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太平经》作为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其宗教美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伦理化趋向。它赞“道”之美为“神”,体现了早期道教超越现实的美学要求;它将类美感的“喜乐”,当做通向“道德”的起点和门户;它将心灵的“清静”状态,作为符合“天地之至情”的趣味。这说明,它的美学思想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应有其特定地位。

  • 标签: 《太平经》 伦理美学 “神” 宗教伦理 伦理化 美学思想
  • 简介:“北宋五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北宋理学“立人极”的人学主旨,及其通过“尽心知命”、“穷神知化”、“寻乐顺化”的方式“变化气质”,追求“圣贤气象”的用心,使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美学因素。这也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北宋理学 伦理美学 圣贤气象 美育
  • 简介:在西方思想中,伦理学与美学经常以不利于后者的方式被对比。一个富人可以把赚得的金钱用于美化他的住宅上,可以通过不公正地对待他的雇员而增加自己的审美珍宝;一个妇女可以使用化妆品或毛皮大衣来增加美色、取悦他人——而这些贵重物品都是以动物的极大痛苦为代价的。当美国人最初认识到各种环境问题时。我回想到在我家乡的小镇上,一个环境问题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大力扩充郊区的分区制,

  • 标签: 伦理学 美学 环境问题 贵重物品 化妆品 美国人
  • 简介:本文从民族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趣味对戏剧家的影响入手,分析比较元代杂剧作家与西方戏剧作家们喜剧观念的区别。这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喜剧精神,使元杂剧家庭伦理剧在伦理叙事过程中体现出:富有“间离效果”,注重趣味性,追求创造妙趣横生的戏曲意境的喜剧美学特征。

  • 标签: 元杂剧 家庭 伦理 喜剧 美学
  • 简介:<正>具有民间学术组织性质的东西方伦理交融中心于1993年5月7日至9日,以“东方和西方——伦理与发展”为题,在北京燕山大酒店举行首届学术交流会。会议由该中心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翁诚光(美籍华人)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副主任廖申白同志主持。出席会议的主要是中美两国的有关专家学者

  • 标签: 伦理文化 东西方 美学 中美文化 元伦理 伦理学研究
  • 简介:康德的伦理学致力于证明理性能使人自由的颁布道德法则并遵守之,感性需求和情感不是人行为的决定依据。但他认为情感可以作为理性的补充,审美即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审美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因与德行有类比关系而能有助于人的道德实践;崇高感则能直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 标签: 自由 道德 崇高
  • 简介:摘要传统美学思想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结合是当代城市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把握的关键点,以此充实现代城市景观风格特征、文化内涵。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传统美学思想和现代城市景观的有效结合和应用上,力求获得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传统美学内涵。

  • 标签: 传统美学 市景观设计
  • 简介: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之关系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论题,以朱光潜为代表的现代美学家曾以“人生艺术化”等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观照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再创造,并成为其人生哲学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宣扬了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追求内在超越的人生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

  • 标签: 朱光潜 人生艺术化 真善美价值同构 幸福体验 道德理性先验本质
  • 简介:从哲学的层面而非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推论本题,能促进"将世界崇高化""人化"的进程,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把道德的人与审美的人和谐结合,通过人的现代性综合素质6项要求与综合意识5项要求,走出伦理误区,实现伦理道德审美化,把未来的伦理学融入美学的观照方法中,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张扬人性之美。

  • 标签: 伦理判断 审美判断 人化 综合素质 综合意识 误区
  • 简介:为了弥补文化理论家的缺陷,并回应当代社会中新的邪恶现象,围绕邪恶话题,伊格尔顿在多本著作中,从美学、现代性与恐怖主义等几个层面展开讨论。邪恶与美学关系密切,不仅因为在悲剧思想中负载共同体罪恶的替罪羊历史悠久,邪恶主题在经典作品中屡屡出现,还因为邪恶的创造性、以其自身为目的的特征等都与审美存在共同点。现代性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惊人的邪恶一面。不应满足于给恐怖主义贴上邪恶的标签,还应具体分析其背后的伦理与政治问题。

