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19~79岁成年人中铅和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关联。方法调查对象来自第一轮中国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2017-2018年),共纳入10 153名19~79岁的成年。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检测全血中铅和硒的水平、血清hs-CRP水平,将hs-CRP>3.0 mg/L定义为hs-CRP升高。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铅和硒与血清hs-CRP升高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铅和硒对血清hs-CRP升高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果调查对象的年龄为(48.91±15.38)岁,其中男性5 054名(61.47%),hs-CRP升高者1 181名(11.29%)。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与铅水平处于最低四分位数(Q1)者相比较,第二(Q2)、第三(Q3)和最高四分位数(Q4)者hs-CRP升高的OR值(95%CI)分别为1.14(0.94~1.37)、1.25(1.04~1.52)和1.38(1.13~1.68);与硒水平处于Q1组者相比较,Q2、Q3和Q4组者hs-CRP升高的OR值(95%CI)分别为0.86(0.72~1.04)、0.91(0.76~1.11)和0.75(0.61~0.92)。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未发现铅和硒对血清hs-CRP升高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论铅水平与血清hs-CRP升高存在正向关联,硒水平与血清hs-CRP升高存在负向关联,未发现铅和硒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血铅 血硒 超敏C反应蛋白 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5岁及以上人群砷水平与高尿酸症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共纳入2 438名砷和血尿酸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以检测砷、血尿酸等水平。根据砷水平的三分位数将对象分为砷低水平组、砷中水平组和砷高水平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砷水平和高尿酸症的关联。结果2 43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4.57±11.41)岁,其中男性1 172名(48.07%),≥80岁者1 525名(62.55%),高尿酸症的检出率为17.23%(420例)。砷低、中、高水平组的高尿酸症检出率分别为11.77%、19.25%和20.6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砷低水平组相比,砷中、高水平组高尿酸症检出风险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57(1.12~2.23)和2.08(1.46~2.99)]。与女性相比,男性老年砷水平与高尿酸症的关联更为显著(P交互值<0.05)。结论中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砷水平与高尿酸症的检出风险存在关联。

  • 标签: 老年人 血砷 高尿酸血症 重金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西某有色金属矿区镉暴露与成年居民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2014年,以广西某有色金属矿业污染区的5个重金属污染村作为研究现场,招募到310名符合标准的18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取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镉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等信息。根据镉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四组(以Q1组为参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功能指标与镉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9.2±15.4)岁;男性为112名(36.1%);镉水平G(95%CI)为3.72(3.43~4.02)μg/L;肝效应指标TBIL、AST、ALT及GGT的异常率分别为17.4%(54例)、19.7%(61例)、10.7%(33例)及11.9%(37例)。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症、高甘油三酯症等因素后,与镉水平Q1组对象相比,Q4组对象AST发生异常的风险较大[OR(95%CI)值为2.92(1.07~7.98)]。结论该有色金属矿区镉水平高于我国一般人群参考值;镉暴露与AST异常有关联。

  • 标签: 肝功能 内暴露 成人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氧饱和度(SpO2)与3年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2—2014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 28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纳入研究。在2012年基线时收集调查对象SpO2、身体测量指标等数据,2014年随访时收集生存结局和死亡时间等数据。根据调查对象SpO2是否异常(SpO2<94%定义为异常)将其分为2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pO2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2 287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6.5±12.2)岁,男性1 006名(44.0%);SpO2异常者315例(13.8%)。2014年随访时,452例死亡,1 434例存活,401例失访,全死因死亡率为19.8%,随访率为82.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SpO2正常组相比,异常组死亡风险升高,HR(95%CI)为1.62(1.31~2.02);其中异常组男性死亡风险HR(95%CI)为1.49(0.98~2.26),女性为1.71(1.30~2.26);65~79、80~89、9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风险HR(95%CI)分别为2.70(0.98~7.44)、1.22(0.63~2.38)、1.72(1.35~2.19)。结论SpO2异常可增加我国长寿地区老年3年死亡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长寿 队列研究 血氧饱和度 死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1 684名铅和认知功能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以检测铅水平。根据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铅浓度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检验血铅浓度与认知受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联。结果1 68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3.1±11.1)岁,其中女性843名(50.1%);认知功能受损者191名(11.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老年铅浓度每升高10 μg/L,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OR(95%CI)值为1.05(1.01~1.10);与铅浓度Q1组老年相比,铅浓度较高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患病风险较高,Q2,Q3,Q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19(0.69~2.05)、1.45(0.84~2.51)和1.92(1.13~3.27)。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存在关联。

