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尚书》中出现的“性”字以及无性和降字句进行分析,发现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善思想。正是对人性可塑抱有乐观态度,夏商周三代才出现德治思想的早期萌芽。

  • 标签: 尚书 人性 德治
  • 简介:朱阆仙之后,大部分学者看到了《性恶》篇与《荀子》其他篇在人性问题上的表述不一致,由此又牵涉到《性恶》的作者问题。就上述问题,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性恶》非荀子自著,出自荀子后学,不能代表荀子的人性;二,《性恶》为荀子自著,跟其他篇章的思想相一致;三,《性恶》为荀子自著,但是出于特殊目的而作,与其他篇章思想不尽一致。从方法来说,主要有两种:一,从义理层面论证"性恶"、"性朴"等的矛盾或一致;二,从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等角度对《性恶》、《荀子》文本进行研究。

  • 标签: 荀子 人性论 《性恶》 性恶
  • 简介:人性历来是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明代中后期,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理学独尊的地位有所动摇,徽州学者汪应蛟在对朱熹人性进行了改造。文章对《中诠》(亦称《汪子中诠》)一书有关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探析,将汪应蛟的人性归纳为三个方面:天命之性是性,气质之性不是性;坚持性善一元;主张躬行实践的养性

  • 标签: 汪应蛟 《中诠》 人性论
  • 简介:在洛克那里,政治哲学的理论不仅仅只有认识的基础,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哲学基础,即是人性的基础。从人的财产的角度,洛克不但对于人的自我保存进行了论证,同时重要的是洛克指出这种自我保存与人的自由息息相关。

  • 标签: 政治哲学 人性论基础 自我保存 自由
  • 简介:摘要:从古至今,在哲学层面上关于人性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早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各学派就以自家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去思索人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性理论。其中,儒家对于人性的善恶,大众普遍认为是持“性善”的观点。其实不然,儒家的孟子、荀子对人性都并非是持所谓的“性善”,他们观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 标签: 儒家 人性论 孟子 荀子
  • 简介:涂尔干反对人性一元,主张人性两重性,认为人性是由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组成。为了祛除个体和社会的张力,涂尔干尝试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个人主义,提出了以道德个人主义为理性表现形式的人性宗教。涂尔干的人性思想正是其社会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 标签: 涂尔干 人性两重性 人性宗教 道德个人主义 社会决定论
  • 简介:法是一种规范,法学是一种人学,这无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还是从法学与人性的关系看都是如此,西方三大法学流派都以人性作基础。

  • 标签: 法学 人性论
  • 简介:在荀子人性思想中,本能性和主体性都是有着人自身的根据。本能性是维持人的自身生存的必需条件,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度量分界,否则会产生《性恶》篇中所叙述的“乱”。而《性恶》仅仅是苟子在一定历史际遇中的激愤之作,不能完全代表荀子对人性的全部看法。主体性是通过“心”来发挥作用的,同时荀子又十分重视对三代文明的积累的吸收。通过人的主体性向礼的靠拢,实现了对本能性的超越,产生了社会性的人。而“伪”是人的自身要求,是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本能性的扬弃和超越而达到的。因此,苟子人性的主题并不是给人性下一个形而上的定义,而是在揭示一个“化性起伪”的内在动态发展过程。

  • 标签: 本能性 主体性 扬弃 化性起伪
  • 简介: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程朱理学中,人性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程颢、程颐和朱熹都非常重视人性问题的研究,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唯心主义方面,把人性的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程朱理学中的人性,就其主要内容和思想实

  • 标签: 程朱理学 天命之性 二程全书 存天理 《朱子语类》 朱子大全
  • 简介: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先秦诸子在抽象人性的探讨与争论中,大量使用了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方面丰富了和拓展了人性探讨的视域和纬度,另一方面又造成争论中的错位和误解。