  • 标签: 伊格尔顿 邪恶美学 邪恶伦理
  • 简介:本文为许倬云先生与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的一次座谈。许先生从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角度谈了他对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中国美学的独特理解和体验。他指出中国美学伦理有许多特殊性,强调必须在注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域、民族的美学和艺术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和深入分析。许倬云先生的研究思路及观点例证无疑对于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转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美学 艺术 伦理 文化差异
  • 简介:2017年1月7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高层学术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研究”。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单位的近3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风景园林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国聘教授主持会议。

  • 标签: 南京林业大学 学术论坛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 高层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简介:本文通过对《明星特刊》的分析,挖掘了其隐藏在刊物内的社会伦理、通俗美学、市场意识及某些现代性实践的端倪,探索了《明星特刊》作为早期电影印刷文化资源对于早期电影研究的意义。

  • 标签: 《明星特刊》社会伦理 通俗美学 市场意识 现代性
  • 简介:没有美学就没有电影美学,因此,要了解电影美学就应该首先对美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了解。美学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美学被正式命名是在18世纪中叶,随后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康德、黑格尔、席勒、博克等人都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他们卓越的思想和丰厚的思想遗存。

  • 标签: 美学 电影
  • 简介: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或多或少地伴随着风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风险社会风险的实质是人本身的风险,因为人是风险的制造者。但同时,由于风险的前因后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从而使责任的承担者很难或无法得到确认。这就导致了对风险后果负责的只能是“一般化的人”,而“一般化的人”往往意味着风险后果的无人负责,这也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伦理风险 责任伦理 实践活动 社会风险 线性关系 前因后果
  • 简介:对待古老的“孔家店”,“打倒”是不行的,“转化”是必要的,然而“重构”才是根本的。不应该将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简单对比,将前者看成“普遍伦理”,而将后者贬为“特殊伦理”。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是一种“普遍伦理”,也是一种“特殊伦理”,前者表现为“天人合德”的终极原则、“仁爱”的普遍原则与“先仁后礼”的先验礼制原则,后者表现为“五伦关系”中那种“各得其所、各就各位”的“序位伦理”。“德”与“位”的统一就是“普遍伦理”与“特殊伦理”的统一,因此,儒家的“德位”之思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义。

  • 标签: 儒家伦理 基督教伦理 普遍伦理 特殊伦理 德位合一
  • 简介:传统美学的传型表现为美学的批评化,其表述方式转换成了文学艺术批评的方式.新美学的批评方法主要有依照症候阅读法、对话批评法、形式批评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对人类诗意存在的追求.美在非现实性,美就是诗意栖居.美学是基于诗意栖居的批评.

  • 标签: 美学 表述方式 批评方法 诗意栖居
  • 简介:音乐学对胎宝宝的好处,音乐能使孕妈妈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使其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并传递给腹中的I胎宝宝,使其深受感染。同时安静、悠闲的音乐节奏可给胎宝宝创造一个平静的环境,使/躁动不安的胎宝宝安静下来,使他意识到世界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 标签: 音乐 美学 大自然 胎教 形体 躁动不安
  • 简介:《5颗子弹……》(原名《仁枪》)是一部将刑侦、灾难、悬疑等不同类型电影相互兼容的主流影片,作者把主旋律电影的叙述主题与商业电影的观看动机进行了有机“缝合”,凸显出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近20年的市场化洗礼之后,本土电影谋生图存的一种新的历史选择。然而《5颗子弹……》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把主旋律电影类型化,而在于影片作者把一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注入到我们主流电影的肌体之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与现代的影像艺术相互融合,

  • 标签: 中国电影 文化价值观 儒家伦理 子弹 仁者 主旋律电影
  • 简介:阳明心学美学提倡真性情、真体验的审美,与禅学美学一样,都是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觉观照来沟通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同属于体验美学。二者的审美主体在体验过程与结果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故对主体的内在审美要求、对世界的美学价值判断及二者的历史归宿是不一样的。

  • 标签: 阳明心学美学 禅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