  • 标签: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认知功能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炎症生物标志物在成年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2017—2018年参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研究的9 910名18~79岁的成年人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通过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指标。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及尿液,检测全血中铅、镉水平、炎症生物标志物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尿液中砷暴露水平。采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铅、炎症生物标志物及血压变化之间的相互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炎症生物标志物在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间的中介效应。结果9 910名对象的年龄[M(Q1,Q3)]为45.4(33.8,58.4)岁,其中男性4 984名,占5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城乡、体质指数、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大米摄入频率、蔬菜摄入频率、肉类摄入频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镉和尿砷水平等因素后,铅水平与血压、炎症生物标志物均存在正向关联(P<0.05),铅水平每升高2.71 μg/L,收缩压、舒张压、hs-CRP、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分别增加2.05(95%CI:0.58,3.53)mmHg、2.24(95%CI:1.34,3.14)mmHg、0.25(95%CI:0.05,0.46)mg/L、0.16(95%CI:0.03,0.29)×109/L和0.11(95%CI:0.02,0.21)×109/L。中介效应分析显示:hs-CRP、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铅暴露导致SBP升高中的中介效应占比(95%CI)分别为3.88%(0.45%,7.32%)、4.10%(1.11%,7.10%)和2.42%(95%CI:0.07%,4.76%)。结论炎症生物标志物在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

  • 标签: 血压 炎症生物标志物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成年镉内暴露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的关联关系。方法纳入来自2017—2018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的9 821名18~79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人体、尿镉暴露水平,使用尿肌酐校正尿镉水平;采用2009年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定义慢性肾脏病。统计学分析考虑研究设计过程中的复杂抽样进行加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镉、尿镉、肌酐校正的尿镉暴露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本函数(RCS)拟合分析镉、尿镉、肌酐校正的尿镉与慢性肾脏病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结果研究对象加权后的年龄为44.75岁,男性占61.1%;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2.7%,镉、尿镉、肌酐调整的尿镉几何均值(标准误)分别为0.96(0.03) μg/L、0.61(0.03) μg/L、0.58(0.03) μg/g。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加权后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最低五分位数(Q1)相比,镉、尿镉、肌酐调整的尿镉Q5的OR值(95%CI)分别为1.80 (1.02~3.20)、1.77(0.94~3.31)和1.94(1.11~3.37)。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中,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镉、尿镉和肌酐校正的尿镉水平和慢性肾脏病均呈非线性关联(均P<0.05)。随着暴露水平的增加,慢性肾脏病的患病风险上升,暴露-反应曲线在低浓度时更为陡峭,并不存在风险阈值。结论在我国成年人中镉暴露与慢性肾脏病患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 标签: 金属 慢性肾脏病 生物监测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氧化应激水平与高甘油三酯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2018年“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我国9个长寿地区2 39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以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DA、SOD与甘油三酯的关联,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氧化应激与高甘油三酯症的关联。结果2 393例调查对象年龄为(84.6±11.3)岁,最小65岁,最大112岁;男性1 145名(47.9%);甘油三酯水平为(1.4±0.8)mmol/L,高甘油三酯症检出率为9.99%(239名)。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DA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线性关联;SOD水平与与甘油三酯水平呈非线性关联。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MDA每升高1 nmol/ml,高甘油三酯症检出风险增加[OR(95%CI)值为1.063(1.046, 1.081)];SOD每升高1 U/ml,高甘油三酯症检出风险降低[OR(95%CI)值分别为0.986(0.983, 0.989)]。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MDA和SOD水平与高甘油三酯症发生风险有关联。

