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与正畸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与正畸治疗

蒋昕

蒋昕(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畸形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收治的30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通过视诊、触诊和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精确定位。先期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弓,为埋伏阻生尖牙开辟出充分的间隙并保持间隙,然后联合齿槽外科手术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粘贴托槽或正畸附件进行牵引导萌,使埋伏阻生上尖牙逐渐排入牙弓建立咬合关系。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正畸与齿槽外科联合治疗,均获得了美观、功能、稳定的矫治效果。结论对于逾期未萌的上颌尖牙应当尽早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治计划,采用固定正畸治疗联合齿槽外科开窗牵引导萌方法将其矫正到位,从而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功能美观的恢复。

【关键词】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

牙齿因为骨、牙或纤维组织的阻挡而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称为阻生牙。轻度阻生的牙齿可能萌出迟缓或错位萌出;严重时牙齿可能埋伏于骨内成为埋伏牙[1]。上颌尖牙的埋伏阻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可引起局部牙槽骨膨隆,牙列间隙,邻牙移位,或其他牙颌畸形,对美观和功能均有影响。尤其是严重的骨内埋伏较深的尖牙常会压迫邻牙引起牙根吸收,甚至导致邻牙脱落。如果能够早期作出明确诊断和治疗,就能够保持上颌前牙列的功能和美观,对牙颌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收治的30例埋伏阻生上尖牙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上颌骨尖牙埋伏阻生的原因、诊断和正畸治疗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我院口腔正畸门诊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牙颌畸形患者3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11-18岁,平均13.5岁。左上尖牙埋伏阻生16例,右上尖牙埋伏阻生9,双侧上尖牙同时埋伏阻生5例。其中唇侧埋伏阻生者23例,腭侧埋伏阻生者7例。

1.2治疗方法根据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1.2.1助萌矫治对上尖牙萌出间隙不足,萌出道受阻,X线片示牙齿形态及位置及本正常,根尖未完全形成且无病理表征的病例,通过开拓间隙并保持间隙后让埋伏阻生尖牙自然萌出后进行常规正畸治疗。

1.2.2外科助萌术较复杂的阻生牙均采取外科暴露后粘接附着体,牵引阻生牙进入牙弓。手术方式分为:(1)开窗术:将阻生牙顶部的软硬组织去除,暴露充分的牙冠表面粘接附着体;(2)翻瓣术:即闭合助萌术,将黏膜瓣T形切开,去除阻生牙表面骨组织暴露牙面,在粘接完附着体后再将黏膜瓣原位缝合;(3)改良翻瓣术:即根向复位术,对于唇向阻生牙,切口与翻瓣术相同,只是在缝合时将黏膜瓣的根向缝合于阻生牙的牙颈部,以便在牵引阻生牙的过程中减小唇侧软组织张力,有利于唇侧龈缘美观的恢复[3]。

1.2.3减数阻生牙对于阻生牙存在下列情况的,可考虑拔除:根骨粘连;有牙体的内、外吸收;严重的弯根牙;有严重异位,如尖牙阻生于中切牙及侧切牙之间;咬合关系良好,如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尖牙接近中性关系,并可以建立功能合;病理性的原因,如囊肿、感染等。尖牙拔除后如果间隙足够,在恒牙列完全成熟后种植或固定义齿修复。另一种办法是移动后牙向前,用第一双尖牙代替尖牙,但是因为美观功能问通常不能很好地替代[4]。

1.3正畸治疗与保持根据上尖牙的阻力方向与邻牙的关系,选择适宜的方向和力值进行正畸牵引导萌,使埋伏尖牙移入牙弓,牵引力应为持续轻力,力值以60g为宜,避免附着龈丧失[5]。尖牙牵引到位后,进一步排齐牙列,调整好咬合关系,采用压膜式保持器保持2年左右。为保持长久的稳定,防止复发,采用固定粘接型保持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结果

30例埋伏阻生之上尖牙经过固定正畸技术开拓间隙或减数拔牙正畸治疗,13例埋伏阻生尖牙自然萌出,17例通过开拓间隙后无法自然萌出者,结合齿槽外科手术开窗助萌,将埋伏阻生尖牙牵引导萌排入牙弓。本组病例经过12-19个月的正畸治疗,全部埋伏阻生尖牙被成功牵出并矫治到位。牙髓活力正常,阻生牙及邻牙牙根无吸收,牙周组织正常,恢复了牙齿的美观和功能。

