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度与重度内侧单间关节关节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60例膝关节关节患者。重度内侧单间关节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6.36±5.06)岁;中度内侧单间关节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54.16±6.3)岁。术前和术后2年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Kellgren-Lawrence分级、髋-膝-踝角、负重力线比率、关节线汇聚角、内侧关节间隙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半月板外凸和内侧半月板外凸比;于关节镜下评估股骨内髁和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的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分级;以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内侧副韧带假性松弛程度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内侧副韧带假性松弛的预测因子。结果术后两组Kellgren-Lawrence分级、髋-膝-踝角、负重力线比率、内侧关节间隙宽度均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线汇聚角术后改善、内侧半月板外凸和内侧半月板外凸比无改善,手术前后重度组均大于中度组(P<0.05)。股骨内髁软骨:重度组由ICRS分级3级2例、4级26例改善至2级11例、3级12例、4级5例,中度组由2级12例、3级18例、4级2例改善至2级30例、3级2例;胫骨平台软骨:重度组由3级2例、4级26例改善至2级17例、3级8例、4级3例,中度组由2级11例、3级18例、4级3例改善至2级27例、3级5例。重度组术后WOMAC评分由(50.71±8.07)分降低至(3.86±1.84)分、中度组由(44.09±6.63)分降低至(3.34±2.24)分,重度组VAS评分由(7.14±1.21)分降低至(3.34±2.24)分、中度组由(6.38±1.24)分降低至(0.44±0.62)分,术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0°位和30°位内侧副韧带假性松弛程度由术前Ⅰ度25例、Ⅱ度3例改善至0度28例,由术前Ⅰ度25例、Ⅱ度3例改善至0度24例、Ⅰ度4例;中度组由术前0度31例、Ⅰ度1例改善至0度32例,由术前0度28例、Ⅰ度4例改善至0度32例(P<0.05)。关节线汇聚角(OR=0.08,95%CI:0.007,0.948,P=0.045)、内侧半月板外凸(OR=0.11,95%CI:0.100,1.32,P=0.082)和内侧半月板外凸比(OR= 0.66,95%CI:0.422,1.030,P=0.067)是内侧副韧带假性松弛的独立预测因子(P<0.10)。结论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术治疗中度与重度内侧单间关节关节均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膝关节内侧稳定性,短期临床疗效好。术前较大的关节线汇聚角、较严重的内侧半月板外凸和较大的内侧半月板外凸比提示内侧副韧带假性松弛。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截骨术 内侧副韧带,膝
  • 简介:摘要目的胫骨高位截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近4年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患者40例(共40膝)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进行胫骨高位截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和Tomofix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除手术时间和截愈合程度、时间等常规记录外,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的股胫角(FTA)、下肢机械轴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胫骨平台后倾角、髁间窝指数进行详细记录,并且对于膝关节伸膝受限角度进行测量。结果40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患者术前股胫角为(182.15±1.21)°、下肢机械轴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为(17.35±5.49)%、髁间窝指数为0.218±0.005、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76±2.02)°,术后1a时患者股胫角为(162.15±1.41)°、下肢机械轴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为(57.65±3.39)%、髁间窝指数为0.276±0.007、胫骨平台后倾角为(7.86±1.42)°且膝关节屈曲畸形角度为(11.05±3.05、2)°;术后1a患者的股胫角、下肢机械轴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髁间窝指数,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膝关节Lysholm评分(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高位截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的短期疗效好,可改善膝关节,减轻疼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再就诊次数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下清理术 关节炎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单间关节关节行UKA与TKA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抽取58例单间关节关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58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UKA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治疗A组,将实施TKA治疗的29例患者设为治疗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A组手术相关指标较优(P<0.05)。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A组膝关节功能较优(P<0.05)。结论:单间关节关节行UKA与TKA治疗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UKA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产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此种术式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单踝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单间关节(KOA)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联。方法选择年龄为50~80岁、体质量指数(BMI)为16.5~38的KOA患者118例为KOA组,其中排除继发性因素导致的合并OP患者。选择年龄与KOA组患者相匹配的未患KOA者42例。采集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骨密度(BMD)等数据。进行KOA和OP的关联分析,确定其关联程度,以揭示KOA发病、进展、预后与OP的关系。结果BMD与BMI具有相关,BMD与年龄呈负相关,KOA和OP的发病率均与年龄存在相关。KOA与OP存在较大关联,且关联系数较大,KOA伴发OP的概率很高。对于KOA患者,其BMI较高时伴OP的可能小,而BMI较低时伴发OP的可能增加。结论OP为KOA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中对KOA患者,在前术后都要进行抗OP治疗。

