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科2007-2012年1438例上下颌智齿拔除术的临床诊疗回顾性探讨,结合多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体会进行阐述。

  • 标签: 智齿 拔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智齿拔除方法、加强术前术后局部处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临床的360例患者按其齿的类型分组,按常用的临床方法拔除患牙,并记录患牙的预后情况,术后一周进行回访记录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干槽症情况,对其进行χ2检验。

  • 标签: 阻生齿 拔牙方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口腔外科门诊手术室拔除下颌智齿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患者的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及指导患者,术后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及器械维护。539例下颌组智齿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近远期并发症。

  • 标签: 下颌阻生智齿 牙拔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掌握下颌智齿摘除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心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使患者了解并认识下颌智齿摘除手术的特点,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心理上的疏导,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从而获得最佳手术效果。

  • 标签: 下颌阻生智齿 摘除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拔除双侧下颌智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7位患者应用高速涡轮手机一次拔除双侧下颌。结果57位患者的114颗智齿全部顺利拔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结论一次拔除双侧下颌智齿,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和累计就诊时间。若存在多颗手术难度大的智齿,一次性拔除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阻生牙 智齿 拔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微创拔牙法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自2013年6月在我院应用微创拔牙法拔除的下颌智齿186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拔牙法手术时间短,平均13.9分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及9.2%,拔牙畏惧率2.2%。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智齿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较好拔牙方法。

  • 标签: 微创拔牙 下颌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拔除复杂下颌智齿的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90例下颌智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1)A组,采用涡轮钻法拔除;(2)B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拔除:(3)C组,采用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除。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肿胀程度等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拔牙时间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25.49,tB=9.44,P均〈0.05),且并发症较低(3%)。结论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优质的护理配合及熟练的“六手操作”是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微创、高效拔除复杂下颌智齿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钻 阻生智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对于下颌中、高位智齿位置判断的价值,探讨曲面断层片代替颌面CT判断智齿萌出方向、与邻近结构解剖关系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83例下颌中、高位智齿患者,共100颗智齿,所有患者均拍摄常规全口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测量两种检查方法中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宽度、磨牙后间隙、倾斜度,计算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测量结果。结果曲面断层片与颌面CT都能清晰显示下颌中、高位智齿位置及其与邻牙的解剖位置关系。两种方法对于中、高位智齿萌出方向的判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曲面断层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代替颌面CT准确判断下颌中、高位智齿萌出方向,以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

  • 标签: 曲面断层 颌面CT 阻生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病情简介患者,女,20岁,主诉“牙有缝”。恒牙黯,牙列中无左上尖牙,左上乳尖牙滞留。磨牙中性关系。左上中切牙侧切牙间隙约1.5mm,下牙列散在间隙,右下中切牙及左下第二双尖牙扭转、间隙不足。前牙深覆5冶5mm,覆盖正常。上唇前突,开唇露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左上恒尖牙异位埋伏

  • 标签: 阻生尖牙 全口曲面断层片 单侧 拔除 磨牙中性关系 异位埋伏阻生
  • 简介:在正畸临床中上颌尖牙的埋伏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邻牙根部吸收、扭转、颌骨囊肿等。尖牙是人类牙根最长、最坚固的牙齿,位于口角处,对维持口角及唇部的丰满度起一定作用,对牙颌系统的功能和美观极其重要。因此,在临床中尽可能保存埋伏尖牙。

  • 标签: 上颌埋伏尖牙 导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尖牙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0-2012年期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35例上颌尖牙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尖牙状况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临床处理方法包括拔除、助萌和导萌。结果拔除2例;只做正畸治疗的助萌法16例,留出足够间隙后等待尖牙自行萌出,观察时间5~24个月,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矫治后尖牙牙龈形态及牙根状况良好;正畸附加外科手术牵引的导萌法17例,除1例21岁男性患者外,其余16例均牵引到位,但矫治后部分尖牙牙龈形态不如助萌法矫治后。结论当上颌尖牙牙体严重畸形、根弯曲短小及高位近远中向横位时考虑拔除;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可为尖牙留出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然萌出时首选助萌法;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严重或尖牙已伤及邻牙牙根、仅用正畸治疗无法去除尖牙萌出障碍时采用导萌法,导萌术后的牵引需注意控制牵引方向及大小,要避免伤及邻牙牙根,尽量使阻生牙从附着龈萌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牙龈形态。

  • 标签: 上颌尖牙 阻生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颌唇侧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对15例埋伏的上尖牙采用开窗术暴露埋伏尖牙后粘牵引钩,用固定正畸配合牵引,辅助导萌一步矫治到正常牙位。结果15例患者中,除一例中途放弃牵引要求直接拔出埋伏牙外,其余14例牵引尖牙到预留位置,未出现牙髓坏死,牙周附着不良,x线显示牙根无明显吸收,患者面型无明显变化,牙弓形态良好,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基本达到目标。结论采用上颌唇侧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唇侧阻生尖牙 正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尖牙埋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畸形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收治的30例上颌尖牙埋伏生病例通过视诊、触诊和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精确定位。先期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弓,为埋伏尖牙开辟出充分的间隙并保持间隙,然后联合齿槽外科手术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粘贴托槽或正畸附件进行牵引导萌,使埋伏上尖牙逐渐排入牙弓建立咬合关系。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正畸与齿槽外科联合治疗,均获得了美观、功能、稳定的矫治效果。结论对于逾期未萌的上颌尖牙应当尽早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治计划,采用固定正畸治疗联合齿槽外科开窗牵引导萌方法将其矫正到位,从而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功能美观的恢复。

  • 标签: 埋伏阻生尖牙 正畸 导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实施开窗牵引方式矫治埋伏上颌前牙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上颌前牙埋伏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外科开窗术辅助配合固定正畸实施矫治,牵引埋伏牙导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61颗埋伏阻生牙经过牵引矫治后,所有患牙牙根无吸收、牙髓活力及牙周组织正常,但有4颗患牙没有进入牙列、牙龈状况异常,判定为矫治失败,本次治疗对象矫治成功率为95.08%(58/61)。结论通过外科开窗辅助正畸牵引对埋伏的上颌前牙进行矫治,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颌前牙 埋伏阻生 外科开窗术 正畸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技术矫正上颌前牙埋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上颌前牙进行临床检查与CT检查,了解生前牙的具体位置及其周围组织情况,采取正畸牵引治疗。结果27例埋伏生前牙均萌出排齐,牙周与牙髓均正常,矫正成功率高达90%,疗效显著。结论正畸技术对上颌前牙埋伏的矫正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可靠、成熟的矫正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技术 前牙 埋伏阻生
  • 简介:上颌尖牙埋伏的诊断和治疗是正畸临床的一大难点,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采用全景片、根尖片等二维影像诊断存在一定误差,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的应用使得埋伏上颌尖牙的诊断更加准确。本文旨在对上颌尖牙埋伏的诊疗中CBCT的临床指导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上颌尖牙 埋伏阻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6例智齿拔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重视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的卫生宣教。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对第三磨牙的拔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智齿 拔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自高速涡轮钻应用于智齿拔除以来,高速涡轮钻法拔除智齿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该方法与传统的锤凿劈冠法相比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本文通过临床上两种方法在下颌齿拔除时的比较,对下颌齿高速涡轮钻拔除法在临床的应用做出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高速涡轮钻法 锤凿劈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