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相应护理以及与医生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48名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每位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并进行紧急手术救治,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挤压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47名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争取时间做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护士与医师、病患及其家属与护士和医师之间的配合程度都非常重要,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做好快速扩容;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严密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对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与手术医师精准的配合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这些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急诊手术 护理 治疗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模式。方法分析从急诊科转运到相关科室(病房或辅助检查的科室)危重患者492例,其中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取传统的转运方式255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取改进转运方式23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间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科室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意外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科室不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化改良后的转运模式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直肠给药在治疗内科危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100例内科危重患者,对他们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有56例痊愈,42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在内科危重患者中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直肠给药 内科急危重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采取氧疗、舒张支气管剂、化痰、排痰、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经过诊治,3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在24h内明显缓解,呼吸、心律衰竭现象得以有效控制,临床治疗一周后均达到了出院的标准,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上述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危重支气管哮喘抢救的成功几率,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危重症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自身健康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当中的质量,对于生活当中的意外以及危重的急救方式进行不断的改善。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从而使得院外的急救工作变得异常重要。面对急症病人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有效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患者,对从事急救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急诊医学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于目前医院在急救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 标签: 生活意外 急救现场 院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综老年危重患者198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7.5±4.5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23.5±7.5分,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2.8±5.2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5.8±8.2分,心理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危重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在减轻患者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确保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了152次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急性肺不张伴呼吸衰竭者,有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地改善;30例重症肺炎的患者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均治愈出院;9例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之后,在确诊以后并给予局部治疗,均治愈出院。7例大咯血患者分别给予镜下止血,其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成功抑制。结论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各科的危重患者抢救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急危重症 抢救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12月作为对照期,以传统方式转运危重患者。将本院2015年1月-12月作为观察期,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期的院内转运意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期比较,观察期院内转运意外发生率较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可降低院内转运意外事件,提高安全性。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对一些危重患者在急诊中使用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目前针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一般选择对比的方法来完成研究。即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呼吸阶梯性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是选择传统的呼吸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经过一定的治疗时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期间,使用最为频繁的呼吸支持方法有复苏体位、呼吸机支持等。研究组有78.3%的患者通过复苏体位成功恢复呼吸,而对照组则有65%的患者通过复苏体位而恢复忽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呼吸稳定时间为45.21±5.63min,而对照组则为56.84±6.08min,两组对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有着很好的疗效,临床表现出十分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呼吸复苏率提升还能降低患者呼吸稳定时间的长度,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得到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急诊 呼吸阶梯性治疗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危重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危重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危重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急危重症孕产妇 急救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危重患儿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例危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相当。护理后,护理后观察组的分离焦虑率为13(12.62%),控制感丧失率为9(2.91%),疼痛反应率为21(20.3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分离焦虑率31(3.10%),控制感丧失率23(22.33%),疼痛反应率57(55.3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患儿心理特征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心理行为,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危重专科护士的效果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重症科选取专科护士20名作为本研究对象,均接受问卷调查和综合能力考核,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名)和研究组(10名),研究组接受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培训,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均定期接受各项考核,并对所护理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各考核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从应急能力、重症技能和理论、急救技能和理论等三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所护理患者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0%比对照组70%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危重专科护士培养上存在有利作用,可提高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改善护患关系,此模式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 管理模式 一体化 急诊 重症科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危重哮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危重哮喘进行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等,在治疗方面,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结果所有患者均正确诊断,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后续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因突发支气管痉挛抢救失败导致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治愈率达到98.61%。结论针对危重哮喘患者,可通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并合理进行后续治疗,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治愈。

  • 标签: 危重症哮喘 吸氧 糖皮质激素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