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复先生93岁了,然而童心未泯。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童心。朱子注解说:“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大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极其大也。”(《孟子》离娄下)。

  • 标签: 《孟子》 刘曾复 童心 科学家 艺术家
  • 简介: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 标签: 女科学家 中国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 计划项目
  • 简介:以贵州本地8个资源的成熟叶片及果实为试验材料,从叶形特征、果实外部形态特征及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贵州地方的叶形特征中以叶片形状的变异范围最大,有卵圆形、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等,其次为叶尖形状、叶基部形状叶柄腺形状;②果实形态特征中以果皮果肉颜色的变异范围最大,其次为果实成熟期、果实形状、梗洼及缝合线的深浅以及果顶形状;③贵州地方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及果形指数、核横纵径等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均在9%以上,其中单果重的变异幅度为18.3~38.9g,变异系数最大,达24.92%;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方面以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异系数最低,为8.50%,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3.44%。

  • 标签: 贵州地方李 表型性状 品质
  • 简介:刘教授是我的老师。从1960年学校创立至1987年他退休离开生理教研室,我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已有三十个年头了。其实,既使他离开了生理教研室,我们还是经常能聆听到他的教诲,受到他的鼓励支持,有机会随时向他请教。这样算来,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已有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漫长时日,他倾心传授了他的一切,他的科学思想工作作风,

  • 标签: 教学科研工作 老师 生理学 生理教研室 工作作风 科学思想
  • 简介:1995~2000年,我们对安徽省李树主要产地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品种对比研究.安徽省李树品种资源主要分布区为淮北平原的宿州市、阜阳市,江淮之间的淮南市、滁州市、合肥市,长江以南的铜陵市、芜湖市、黄山市等地.

  • 标签: 长江以南 李树 鸡血李 红李 成枝力 果皮底色
  • 简介:目的:建立痘病毒(PPV)特异、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核果类种苗的健康评测及痘病毒疫情监测。方法:根据PPV-D株系PPV-M株系的外被蛋白(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扩增全长C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PP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此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PPV检测呈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与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可达1.6×10^2拷贝/μ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18。结论:建立了痘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望应用于检验检疫部门对痘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李痘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 简介:2007年5月24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隆重召开刘复教授从事生理科学事业70周年座谈会。王晓民副校长主持了座谈会。中国生理学会的范明理事长王宪秘书长、北京生理科学会的周铨理事长朱广瑾秘书长、校党委书记李明等在家的校领导、基础医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领导、生理学系全体师生以及刘先生的学生和好友出席了座谈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首都医科大学 科学事业 党委书记 工程学院 秘书长
  • 简介:1960年,刘复教授奉命由北京医学院调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着手组建了我们生理学教研室。作为老一辈的生理学家,刘复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奋,著述颇丰,他待人宽厚谦和,深得师生尊敬爱戴。他的精神、他的作风、他的追求,对首医生理乃至我国生理学界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生理学家 科学事业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院 教研室 北京
  • 简介:目的:从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多株具有鼠糖脂合成能力的菌株。方法:以9株分离自不同海洋环境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考察并比较其发酵合成鼠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产量产物成分的差异,扩增并比对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结果:9株菌的发酵产物均具有表面活性,其中菌株1A01151发酵液的表面活性最强,表面张力值可降低至28mN/m;9株菌的基因组中均含有鼠糖脂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rhlABrhlC,都具有合成单、双鼠糖脂的能力;菌株1A011511A00364的发酵产量最高(2.69g/L),产物经LC-MS/MS检测,所合成的鼠糖脂同系物组分不同,双糖双脂的含量最高(1A01151:75.96%;1A00364:61.01%)。结论:海洋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具有鼠糖脂高产潜力的菌株,可用于合成性能不同、组成多样的鼠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 标签: 鼠李糖脂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胞菌 双糖双脂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尿酸检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60例冠心病原发性高高血压并存病患110例健康组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尿酸项目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之外,冠心病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标准。结论: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尿酸症原发性高血压与心脏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共同令心脑血管疾病恶化。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病发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了野生杏栽培杏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多的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南京桃圃保存的507份桃种质资源进行了花期、花型、花径、雌蕊高度(与雄蕊比)、花粉育性的调查,结果表明,需冷量少的品种花期早于其他大部分种质资源,始花期以及花期持续的时间与当年的气候花期天气尤其是温度有关.84.4%的种质资源具蔷薇形花,78.5%的铃形花种质资源为黄桃;66.1%的种质资源花径在3.7~4.7cm,花径最大的是观赏鲜食兼用的重瓣花种质资源花玉露;90.5%的种质资源雌蕊高于或近等于雄蕊,蟠桃88.2%的种质资源雌蕊低于雄蕊;花粉可育种质资源443份,占种质资源总数的87.4%.

