不同茶水比以及冷浸次数等因素对茶汤品质的考核实验.结果表明:用蒸馏水、矿泉水和凉开水作为冷浸茶叶用水,可以得到品质较好的可饮用茶汤.在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g∶100mL~1g∶200mL范围内,泡9h,所制得的茶汤品质较高;且在此条件下,凤凰茶可以泡1~2次.

  • 标签: 凤凰茶 冷泡法 茶氨酸 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