  • 标签: 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环境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关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0例11膝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并膝内翻畸形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3分(50~73分)增至术后的平均93分。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关节并膝内翻疗效可靠,是理想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采用关节清理与腓骨近端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接受治疗的46例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通过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3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为23例,予以关节清理与腓骨近端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评分。结果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以及HSS评分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以及HSS评分均获得了显著改善,要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关节实施关节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清理 腓骨近端截骨 膝关节内侧间室 骨性关节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位调膝法配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在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病房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30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和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坐位调膝法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KSS(89.05±6.86)分和WOMAC评分(6.64±0.82)分均优于对照组(74.93±5.12)分与(15.17±2.69)分(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6.90±2.85)分低于对照组(3.83±1.12)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4.62%(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坐位调膝法配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在膝关节内侧单间关节病房患者中应用,不仅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还可缓解疼痛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坐位调膝法 雨课堂 混合健康教学 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髁状体成形术在膝关节内间隙关节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方法: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月,对32例膝关节内侧间的关节进行了 UKA的治疗。其中14名男性,18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8.84±7.42。13个病人在左膝,19个病人在右膝。随访时间平均为8.91±1.76年。应用VAS对膝盖疼痛进行评估,根据美国特殊手术医院(HSS)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估,使用SF-36对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术后记录患者的运动,并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追踪。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79.06±10.66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84±1.35d,全部病例随访15~48±3~26个月。在术后6个月,膝关节疼痛的 VAS评分比术前降低[(6.13±1.24)分,(2.00±0.36)分, t=18.094, P=0.000],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都比术前提高[(50.22±5.03)分,(82.16±4.40)分, t=27.036, P=0.000;(71.59±6.50)分,(108.91±15.69)分, t=12.431, P=0.000],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15.22度±5.89度,124.78度±4.34度, t=7.392, P=0.000)。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假体松动。结论:探讨 UKA对膝关节内间隙关节的疗效,具有治疗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生存质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单髁置换术 骨性 治疗 内侧间室 效果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髁状体成形术在膝关节内间隙关节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方法:从2022年6月到2023年1月,对32例膝关节内侧间的关节进行了 UKA的治疗。其中14名男性,18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8.84±7.42。13个病人在左膝,19个病人在右膝。随访时间平均为8.91±1.76年。应用VAS对膝盖疼痛进行评估,根据美国特殊手术医院(HSS)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估,使用SF-36对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术后记录患者的运动,并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追踪。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79.06±10.66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84±1.35d,全部病例随访15~48±3~26个月。在术后6个月,膝关节疼痛的 VAS评分比术前降低[(6.13±1.24)分,(2.00±0.36)分, t=18.094, P=0.000],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都比术前提高[(50.22±5.03)分,(82.16±4.40)分, t=27.036, P=0.000;(71.59±6.50)分,(108.91±15.69)分, t=12.431, P=0.000],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15.22度±5.89度,124.78度±4.34度, t=7.392, P=0.000)。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假体松动。结论:探讨 UKA对膝关节内间隙关节的疗效,具有治疗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提高生存质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单髁置换术 骨性 治疗 内侧间室 效果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进行治疗中按照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手术治疗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在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中的74例为对象,双盲法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3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单髁置换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自主活动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髁置换(UKA)和胫骨高位截(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关节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科收治的确诊为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60例,年龄随机平均分为UKA组30例与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Tomofix内固定治疗组30例,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其病例特点、术前及术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满意度,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胫角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2.6±12.9)分、(1.9±0.8)分、(173.2±1.4)°、(135.2±1.6)°;而胫骨高位截Tomofix内固定治疗术后HSS、VAS评分、ROM分别为(81.9±14.3)分、(1.8±0.9)分、(174.5±1.8)°、(121.1±2.7)°,UKA组与HTO组在术后膝关节HSS、VAS评分、股胫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0、3.820,P>0.05),HTO组术后ROM优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60,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时采用UKA和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但HTO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优于UKA组。

  • 标签: 单髁置换 胫骨高位截骨 Tomofix内固定 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术(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OWHTO,对照组采取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下肢力线比率、胫骨平台后倾角、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血量与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股胫角均较术前降低、胫骨近端内侧角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股胫角高于对照组、胫骨近端内侧角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肢力线比率及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增大(均P<0.05),观察组胫骨平台后倾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下肢力线比率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显著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联合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的手术创伤虽然相对更大,但其力线矫正效果满意,膝关节功能改善幅度更大,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可行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镜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 腓骨近端截骨术 力线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穿戴双铰链关节护具对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医院接受采用佩戴双铰链护具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佩戴双铰链护具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不佩戴双铰链护具进行保守治疗。结果:对照组中接受佩戴双铰链护具的患者相对于观察组不佩戴双铰链护具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功能活动能力评估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改善。观察组中有60%的患者在影像学上显示出改善,而对照组中有90%的患者显示出明显改善。结论:保守治疗时穿戴双铰链关节护具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的有效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替代全膝关节置换术。

  • 标签: 保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内侧间室,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法在治疗膝关节内侧关节的中期疗效。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抽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8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行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术的40例患者,而对照组为接受腓骨截术的40例患者。比较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的HS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研究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HSS)和疼痛程度(VAS)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和VAS评分在术前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HSS评分(81.64±10.22)高于对照组(67.42±12.91),而观察组术后VAS评分(3.59±0.62)则低于对照组(5.32±0.91)。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侧张开胫骨高位截骨 中期疗效 HSS VAS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中关节镜手术+腓骨近端截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16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由关节镜手术+腓骨近端截治疗,总结临床情况和Lysholm评分、外翻角、内侧间隙。结果本次研究患者的手术时间是(49.82±11.52)min;手术出血量是(21.52±2.52)ml;引流量是(16.05±3.21)ml;住院时间是(10.02±1.41)d。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大于术前,术后患者的外翻角小于术前,术后患者的内侧间隙大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膝关节内侧关节患者中,关节镜手术+腓骨近端截的应用效果确切,创伤小,且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 关节镜手术 腓骨近端截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