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人性论的区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浅谈儒家人性论的区别

王丹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 云南 650032

摘要:从古至今,在哲学层面上关于人性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早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儒家、墨家、道家等各学派就以自家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去思索人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性理论。其中,儒家对于人性论的善恶,大众普遍认为是持“性善论”的观点。其实不然,儒家的孟子、荀子对人性论都并非是持所谓的“性善论”,他们观点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孟子、荀子

从小我们琅琅上口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导致后世很多人认为是儒家“性善论”的总结。其实不然,关于人性论这个问题,孔子、孟子和荀子其实有很大区别。首先,孔子作为儒家代表,对于人性并未做出探讨,孔子最主要的是倡导“仁爱”,为儒家学说定下了基调——“仁”。其后的孟子和荀子为了对孔子提出的理论进行巩固,才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

一、人性“向善论”

孔子虽未谈及人性,但儒家倡导的核心思想“仁爱”之中是否有人性来作为基础?如果没有人性,那所提倡的“仁爱”似乎就太过空泛不具有说服力。所以,在道德的基础上就无可避免地要去探讨人性。当时,有一名曰告子的人就向儒家的“仁”提出了质疑,于是此人与孟子就人性进行了一番探讨。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孟子.告子》)

在这段对话里,孟子认为不能抽象地如同谈论“白”一样来谈论人性,因为即使都是“白”,但羽毛、白雪和白玉的“白”是不一样的。其次不能在生物属性上来谈人性,即人不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动物性,否则和狗、牛它们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性问题又是不可避免的,不讲清楚人性,道德就立不住脚。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告子》)告子认为用杞柳做桮棬是对杞柳的扭曲,追求仁义则是对人的天性的扭曲。而孟子反驳,杞柳有其自身生长方向,顺着它的方向来做桮棬就不是扭曲。如果逆着杞柳的方向,损毁它的本性来做桮棬才是扭曲。人性正如杞柳,如果其中本身就有仁义基础在,那就不是扭曲人性。而“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水无不向下流,人无不向善走,这是自然本能,所以孟子主张“向善论”。

既然人都是追求善的,那为什么还会有恶的存在?孟子指出这是由于特定的条件和外在环境造成的。水自然是往低处流,但水若受击打能飞溅而起高过人顶。施加压力能让它倒行,引水上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罢了。所以人性虽然是向善的,但胁迫之下他也会做坏事。那孟子又何以断定人可向善呢?因为人有四种内在天性,即恻隐同情心、羞恶廉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分属于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在的因素加于人的,而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处于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中的社会性。只要有机会,每个人都会去遵循天性本能,表现出善的方面。

二、人性“有恶论”

孟子主张的“人性向善”理论回答了人性基础的问题,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但他的理论中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即他谈到的人的四种天性从何而来?为了解决这个理论缺口,荀子对人性又进一步做了探讨。

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性恶》开篇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让大家都以为他倡导人性本恶,否定了善。其实不然,细细品读,你可以发现荀子对人性做了一个划分。他把人性分成了“性”和“伪”两部分,天生的本性为“性”,人为为“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在这个属性上,人和其他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伪”则是人之于动物有所区别而高于动物的属性。是人特有的社会属性。荀子认为“恶”是存在于自然属性“性”当中,有了“伪”,即后天的圣人改造和环境才会向善,这叫做“性伪之别”。所以通常认为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并不十分确切,荀子主张中的“性”并不是代指人性全部。荀子以水火、草木、禽兽和人来对世界做了一个等级划分。水火之流有气而无生命,草木有生命而无知觉,禽兽有知觉却无道义,人兼而有气息、有生命、有知觉,最为重要的是有道义。因此人是最高级的,高于其他存在物之处就是仁义道德。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草木、牛狗之流的最大区别,道德是人性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荀子并没有全盘否定善,他的观点并非“人性本恶”,而是“人性有恶”。

小结

看似孟子与荀子是两种相反的观点,但二人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归根结底都会趋于儒家的核心“仁”,所以二人的主张其实有很多互通之处。首先,他们都承认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之中作为基础的人性的存在。其次,都指出了人作为“人”独有的社会性是善的。只是孟子只谈了人的社会性,而荀子又进一步谈论了人的自然性。第三,孟、荀二人都提出了人也有作恶的可能性。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从向善的积极方向引导,而后者更看重从作恶的可能性上未雨绸缪、及时扼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最终倡导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由圣人教化,向圣人看齐,至此,又回到儒家的“仁”之一字上。

参考文献

[1]郭婧.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06):16-19.

[2]何柳.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