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灵敏、特异的测定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中乳酸浓度的GC-MS分析方法,研究新制剂中的助溶剂乳酸在大鼠体内和局部肌肉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乳酸在制剂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SD大鼠单次左后肢股外侧肌注射乳酸88.24mg/kg,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样品,用腈沉淀蛋白,然后通过GC-MS分析方法检测各样品中乳酸的浓度。结果:在大鼠全血中,乳酸浓度在100-24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在94.1-103.5%;Tmax为1.42±0.20min,AUC0-t为4491±1084ng·min/mL,T1/2为6.90±3.21min。在大鼠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乳酸浓度在300-7200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UC0-t为694492±523692ng·h/g,T1/2为0.168±0.055h。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特异、准确,适用于助溶剂乳酸在大鼠全血和局部肌肉组织中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大鼠肌肉注射乳酸后,能迅速吸收入血,并能迅速清除,不易在给药部位局部肌肉组织和体内蓄积。

  • 标签: []乳酸乙酯 助溶剂 药动学 GC-MS 肌肉组织
  • 简介:醋酸(EA)在制药行业用作溶剂,主要生产维生素E及其一些医药中间体。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净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将增加对医药品的需求量。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医药出口明显增加,化学原料药依然是我国医药商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产量与出口量快速上升,将带动醋酸消费。

  • 标签: 醋酸乙酯 生产 医药中间体 人口老龄化 市场 化学原料药
  • 简介:研究了以辛醇-2为原料制备己酸,用己酸和乙醇合成己酸的方法,确定了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己酸的收率为57%左右.

  • 标签: 辛醇-2 己酸乙酯 合成 原料 配比 催化剂
  • 简介:介绍了醋酸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包括传统的酯化法,此工艺技术成熟,灵活性较差;/醋酸丁联产法,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增加装置抗风险能力;乙醛缩合法,此法受原料来源限制,一般应建在乙烯-乙醛联合装置内;乙烯一步法是新工艺,已得到工业化装置的验证,醋酸的单程转化率66%(以乙烯计),醋酸的选择性约94%,是具有竞争力的新工艺。

  • 标签: 醋酸乙酯 醋酸丁酯 醋酸 乙醇
  • 简介:醋酸作为用途广泛的大宗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醋酸生产、市场的调研,主要介绍了醋酸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在各种方法之间作了相关比较。

  • 标签: 醋酸乙酯 醋酸乙酯工业生产方法 分子筛 杂多酸
  • 简介:乙酸的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上作为教学内容重点讲述过,又安排了学生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制备过,以下是考查这个实验内容的习题,不知同学们有怎样的感觉,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做完这道题后,再回过头去看教材,又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收获,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自己去完成。

  • 标签: 乙酸乙酯制备 实验分析 人教版 中学 化学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嘧酚和二甲胺基磺酰氯为原料反应合成嘧酚磺酸。分别以NaOH与Na2CO3,做缚酸剂。甲苯做溶剂。发现NaOH作为缚酸剂时产物杂质较高,含量为90%,收率偏低为80%。Na2CO3做缚酸剂产物收率91%,含量95.5%。通过工艺的优化大大节约了成本。使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便于工业化。

  • 标签: 乙嘧酚磺酸酯乙嘧酚 杀菌剂 合成
  • 简介:摘要: 针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中的乙酸实验室制法进行改进,教材中乙酸的制备所需时间较长,收集装置中分层现象不明显,而且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改变硫酸加入方法控制其用量,以及对加热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得出一种经济环保、安全高效、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 标签: 乙酸乙酯 加热装置 实验改进
  • 简介: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白酒中丙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应用这一方法可以使得相关系数保持在0.995以上,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加标回收率为94.6%~96.9%。实验表明,用此方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出白酒中的丙酸

  • 标签:
  • 简介:乳酸正丁是一种重要的α-羟基酯类化合物,主要用做合成香料和工业溶剂.由于常用商品乳酸中含有15%~20%的水,反应过程中又有水生成,不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同时乳酸乳酸正丁均为双官能团的化合物,易发生副反应,故此,乳酸与其它羧酸相比较合成较为困难.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报道,同时也出现不少重复研究、重复报道的现象.为推动乳酸正丁生产的发展,本文对已查阅到的有关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与评价.

