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48岁男性心肌梗死患者因行心肺复苏术后发生谵妄,给予1~2 mg/(kg·h)持续静脉泵入,共21 d。静脉泵入第19天,患者出现高热(体温最高40.0 ℃)、血压下降(最低90/60 mmHg,1 mmHg=0.133 kPa),尿量减少(10 ml/h),尿液呈酱油色。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17.3×109/L,血红蛋白(Hb)88 g/L,降钙素原(PCT)12.76 μg/L,心肌肌钙蛋白I(cTnI)0.342 μg/L,血肌酐(Scr)239 μmol/L,肌酸激酶(CK)34 667 U/L,肌红蛋白(Myo)58 284 μg/L,乳酸2 mmol/L,真菌(1-3)-β-D-葡聚糖457.9 ng/L;血培养结果示白色念珠菌生长。诊断:综合,脓毒症。立即停止静脉泵入,更换为咪达唑仑注射液(5 mg/h)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感染、连续床旁血液滤过等治疗。治疗3 d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7 d后实验室检查示WBC 5.6×109/L,Hb 95 g/L,PCT 0.12 μg/L,cTnI 0.023 μg/L,CK 43 U/L,Myo 151 μg/L,Scr 78 μmol/L,真菌(1-3)-β-D-葡聚糖88.9 ng/L,尿量90~100 ml/h。

  • 标签: 丙泊酚 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 简介: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顾问委员会(ADRAC)收到与(propofol,DIPRIVAN,RECOFOL)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速报告1份,乳酸中毒症1份,速率分别为100mg/h和30mg/h。虽然高速和长期注会增加危及生命的风险,但低速短期的也会导致严重不良事件。

  • 标签: 输注速率 丙泊酚 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 顾问委员会 尖端扭转型
  • 简介:摘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和理想的镇静药物,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的首选药物。但是大剂量长时间后可引起综合症(PRIS),因此掌握的药效学特性和药动学特征,控制时间和剂量、浓度,及早识别PRIS并停止使用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丙泊酚 PRIS 安全输注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普遍应用于ICU镇静治疗的安全性极高的药物,其不良反应极少见,引发皮肤压疮的临床报道更罕见。笔者就发生在本科的3例大剂量使用后引起压疮的病例做了如下报道。

  • 标签: 大剂量 丙泊酚 压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用于小儿烧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观察46例小儿烧伤后切、削痂和肉芽创面植皮手术病人麻醉前、诱导、插管、术中及拔管时血压及心率变化,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麻醉过程平稳,血压波动小,心率变化较明显,术后苏醒快。结论微量泵瑞芬太尼和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镇痛作用强,控可性好,术后苏醒快,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小儿烧伤 泵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反馈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靶浓度控制(TCI)组(A组)、BIS监测TCI组(B组)、BIS闭环反馈组(C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用量、清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MAP、HR及BIS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相比,T2时间点各组MAP、HR及BI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T2时间点BIS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闭环反馈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且能减少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闭环输注 丙泊酚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联合瑞芬太尼靶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到本院接受宫腔镜检查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7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患者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给予参照组患者联合芬太尼靶控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均比麻醉前低,且参照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各麻醉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而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66%,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腔镜检查中采用联合瑞芬太尼靶控的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宫腔镜检查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麻醉中靶控瑞芬太尼合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2021.1~2022.1在我院就诊的76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予以分组,38例予以靶控瑞芬太尼合麻醉者纳入研究组,38例予以靶控芬太尼和麻醉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用量明显较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较短,意识消失时间明显较短,P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
  • 简介: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靶控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靶控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麻醉诱导 老年胃癌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左辛复合靶控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左辛复合靶控麻醉组(D组,n=30)和靶控麻醉组(P组,n=30)。观察两组异用量,初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麻醉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等。结果两组患者初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呼吸抑制评分无明显差异,异用量和术中体动程度P组大于D组P<0.05);麻醉满意度D组大于P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诱导后HR、MAP较诱导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进镜后恢复至手术前水平。结论地左辛0.05-0.1mg/kg复合靶控静脉麻醉行ERCP安全、有效。

  • 标签: 地左辛 异丙酚 靶控输注 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靶控与常规腰麻比较在输尿管镜术中的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输尿管镜术(以碎石为主)患者40例,ASAI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入室后静舒芬太尼0.2ug·kg-1(湖北人福),靶控,一靶浓度为3ug·mL-11(A组,n=20例),另一组常规腰麻(B组,n=20例),阻滞平面达T10。A组效应室浓度达预定值后开始操作,术中根据体动情况可单次追加,同时术中若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予90%给于面罩加压绐氧。在麻醉审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镇静分级、术后随访并发症及舒适度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氧饱和度A组低于B组(吸氧后无明显差异。术中、术后病人舒适度A组大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靶控在输尿管镜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减少术中病人胃肠不适,提高了术后病人的舒适度。

  • 标签: 舒芬太尼 靶控 输尿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不明原因综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医院门诊急诊2021年1月-2022年8月的128例发生不明原因综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输液中不明原因综合正确处理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数据显示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的正确处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提高不明原因综合正确处理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预防不明原因综合,其应用方法值得推广和继续研究。

  • 标签: 不明原因 输注综合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靶控(TCI)全麻诱导时维吾尔族与汉族用药剂量和诱导时间的差异。方法以6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维吾尔族和汉族各31例)为研究对象,ASAⅠ或Ⅱ级。采用靶控进行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设为50。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诱导前即刻(T0)和BIS降至50时(T1)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T1时的用量和T0至T1的时间。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维吾尔族与汉族的用药剂量和诱导时间。结果诱导时间、血清脂蛋白-αLipoprotein-α,Lp(α)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对T1时单位体重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诱导时间、Lp(α)和ApoA1与民族之间无交互作用,控制协变量的影响后,维吾尔族T1时单位体重的用量显著高于汉族(2.56±0.39)mg/kgvs(2.07±0.30)mg/kg;F=4.075,P=0.017);T1时单位体重用量、Lp(α)和ApoA1的含量对诱导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T1时单位体重用量、Lp(α)和ApoA1的含量与民族之间无交互作用,控制协变量的影响后,维吾尔族的诱导时间显著高于汉族(297.92±47.10)svs(229.27±42.18)s;F=3.925,P=0.021)。结论靶控全麻诱导时,维吾尔族的单位体重用药剂量高于汉族,且诱导时间显著长于汉族。

  • 标签: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全麻诱导 脑电双频指数 维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瑞芬太尼符合靶控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颅内肿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复合麻醉;观察组则给予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主要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主要生命体征则出现了明显变化,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进行麻醉,能够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不会出现显著变化,使患者处于安稳无痛状态下进行手术,术后苏醒质量更好。

  • 标签: 瑞芬太尼 复合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瘤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控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接诊的60例采取喉罩麻醉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靶控的麻醉方法,观察组则采取靶控复合瑞芬太尼,各30例。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HR及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用量及苏醒时间,观察组也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靶控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更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 标签: 靶控输注丙泊酚 瑞芬太尼 喉罩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