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建立健全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疗队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医疗质量的关键。医院医学教学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充分结合,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当前医院医学教学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巨大挑战,加快医学教育模式改革进程,从医学认知教育培养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进一步接近国际化标准,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是当前医院医学教学的重大目标。本文就当前医院医学教育利弊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医学教学模式的设想,以期为医院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 简介:在实践中,力求从建构教学模式的角度构建一个四阶段的对话教学模式,以便将对话教学的理论具体化为教学实践中的可操作之物,增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性,避免教学实践中的盲目无序。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现状分析,最后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当然,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还需要很多条件,最主要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力促学生主动参加。

  • 标签: 语文教学 对话教学 课堂模式 高中语文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器官的形态学习为主的基础学科,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优化学习的目的。本课题笔者在分析互动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最后为构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互动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互动教学 多媒体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医学生6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名医学生分为PBL组(n=32)和结合教学组(n=32)。PBL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教学组采用医学模拟结合PBL教学。分别在入科时和轮转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记录成绩并比较。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后采取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获得学员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轮转实习结束时,两组理论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教学组技能操作考核成分数显著高于P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在教学方法接受度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和临床诊疗水平提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合教学组学员在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提高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所占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PBL教学相比较,医学模拟教学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教学对学员技能操作的掌握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能提高学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且受到学员的认同与喜爱,应在重症医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学模拟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教学模式 重症医学
  • 简介:目的建立棕背的实验繁育方法,测定棕背生长和繁殖数据,为开展棕背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峰林地的野生棕背引入实验,于大型硬壁式啮齿动物负压隔离器内进行人工饲育、繁殖,测定棕背生长和繁育数据,评价棕背实验繁育效果。结果棕背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实现人工饲育、繁殖。妊娠率54.55%,平均妊娠期为20.4d(18~22d);一个繁殖期内平均繁殖2.9次,最高繁殖次数为7次,远远超过自然条件下所统计到的繁殖次数(1~4次);平均窝产仔数(4.3±1.22)只,单窝最高产仔数为8只;幼仔离乳率94.8%,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结论实现了棕背的实验繁育,测定了棕背在实验条件下的生长和繁育数据,为棕背实验动物化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棕背 繁育 实验动物化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肝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我们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肝癌实验诊断中的常用标志物以及检测方法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肝癌 实验室诊断 进展
  • 简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各大高等院校均纷纷开设双语课程。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双语课程的开设,教育理念滞后,教育基础薄弱,教师资源与教材资源匮乏,学生程度不一,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联系西部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师资、教材建设,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循序渐进的有效的开展双语教学

  • 标签: 双语教学 浸没式教学法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询证医学(EMB)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学习的普通外科专业学生7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PBL结合EBM教学模式)以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37例,对比两组考试成绩,课程相关指标,以及评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知识得分、主观题考试得分、个案分析得分以及总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课前准备时间、课堂发言次数及授课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药物选择合理、患者状态评估准确以及符合临床实际上的评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EBM模式应用在普通外科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效果明显,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成绩,还可提升学生的评优率,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PBL 询证医学 普通外科 临床教学 应用
  • 简介:通过对陕西省秦岭地区采集的基物进行湿培养,得到5目5科14属26种黏菌,包括16个陕西省新记录种,初步探讨了黏菌的种类与基物类型关系。

  • 标签: 黏菌 湿室培养 新记录种
  • 简介: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在医疗器械方面清洗和质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消毒供应医疗器械的清洗资料给予分析。结果:供应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面存在折一定的问题和隐患,分别采取良好的清洁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检测,促进合格率的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为医院重要的基础部门,清洗和消毒质量会对医院的感染情况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清洗力度和质量的检查,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和质量检测
  • 简介:孢子丝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而引起,由于一些医师缺乏对该疾病临床表现的认识及实验检查手段的欠缺,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减少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选择了2005年在外院误诊的病例51例,后经我院真菌实验和病理检查纠正原诊断的患者情况进行报道。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感染病例
  • 简介:近年,人们对毛霉与毛霉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不仅由于毛霉感染的发生率快速上升,更因为其临床诊治尚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毛霉相关的种系发生、分类鉴定、新种变种等方面开始出现不少新的甚至使人困惑的意见或争议,值得医学真菌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予以重视。为此,本文就近期毛霉相关的分类与命名的变化、新出现的病原菌、实验快速诊断鉴定、毛霉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毛霉体外药敏实验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动态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

  • 标签: 毛霉 分类 体外药敏 诊断鉴定 治疗
  • 简介:在如今信息化社会之中,运用互联网将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基本的特点.在如今信息化逐步深入的情况下,高校对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重视也逐步提高,实验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信息化发展.本文从实验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实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化实验的管理模式,并对信息化实验管理模式的开展提出一些科学建议,以促进高校实验管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资源共享
  • 简介: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于2011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为庾石山研究员和于德泉院士。实验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

  • 标签: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 活性物质 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
  • 简介: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本文总结了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和改进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以推进其发展。

  • 标签: 地方高校 省级重点实验室 建设 管理
  • 简介:为了探讨针叶树皮生黏菌的物种多样性,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针叶树皮作为基物进行湿培养,共获得40种黏菌和一变种,其中粗网筛菌(Cribrariapachydictyon)和疣网发菌(Comatricharetiado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

  • 标签: 树皮生黏菌 湿室培养 针叶树皮
  • 简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是生物安全级别最高的防护实验,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也是保护实验工作人员不被感染、外界环境不受污染的防护屏障。近年来,强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的烈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扩散。世界各国为满足应急控制传染病突发事件以及提升生物国防实力的重大需求,纷纷开始加紧建设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阐述了世界生物安全实验的发展历程与等级划分,各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建设进展与成果以及我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以及国产化四级模式实验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科技进展,并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建设 分级 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