  • 标签: 人性论 隐喻 类比思维
  • 简介:殷周时期玉文化中人性因素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乃至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时人对于道德观念的抽象与关注程度并非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从殷周鼎革到“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过程中,重构的天人观念逐步瓦解了史前巫觋文化的顽固遗存,在人性因素向玉文化内涵的注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殷周 巫觋 玉文化 人性论
  • 简介:人性本质作形而上的探寻,自古至今,从未消停.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主张,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主流思想,孟子的性善思想集中于《孟子·告子章句》之中.孟子和告子通过激烈辩驳,张扬了各自的人性思想.他们的思想,各有其可取之处,也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人性 仁义
  • 简介:有观点认为,由于孟子人性皆善的思想,他实际上主张了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孟子提出人人都性善,并非意在强调人人平等,而是强调性善是人的特点,是人区剐其他动物的类本质。实际上,他是要论证,由于对自己善端保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不平等的。他的那些“人人皆可为尧舜、为圣人”之类的话,是就那些身居高住者或者像他自己一样的士人而言,并非对那些小人、庶民、野人说的。孟子的人性善思想,不仅不能导致一个平等的社会,反而为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依据。

  • 标签: 孟子 人性善 平等
  • 简介:本文从人性假设的视角来分析当今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应该采取的人性假设。文中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透析其背后的教师所采用的人性假设,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人性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假设是:学生的本性是善的。但这些假设都是单一的、二元对立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呈现,在这些假设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为此,本文在对上述两种师生关系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今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取向:学生的本性是复杂的。教师在此假设指引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方面来落实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 标签: 师生关系 人性假设 复杂人性论 策略
  • 简介:孔子、孟子和荀子人性的基调分别是“性相近,习相远”“性善”和“性恶”,反映在教育上则造成政教合一的思想倾向。孟子和荀子循沿孔子的人性及其教育观,衍化出教育政治化和政治教育化两种价值取向。孔子、孟子和荀子共同致思于教育与政治的逻辑关联,崇尚道德教育的魅力,彰显教育政治的效用,形成一条以人性为理论基础、以政教合一为价值导向、以培养君子为理想人格的思想主线,对其后整个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影响至深。

  • 标签: 孔子 孟子 荀子 人性论 教育观
  • 简介:董仲舒的人性是孟子、荀子人性之二化生出的新一,也是三;三不同于孟子的人性,亦不同于荀子的人性,三是悖立整合的新的人性。董仲舒以阴阳之天道人性,表现了其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其人性的基本内容:人性有善有恶,善主恶从,即性未全善;性善是质,质朴而未觉醒,具有为善的可能性,而没有表现为现实性,即性未善。人性之善主恶从,故人性基本上是值得信赖的,“天地之性人为责”,仁义礼智信在人性上获得了根据。人性中有恶,且性善是质,充分肯定了后天之道德教化与礼义制约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董仲舒 人性论 性善 性恶 善质
  • 简介:教师管理激励是学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然而,当前的教师管理激励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人性缺乏了解。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性假设”理论正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管理激励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对症下药”的作用,其中沙因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最具代表性。为此,论文在探究“人性”理论运用的必要性与价值基础上,分析教师管理激励的现状。并提出目标导向、民主参与、制度保障与权变考量等改进教师管理激励的工作的措施。

  • 标签: 人性假设理论 教师管理激励 必要性 价值
  • 简介:“人之性恶明矣”是《荀子·性恶》篇的主题。“人之性恶明矣”不仅使荀子在人性上主张性恶一目了然,而且透射出荀子对人性有别于孟子等人的思考。由此,荀学风采、儒家神韵、先秦特质和中国印记便构成了“人之性恶明矣”的四重视界。

  • 标签: 荀子 人性论 性恶论 性善论 儒家
  • 简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性与教育观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在逻辑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关联在一起,可以说,人性是他们确立教育观的理论基础.根据古代思想家们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的阐述,论证中国古代人性与教育观的关系,试图去寻找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想根源.

  • 标签: 人性论 教育观 性善论 性恶论 性三品说
  • 简介: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 标签: 徽州学者人性论 形成 继承 改造 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