3.结论

3.1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分析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原因很多,除了有由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面部肌肉骨骼和牙齿退化不同步,以及恒牙萌出的顺序特点这些全身因素外,局部因素有乳牙滞留,或多生牙使恒牙的萌出道受阻;囊肿、牙瘤、牙龈纤维组织增生、恒牙胚位置异常;乳牙早失致牙弓长度变短等,都可阻碍恒尖牙的萌出[6]。本文中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主要原因有:萌出间隙不足,乳牙滞留,多生牙和恒牙胚位置不正。

3.2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检查与诊断: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常以恒尖牙逾期不萌出而引起患者的注意。对阻生牙进行精确定位是选择手术方法的依据和成功矫治的首要条件,也可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估计治疗的难度。检查诊断的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和X线检查。口内检查可见上颌牙列不完整,上颌尖牙处空隙或局部牙槽骨膨隆、对侧同名牙已萌出、邻牙向空隙处移位等。X线检查是诊断埋伏阻生上尖牙的关键。在我们基层医院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可通过在不同角度照X线咬合片、根尖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进行诊断分析。由于常规X线影像重叠,分辨率低且为二维图像,各组织面结构重叠,沿射线方向的投影无空间分辨率而不能提供相邻结构和阻生牙完整的三维信息、阻生牙牙根和邻牙的关系等。必要时采用CT、MRI、PET等断层显像,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立体逼真的图像[1],以帮助正畸医师精确定位阻生牙,制定合适的矫治计划和正确地选择手术路径和手术暴露方法。

3.3上尖牙埋伏阻生正畸治疗的意义上尖牙位于口角处,对维持口角唇部及鼻唇沟丰满度起一定的作用,且牙根粗壮,龋患率低,对面部的美观与功能影响较大。由于上颌尖牙骨内埋伏阻生,尤其埋伏较深的尖牙常会压迫邻牙引起牙根吸收,甚至导致邻牙脱落。因此,临床在作出明确诊断后,应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外科开窗术,正畸牵引埋伏牙等,并尽可能加以保留并促进其萌出,进而恢复和保持牙列的完整性,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恢复美观与咀嚼功能。但对因埋伏阻生尖牙在骨内冠根倒置,唇腭向水平阻生,含牙囊肿等原因不能进行正畸治疗者,应将其拔除后期义齿修复。

3.4齿槽外科手术前牙列的支抗预备:上尖牙的伏阻生往往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程度的牙列拥挤、牙列间隙、牙齿移位等其他错颌畸形,术前必须先正畸治疗,排齐整平牙弓,为埋伏阻生上尖牙开拓出足够的间隙,并根据其在颌骨内的位置方向及所需牵引移动的距离,在牙弓内做支抗预备,或借助改良Nance弓或口内种植钉加强支抗,以确保埋伏阻生上尖牙在外科手术后被顺利牵引导萌成功。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唇向低位埋伏阻生上尖牙,在牵引导萌正畸过程中,切忌加力过大而造成支抗过多丧失和牙龈附着不足,不利于尖牙的健康和美观。

3.5齿槽外科手术暴露方式的选择: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形式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常需齿槽外科与正畸相互配合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暴露方法有环切导萌术和翻瓣导萌术[7]。前者适用于部分牙冠已穿出牙槽骨骨壁,唇侧或者腭侧粘膜有明显突起的埋伏阻生上尖牙。该术式操作简单,但易引起埋伏尖牙临床冠过长,牙周附着不足的缺憾,施术时应对预后有所估计并告知患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后者适用范围广,但手术较为复杂。大多数硬组织或软组织阻生的埋伏牙均适用,且牙齿导萌快,排齐后牙周附着好,我们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多。

对于埋伏阻生上尖牙只要条件符合,采用齿槽外科手术开窗联合正畸牵引导萌的方法是治疗上尖牙埋伏阻生较完善的方法,它可以大大地提高埋伏阻生上尖牙保留的成功率,保持牙列的完整性,恢复颜面的美观和咀嚼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扬熙,主编.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0-581.

[2]张琼华,姚霜,刘晓君,等.正畸治疗上颌骨内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分析[J].2002,9(1):38—39.

[3]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专科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3.

[4]田岳红,赵波,主译.阻生牙外科联合正畸治疗[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6.

[5]林珠,段银钟,丁寅.口腔正畸治疗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47[M].

[6]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78.

[7]张隆祺,王佛汉,邹昌宇.正畸治疗埋伏牙的手术暴露[J].口腔正畸学.1999,6(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