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远离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不说那些说滥了的男欢女爱、恩怨情仇,用电视艺术的手法,正面表彰一个贫困山区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正面刻画村民们在党支部率领下为脱贫致富展开的种树、养蘑菇、修公路等等事项,可说是难度很大的一块硬骨头.高大全、概念化、说教等等陷阱,似乎早就在前头等着你.对于电视艺术创作来说,这样的题材似乎是块烫手的山芋.

  • 标签: 《高路入云》 电视连续剧 艺术创作 农村素材 角色塑造 艺术评论
  • 简介:作家通过领袖重上井冈山这一事件为主线,以点带面,以纵叙横,以经织纬,生动而鲜活地写出了"云端"的曲折多艰。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与深入的个人思考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情景交融,豪迈超越,纷繁的历史图像如一条流动的河从作家的笔端泻出,不仅笔情浓至,富有感染力,而且语言精练,在自然平常的状态中表达了细微深入的情意,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该文叙事语言直截了当,朴素明了,作品中句子也多为从具象变成转喻,在起伏波动的韵律中创造出一种氛围,那就是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捕捉到的"镜头":"这是云端的又一个新诠释,这是云端的又一个新号令。"作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置身于现场的真实感,这是文学本身的寻找与发现。

  • 标签: 叙事语言 井冈山斗争 叙事过程 个人思考 起伏波 具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结核前后联合与单纯前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结核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前方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相当,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畸形角度大和术后丢失角度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结核时,应用前后联合治疗更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腰椎结核 前后联合入路 单纯前方入路 对比
  • 简介:几年前,光明日报推出'百城赋'专栏,颇引人注目。一天看到上洋同志写的《九江赋》,自然引起我的关注。九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上洋同志曾任过九江市委书记,现在又是省里的宣传部长,为九江作赋自在情理之中。词赋本属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今人写赋者不多,写好当然更不易。而上洋同志的《九江赋》令人刮目,无论辞章之华美,还是意蕴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髂股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髂股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的43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为15~78岁,平均48.7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T形骨折7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2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0 d,平均7.6 d。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后柱螺钉结合前方钢板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患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240 min,平均157.3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 500 mL,平均537.2 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32例,满意复位10例,复位差1例。43例患者术后获9~19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2例,良19例,中7例,差5例,优良率为72.1%(31/43)。结论改良髂股联合有限Pfannenstiel治疗复合髋臼骨折可以获得良好复位,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疗效相对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入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三踝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予以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生活给予人类的经验很奇妙,那些脸蛋儿好看的人不一定就有个叫得响的名堂。但一个名字很好听的人,即便见面后悔失望,如若有兴趣深究,其名也总有说道。人已如是,更别说一座城池,一条小巷……

  • 标签: 棉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20例三踝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9.6岁;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后踝和内踝。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15 min,平均88.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 mL,平均12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2~5.4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切口感染坏死、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87.8±6.4)分]较术前[(32.3±4.9)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4,P<0.001);根据VAS评分:0分1例,1~3分13例,4分6例。结论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少、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标签: 踝损伤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前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uperPATH与传统后外侧全髋置换后的疗效,总结SuperPATH的优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SuperPATH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的Harris评分方面与传统后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后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uperPATH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前景广阔。

  • 标签: SuperPATH 传统后外侧入路 VAS评分 Harris评分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后正中与经椎旁肌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46例,其中经传统后正中28例,经Wiltse18例。统计分析2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Wiltse组较传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0.05),2组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2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Wiltse组与传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有明显优势。结论Wiltse较后正中,具有椎旁肌损伤轻、手术创伤小、术后腰疼症状轻、置钉简便、操作简单等优势,是一种临床易推广和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采取髂腹股沟以及改良Stoppa,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髂腹股沟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Stoppa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骨盆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结合内侧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传统踝关节外侧+内侧手术实施治疗,观察组为改良后外侧+内侧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较少P<0.05;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中,观察组97.22%,对照组86.11%,P<0.05。结论:对于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内侧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失血量、促进骨折愈合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和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双盲法分成A组(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和B组(超声引导下腋),每组30例,评价两种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均比B组更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肋锁间隙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的穿刺时间比腋时间更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见效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肋锁间隙入路 腋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