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0岁男尸,发育正常,身高约1.60m,体形偏瘦。我们在对其进行上肢解剖时,发现其左侧上肢动脉发生了变异。现报告如下:一、左侧上肢动脉变异左侧腋动脉在腋窝胸小肌下缘、距肩胛骨喙突尖1.5cm处分为两支动脉。两支动脉在腋窝的行程均被臂丛神经内、外、后束及分支所夹持,第一支动脉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侧、正中神经干的外侧下降到肘窝,由内上斜向外下跨过肱二头肌腱达肱桡肌深面。

  • 标签: 上肢动脉变异 肱二头肌腱 臂丛神经 胸小肌 腋动脉 肩胛骨
  • 简介:动脉变异1例李彦,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椎动脉是脑部血供两条重要来源之一,它一般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穿出,经寰椎侧块后方的椎动脉沟转向上经枕骨大孔入颅腔。由于椎动脉要穿行横突孔这一特点,所以颈椎病,骨质增生...

  • 标签: 椎动脉变异 尸检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发现在对一具成年男性标本进行头颅解剖时,发现左、右椎动脉直径明显不对称,存在管径变异。方法用直尺、解剖用圆规、定位针、量角器及游标卡尺(0.02mm)对椎动脉及其分支的外径及长度进行测量。结果左、右椎动脉管径相差较大,右椎动脉与左椎动脉汇合处,两者的压扁外径分别是1.35mm和6.52mm,左椎动脉与左小脑下后动脉汇合处,两者的压扁外径分别是6.43mm和1.53mm。讨论右侧椎动脉直径与正常值相似,而左椎动脉直径明显增粗,这可能是与一侧椎动脉长时间血流不畅,造成另一侧椎动脉代偿性的增粗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托CTA对患者肝动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10例患者肝动脉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类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各型变异发生率和变异分部情况。结果本组210例患者中正常型174例,变异型36例,与MICHEL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肝癌病例64例,其中正常型40例,变异型24例,与所有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变异情况多样,通过CAT分析可清晰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情况,对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动脉 变异 CAT 分析
  • 简介:上肢双肱动脉1例报告张集建,李晓林,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肱动脉上肢血供的重要血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单侧只有一条动脉上续腋动脉。本文作者在作教学标本时发现一例右侧上肢存在双肱动脉,为提供解剖形态变异资料,特报告如下:在右上臂上、中1/...

  • 标签: 右上肢 双肱动脉 病例报告
  • 简介:动脉和胆囊管的变异都较为多见,我们在解剖一具甲醛固定的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动脉、胆囊动脉、胆囊管有变异(附图1),查阅资料未见与此例变异相同的报道[1-9].为积累解剖资料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变异 胆囊动脉变异 胆囊管变异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科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9例,创面大小为4.5 cm×5.5 cm~6.5 cm×7.3 cm,仅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查的创面周围尺动脉穿支血管情况,摆脱传统的上肢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更"自由"地设计二组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上肢创面。二组皮瓣的面积为5.5 cm×6.5 cm~7.5 cm×8.3 cm。结果术中皮瓣缝合后张力适中,术后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及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4~15个月,平均11.2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且将植皮可能引起的面状瘢痕转变为线性瘢痕。结论尺动脉穿支皮瓣接力修复上肢创面,未损伤前臂及手部主要血管,皮瓣外观、质地等方面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尺动脉 上肢创面 接力修复
  • 简介:摘要肝右动脉是供应肝右叶的终末动脉,解剖变异常见,且变异种类繁多,包括肝右动脉和肝左动脉分叉低、走行变异、迂曲畸形、胆囊动脉分支异常和起源变异。肝右动脉起源变异可分为异位肝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两种情况,异位起源动脉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腹主动脉、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和右肾动脉。肝右动脉变异是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术前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术中细致分离和妥善保护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肝右动脉 异位肝右动脉 副肝右动脉 变异 外科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GAP)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GAP患者,因突然昏倒急诊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GAP破裂出血,存在血管变异。经胆囊动脉栓塞术,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术后病理证实GAP形成,慢性胆囊炎伴出血性梗死及急性化脓性炎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对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成像(CTA)的病例。结果冠状动脉起源变异10例,发生率4.0%,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方法评价变异冠状动脉的行径及其与临近大血管的关系。结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10例中右冠RCA开口于左冠窦3例、RCA和LAD开口高位3例、LAD与回旋支LCX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例、LCX开口于右冠窦2例、LCX开口于右冠主干1例。结论CTA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及冠状动脉全貌,在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中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 CTA成像 起源变异
  • 简介:患者男,31岁,因左手无力1周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神智清楚,言语流利,左上肢远端肌力4级。头颅MRI示右侧顶叶散在多发亚急性脑梗死,考虑脑梗死。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为此次脑血管事件责任血管;另外发现右侧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PICA)起源于椎动脉颅外段,平C2水平(图1);左侧椎动脉在C1下方平面分成两支,其中1支向上穿越横突孔,另1支行向后上方绕过C1横突,于C1上方平面前后两条血管合并为1条椎动脉上行入颅(图2)。因此,此例患者存在一种少见的小脑后下动脉起源变异伴对侧椎动脉窗式变异

  • 标签: 椎动脉窗式变异 小脑后下动脉 脑血管造影检查 硬膜外 急性脑梗死 ARTERY
  • 简介: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即冠状动脉开口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是冠状动脉解剖变异较为常见的现象,其中右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报道不多。有研究报道,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右冠状动脉存在副支的很少见-([1-3])。但我们在实际介入工作中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解剖变异的并不少见。本研究重点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中所见右冠状动脉存在单独开口副右冠的情况,并分析该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1—10月,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解剖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骨折与脱位病人动脉挫伤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3例上肢骨折与脱位并动脉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为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患者恢复功能优良的10例,功能恢复较差的2例,功能恢复劣质的1例。结论临床上对于上肢骨折与脱位并动脉挫伤患者,分析患者的损伤机制,为患者进行快速有效而准确的手术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上肢骨折 脱位 动脉挫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65-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上肢动脉扫描的最佳检查流程。方法使用GE64排螺旋CT手动触发追踪技术对21例受检者行上肢CTA扫描,并回顾性分析。结果952%的上肢动脉显示清晰,完全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受检者体位的合理设计、扫描序列及条件的正确选择、各种后处理的配合应用对上肢CTA扫描图像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X线断层摄影 上肢动脉 血管造影术 手动触发追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