  • 标签: 老年人 横断面研究 高甘油三酯血症 氧化应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抑郁症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17年8个长寿地区数据,共纳入2 180名≥65岁老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功能状况、亲友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8个长寿地区≥65岁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0%,其中男、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身体(OR=0.44,95%CI:0.26~0.74)、经常吃鱼类(OR=0.57,95%CI:0.39~0.83)、参加文娱活动(OR=0.65,95%CI:0.44~0.96)、参加社会活动(OR=0.28,95%CI:0.11~0.73)和能够享受社区服务(OR=0.68,95%CI:0.50~0.93)的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睡眠不足(OR=2.04,95%CI:1.49~2.80)、视力障碍(OR=1.54,95%CI:1.08~2.18)、患胃肠溃疡(OR=2.97,95%CI:1.53~5.77)、患关节炎(OR=2.63,95%CI:1.61~4.32)、家庭支出大于收入(OR=1.80,95%CI:1.17~2.78)和自评经济条件差(OR=4.58,95%CI:2.48~8.47)的老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结论老年是否锻炼身体、饮食有鱼类、参加文娱和社会活动、享受社区服务、睡眠时长、视力情况、是否有胃肠溃疡和关节炎与抑郁症状的检出率相关。

  • 标签: 抑郁症状 老年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老年视力不良与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数据库",本研究选取该项目中2012年的≥65岁老年的身体测量和死亡指标进行分析,2014年和2017年随访生存结局。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按年龄和性别分亚组进一步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 736名老年,5年随访期间共有943死亡,5年死亡率为54.3%。视力不良组的5年死亡率为76.7%,高于视力良好组的47.6%(P<0.001)。校正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部分疾病因素后,视力不良组5年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30倍(HR=1.30,95%CI:1.09~1.55)。女性老年人群中,视力不良组的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48倍(HR=1.48,95%CI:1.20~1.84),而男性老年的视力与死亡风险无关联(HR=1.02,95%CI:0.72~1.43)。在≥90岁的老年人群中,视力不良人群的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39倍(HR=1.39,95%CI:1.13~1.70)。而65~79岁和80~89岁老年的视力与死亡风险均无关联(HR=1.37,95%CI:0.61~3.07;HR=0.95,95%CI:0.61~1.48)。结论视力不良是中国老年的死亡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视力不良 死亡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老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2年至2017/2018年的1 802名研究对象。根据eGFR水平将老年分为4组:肾功能中-重度损伤组[<45 ml·min-1·(1.73 m2)-1]、肾功能轻-中度损伤组[45~ml·min-1·(1.73 m2)-1]、肾功能轻度损伤组[60~ml·min-1·(1.73 m2)-1]、肾功能正常组[≥90 ml·min-1·(1.73 m2)-1]。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eGFR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经6年随访共计852死亡,死亡率为47.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水平与老年全因死亡风险呈负相关[eGFR水平每升高1 ml·min-1·(1.73 m2)-1,老年死亡HR=0.993,95%CI:0.989~0.997,P=0.001];相较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中-重度损伤组、轻-中度损伤组及轻度损伤组老年死亡HR值(95%CI)分别为1.690(1.224~2.332,P=0.001)、1.312(0.978~1.758,P=0.070)、1.349(1.047~1.737,P=0.020)(趋势检验P<0.001)。结论eGFR下降与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群的高死亡风险相关。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全因死亡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中国≥65岁老年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来自"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08/2009年至2014年和2012年至2017/2018年3 742名研究对象的数据,对基线未患CKD的1 055追踪2次肾功能结局,使用Lasso方法筛选预测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CK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工具实现模型可视化。采取bootstrap 1 000次重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并使用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80.8±11.4)岁。经过4 797年随访,262例(24.8%)研究对象发生CKD。年龄、BMI、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退休金或保险、高血压、血尿酸、血尿素氮、TC和基线肾小球滤过率因素纳入6年CK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校正C指数为0.766。校准曲线显示预测CKD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在高风险组中一致性较高,但在低风险组人群中一致性相对较差。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K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性能较好,列线图可作为可视化工具用于中国≥65岁老年的6年CKD发生风险预测。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发生风险 预测模型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