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自古以来的音乐书写,以建设新的中国音乐书写体系,是“中国音乐学史”学科的重要内容。音乐通史模式在中国的出现与定型、早期音乐书写的结构特点、其典范作品及其传统的形成过程,是其中较重要的几个问题。经考察可知,中国音乐书写经历了从断代史到通史、从分类史到综合史、从别录到总录等演进过程。它有四个特点:(一)以“通古今之变”为著述宗旨;(二)在分类基础之上作时间维度的叙述;(三)采用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相结合的写作体例;(四)使用校勘、传注、辨伪等文献考据的方法。这四点其实也是中国史学书写的特点。就此而言,中国音乐书写,实际上是中国史学书写的组成部分。

  • 标签: 音乐史 古代书写 史学文体
  • 简介:<正>(四)宋、元的音乐(下)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分化各族人民、制造民族矛盾,联合汉族地主阶级与色目人(指西域钦察人、畏兀儿人等)的上层分子的办法,对汉人进行高压统治。广大人民群众遭受的民族的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与黑暗的社会现实生活,成为当时音乐艺术的重要主题,并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元杂剧的蓬勃发展,便是这种情况的集中表现。当时出现的大量元杂剧的优秀作品所代表的是时代的呼声,这些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意志。元杂剧的繁荣,也促进了南戏和其他戏曲声腔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我国戏曲日益兴盛的局面。下面就从戏曲开始,介绍元代音乐的一些主要情况。

  • 标签: 元杂剧 南戏 戏曲声腔 优秀作品 现实生活 中国古代音乐史
  • 简介:本刊从这一期起增设“中学音乐教育”专栏。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准备陆续发表有关音乐历史、理论等方面的稍带系统性的文稿,目的在于为中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和进修提供一些参考材料。这一期刊登的两篇专题稿件,以及从下期起刊登的《西方音乐发展鸟瞰》,拟以连载方式约分十期登完。此后,将陆续刊登有关音乐欣赏、演唱(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和材料。这一期还发表了北京第四十一中学音乐老师翁大昌何志的文章。我们欢迎更多的老师为这个专栏撰稿,以利加强教研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这个栏目的设立,是一种尝试。由于经验和水平的限制,很可能发生各种缺点。从文稿的选题、内容到写法……,我们都热切希望听到中学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

  • 标签: 外国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学音乐教育 相和歌 中学音乐教师 音乐欣赏
  • 简介:<正>中国音乐料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文献记载,一类为考古资料,一类为社会调查资料。后两类比较可靠。但我们研究音乐,总不能离开文献记载,它主要保存在古书里。古书中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古书出于后人的伪造,如《周礼》不能反映西周音乐发展的状况,《穆天子传》不能反映周穆王的音乐活动。有些古书已残缺不全,曾经后人增补。有些古书对事实记载有错误和混乱的情况。有些古书因长期流传,文字有讹误、脱漏、颠倒或增衍的情况。历代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音乐之处,由于作家根据本人耳闻

  • 标签: 文字 中国古代音乐史 王维 魏晋 音乐史料 文献记载
  • 简介:<正>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丁伟志同志的“论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这是一篇优秀的史学方法论方面的论文,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方法很有启发,值得重视。文章认为,历史现象的联系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最粗放的办法,可以把这种联系归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大类。对于纵向联系进行科学研究时,可以有两种考察的方法,一种是顺向考察,一种是逆向考察。同时,“任何科学的历史

  • 标签: 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音乐史 纵向联系 考察 逆向 史学方法论
  • 简介:音乐研究中历史朝代或国家的历时呈递关系和共时存在的时段固然重要,但对于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及覆盖面也应该有足够的关注;比如较少被注意的前秦,其疆域远比东晋大,是一个大国;辽的覆盖面很大,音乐文化也发达;金不仅疆域大,其发达的戏剧可能是元初戏剧繁荣的原因之一;在我国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中对此重视不足;西夏音乐的研究已经有成果,但未进入一般音乐教学.

  • 标签: 古代音乐史 空间 前秦
  • 简介:<正>关于艺术的起源,一提到摹仿说,人们就会想到古希腊。的确,摹仿说在西方是颇有影响的,其鼻祖要算德谟克利特了,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乌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也说:“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和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摹仿说 节奏感 亚里士多德 起源 音调
  • 简介:我国古代音乐最初源于人类的劳动、祭祀、生存等多方面,而最早的音乐教育是从人类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了。在人类的生活和宗教活动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实施音乐活动的同时,音乐教育活动已经发生。《尚书·舜典》中说:"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说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专事音乐教育的现象。我国传统音乐学中有一个术语和概念叫做"均","成均之学"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最早的音乐学校。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 音乐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 胄子 音乐学校 教育史
  • 简介: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佛教带给中国文化的是思辨的信仰,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

  • 标签: 中国文化 中国美学 文化中国
  • 简介:《古乐的沉浮——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 标签: 修海林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内容特色 结构方式 学术思想
  • 简介:中国音乐教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中,以律制部分的教学为一个特别的重点和难点,常有学生反映不太明白其中的要义。就这部分的教学疑难,笔者作出相关思考,以求从四个方面生动教学,刺激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和熟稔程度。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 律制 律种
  • 简介:中国音乐是在不断流动、吸收、融合中延续和发展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音乐的文化特征,即历史悠久、记载丰富;官方重视、礼乐为教;特色鲜明、南北相融.

  • 标签: 古代音乐 历史悠久 礼乐为教 南北相融
  • 简介:作为音乐美学研究对象之一的音乐功能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论题,笔者通过对古代音乐的研读,欲从王昆吾对中国音乐的“乐”“声”“音”三个分类来对古代音乐的功能进行解读.

  • 标签: 功能 礼乐教化 审美娱乐
  • 简介:戏曲音乐的主体是声腔艺术,而戏曲声腔艺术,则萌芽于金、元时期的北曲与南戏。北曲的形成与发展,确立并开创了我国初具规模的戏曲音乐。曲牌联套体制的组织结构较为严密完整,调性色彩对比较为鲜明,形成了北曲在戏剧音乐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南戏的音乐成熟虽较之北曲晚,但它繁衍迅速,吸取民间创作的传统特点,特别是采用了北曲的套曲,形成了“南北合套”,同时也解决了复杂的音乐技术问题,成为戏曲声腔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础。

  • 标签: 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音乐 声腔艺术
  • 简介:古代,特别是先秦,音乐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即天下大乱.可见,古人把“乐”放在和“礼”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古人还把音乐的功能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夸大到迷信的程度。

  • 标签: 礼乐并重 乐的地位 乐的功能 彻天地 通鬼神
  • 简介:仓洋嘉错:又译仓央嘉措,全名为罗桑仁·仓洋嘉错,藏族人。公元1696年为西藏六世达赖喇嘛,为历代达赖喇嘛中博学者之一。所作诗歌共约六十首,收入《仓洋嘉错情歌集》。杨廷果:清代琵琶演奏家。又名令贻。擅长弹《郁轮袍》、《秋江雁语》等古曲。创作《潺湲行》一曲,今佚。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 琵琶演奏 郁轮袍 琵琶谱 琴家 杨廷果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音乐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学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