  • 标签: 种质资源 花径 雌蕊 开花特性 雄蕊 花器
  • 简介:Xmatrx是一个非常容易操作的细胞组织染色系统,主要应用于药物的研发。这个系统的设计可以完成在荧光原位杂交,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所需的步骤,甚至包括盖玻片,最终是一个完美的玻片可以直接用于显微镜观察。Xmatrx的特征是开发出新奇自动的玻璃载片分析,

  • 标签: 染色系统 免疫组织 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显微镜观察 化学分析
  • 简介:本文作者主要论述了苗木的移栽过程起苗过程,并详细介绍了栽植后管理。

  • 标签: 苗木 起苗 移栽
  • 简介:利用绿豆Berken/ACC41重组自交系在北京种植得到的121个F10家系79个RFLP分子标记,采用改进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绿豆种子休眠性百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上位性互作分析。检测到与发芽势有关的QTL3个,与发芽率有关的QTL4个,分别位于第1、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的8.17%~12.14%4.34%~12.69%。检测到与百粒重有关的QTL5个,分别位于第2、8、9、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的4.58%~10.36%。增加发芽率百粒重的基因效应均来自母本Berken。分别检测到发芽势、发芽率百粒重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8、9、9对,对这3个性状的总表型贡献率分别达到66.58%、47.91%、39.90%。本文初步分析了休眠性百粒重的关系,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度休眠的优良绿豆品种,进而解决绿豆收获前的荚上子粒发芽问题。

  • 标签: 绿豆 RILs群体 休眠性 QTL定位 上位性互作
  • 简介:蛇毒是一类组成复杂的生物毒素,不仅作为蛇捕食防御的武器,还在促凝、抗凝、镇痛、戒毒、抗肿瘤等医药领域中得以使用,同时蛇毒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良好模型。作者针对蛇毒组成的多样性、蛇毒合成的生物学机制以及蛇毒的生物演化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蛇毒 合成机制 蛇毒演化
  • 简介:住院病人因基础疾病以及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如某些侵入性检查与治疗、手术、各种引流,以及抗菌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常常影响、减弱了患者的免疫防御功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产生院内感染。

  • 标签: 院内感染 控制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重组人ω-干扰素(rhIFN-ω)的分布排泄试验数据。方法:用^125I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测定各主要器官组织的总放射性浓度酸沉淀部分放射性浓度,获得rhIFN-ω的尿粪排泄胆汁排泄数据。结果:各主要器官组织的总放射性浓度AUC0-dh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尿、胸腺、胆囊、膀胱、肾、肾上腺、肠内容物、肠淋巴结、空肠、肺脏、血清、卵巢、脾、肝、肌肉、心脏、骨髓/股骨、睾丸、脂肪、脑。皮下注射^125I-rhIFN-ω后48h尿粪的累计排出量分别达到注入放射量的87.9%±2.8%4.0%±1.6%,尿粪合计排出量占注入放射性量的91.9%±2.1%,而皮下注射^125I-rhIFN-ω后20h内胆汁排泄放射性量占注入放射性量的3.34%。结论:rhIFN-ω在泌尿系统分布比较高,与血清蛋白结合比较少,在脑、脂肪肌肉等组织的药物浓度最低。rhIFN-ω主要以尿的形式排泄。

  • 标签: 重组人 ω-干扰素 组织分布 排泄
  • 简介: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第五大作物。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病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食用菌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引起食用菌主要病害的病原真菌细菌的种类、寄主范围、病害发生率以及发病症状,阐明了食用菌病害防治研究现状。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病害的防治方法,为食用菌栽培、病害防治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食用菌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害防治
  • 简介: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病过程复杂,危害严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是一种由食欲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与遗传、环境、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基因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最近人和小鼠的肥胖基因被相继克隆,发现它能在脂肪组织特异表达,其编码的蛋白Leptin可作用于下丘脑,产生抑制摄食、减轻肥胖、减少体重的作用。此外,它还对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等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肥胖基因 瘦蛋白 瘦蛋白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