  • 标签: 乳酸正丁酯 催化合成 复合型固体超强酸 物质的量 合成研究 稀土化合物
  • 简介:脱氢环香叶酸(EthylDehydrocyclogeranate,CAS#35044—57—6)常常被称为藏红花酸,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

  • 标签: 乙酯 叶酸 脱氢 解析 香料 藏红花
  • 简介:对乙酸皂化反应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处理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以往电导的测定方法给实验带来误差,而且使反应溶液混合更加均匀所用时间更短。通过对双管反应器装置进行改进,制成了一种新型的反应器,从而使实验更简便、准确性更高,因此具有推广性。

  • 标签: 电导率 恒温 锥形皂化池 速率常数
  • 简介:乙酰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然而传统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的制备方法,存在产品收率不高和制备钠砂的过程安全性差的缺点.改进制备方法,直接以醇钠(甲醇钠、乙醇钠和叔丁醇钠)代替钠砂作为催化剂,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改进蒸馏的方法.结果显示乙酰乙酸的收率可达到55-74%,均优于教材的实验结果.

  • 标签: 乙酰乙酸乙酯 醇钠 有机化学实验 Claisen酯缩合
  • 简介:以苯、三氯化磷、乙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苯基亚膦酸二。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C6H6):n(PCl3):n(AlCl3)=1:3:1.33,回流12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产率88.6%。第二步反应:苯基二氯化膦在N,N-二甲基苯胺存在下与乙醇作用生成目的物,n(phPCl2):n(C2H5OH):n[phN(CH3)2]=1:2.5:2.2,反应温度20.30℃,产率80.4%。

  • 标签: 苯基亚膦酸二乙酯 合成 生产工艺 有机磷化合物 光敏引发剂
  • 简介:使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的工业生产有异丁酸液相水合反应和甲基丙烯醛的气相氧化反应等。但是使用杂多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还没有实用化的例子,因为在气相反应中很难控制杂多酸合适的酸性,因此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昭和电工公司对使催化剂能达到工业化的空时收率和延长催化寿命进行了催化剂和生产工艺的开发,经过数年稳定的生产试验,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了工业催化剂的基本骨架。

  • 标签: 生产工艺 开发 乙酸乙酯 固体酸催化剂 工业化生产 昭和电工公司
  • 简介:目前,醋酸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醋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醋酸/乙烯加成法等。传统的醋酸酯化法工艺在国外被逐步淘汰,而大规模生产装置主要采用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醋酸/乙烯加成法,其中新建装置多采用醋酸/乙烯加成法。

  • 标签: 工业生产方法 醋酸乙酯 酯化法 乙醛缩合法 生产装置 加成法
  • 简介:【背景】在溴甲烷面临禁用的情形下,探讨新熏蒸剂甲酸对松材线虫的处理效果,可以科学地评估甲酸的使用前景。【方法】采用松材线虫分离液和带疫松木段,设置甲酸5个剂量梯度、5个处理温度和5个处理时间,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力及CT值。【结果】在25℃下处理3、6、12、24、48h,甲酸对松材线虫的Lc50分别为2.63、1.60、0.99、0.41、0.20mg·L-1。温度对毒力有显著影响,在10~29℃,随温度升高,甲酸对松材线虫的毒力降低,19和29℃下,1.85mg·L-1甲酸处理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分别为63%和100%。甲酸熏蒸12h内,能完全杀灭木段中的松材线虫。在23℃下处理6和12h,松材线虫死亡率达到99%时,甲酸的cr值分别为453.94和424.14mg·h-1·L-1。【结论与意义】甲酸可用于松材线虫的检疫处理。

  • 标签: 甲酸乙酯 松材线虫 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