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以土生鳞伞(PholiotaterrestrisOverh.)子实体为生物吸附吸附水溶液中的Cd2+,分析吸附用量、初始pH值、初始重金属浓度、反应时间这4个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土生鳞伞的生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水溶液中Cd2+的去除率随吸附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Cd2+的浓度为10g/L时,土生鳞伞子实体吸附用量为2g/L,反应2h即可达到平衡吸附,且pH=6时吸附量最大。土生鳞伞子实体对Cd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平衡模型,相关系数r2>0.99,土生鳞伞子实体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8.67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比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土生鳞伞子实体对Cd2+的吸附

  • 标签: 土生鳞伞 生物吸附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模型
  • 简介: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口服速释固体制剂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常见的药剂形式,这种药剂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的研究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标签: 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 研究 进展
  • 简介:固体脂质纳米粒自1991年出现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综合了传统胶体给药系统如乳剂、脂质体及聚合物纳米粒等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的许多缺点.本文综述了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适合工业大生产的方法,介绍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及其研究方法,并讨论了适合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不同的给药途径.

  • 标签: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性质 应用
  • 简介:【背景】螺旋粉虱是新入侵海南省的严重为害经济作物及园林苗木的害虫。目前,植物源杀虫因具有高效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害虫防治中。【方法】采用喷雾法和药膜接触法分别测定了9种植物性杀虫对螺旋粉虱的毒力。【结果】在供试的9种植物性杀虫中,除虫菊素和鱼藤酮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最强,24h的LC50分别为2.56和34.15mg·L-1;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的毒力次之,LC50分别为158.36和311.02mg·L-1。除虫菊素对螺旋粉虱若虫和卵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LC50分别为61.42和77.39mg·L-1。将印楝素和鱼藤酮分别与除虫菊素以1:1的比例混合,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93.11和224.35。【结论与意义】除虫菊素、鱼藤酮、印楝素和苦瓜叶提取物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强的毒性;印楝素或鱼藤酮与除虫菊素(1:1)的混合物不仅能增强触杀效果,而且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除虫菊素 印楝素 鱼藤酮 螺旋粉虱 杀虫活性
  • 简介: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发展,从“普通型固体发酵”发展到“双向型固体发酵”的范例可推断分析古代制曲工艺在基质中应用中药材的作用,说明其貌似粗糙而可能有潜在深刻的内涵亟待整理发掘。现已存在建立固体发酵系列工程的可能性,更显示了中药宝库的丰富内容和菌物药的价值,对指导研发新真菌药物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

  • 标签: 固体发酵工程 药用真菌 真菌药物 发酵基质 营养基质 药性基质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对抗体相对亲和力进行定性比较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力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用相同浓度抗体作为一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的曲线判断抗体亲和力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体亲和力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力得出的结果一致。结论:该ELISA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准确有效的抗体亲和力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制备壳聚糖和帕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首先利用课题组发表的专利合成帕米膦酸修饰Brij78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Pa-Brij78),然后以壳聚糖(CS)溶液为水相,Pa-Brij78为乳化,E-Wax为油相,采用微乳法,利用修饰的帕米膦酸基团与壳聚糖分子链中质子化的氨基交联反应原理,通过一系列实验条件的探索,确定了最佳实验工艺条件,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和帕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粒径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S-Pa-Brij78-SLNs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壳聚糖和帕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条件为:pH=6.0,壳聚糖浓度分别为0.1%,0.2%;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0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和帕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CS-Pa-Brij78-SLNs)粒径分别为97.9±6.6nm和182.4±62.2nm,表面电位分别为(+5.21±1.4mV);(+7.94±0.80mV),装载姜黄素时,载药量为10%,包封率在90%以上,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圆整,清晰可见壳聚糖包裹的电晕。结论:本文以壳聚糖(CS)溶液为水相,合成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Pa-Brij78为乳化,E-Wax为油相,采用微乳化法,经过最佳实验条件的探索,通过一步法成功制备了稳定的壳聚糖和帕米膦酸双修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CS-Pa-Brij78-SLNs)。

  • 标签: 壳聚糖 微乳化 固体脂质纳米粒 药物载体
  • 简介: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灌流吸附1、2h后内毒素含量为(0.49±0.22)、(0.034±0.00)Eu/mL,与灌流开始(7.25±1.18)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灌流2h后平均清除率R=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标签: 内毒素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血液灌流 亲和吸附材料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的性能特点、原料组成、应用场合、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技术标准,分析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食品级润滑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存在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级润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食品机械 专用润滑剂 应用
  • 简介:免疫调节是能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治疗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免疫调节的作用是增强或抑制免疫功能,可以根据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免疫调节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免疫系统中任一环节的反应和作用,如刺激免疫细胞的功能或是拮抗免疫分子发挥作用。免疫调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肿瘤、器官移植、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都依赖于免疫调节荆的作用。因此,研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开发有效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免疫调节的发展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免疫增强剂 免疫抑制剂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城市小区中生物气溶胶的扩散模拟和污染区域的划分,为反生物恐怖危害评估及应急响应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典型生物炭疽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离散相模型对小区环境中生物气溶胶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对扩散后生物气溶胶的数目分布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吸入式炭疽的剂量-反应模型进行污染区域的划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生物气溶胶在小区环境中的扩散规律及数目分布,并依据人员感染炭疽概率的不同划分出小区内的污染区域。结论:利用离散相模型和剂量-反应模型,可以对城市小区中生物气溶胶的扩散规律进行模拟并划分污染区域,为反生物恐怖危害评估及应急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生物恐怖 小区环境 气溶胶 扩散模拟 离散相模型 剂量-反应模型
  • 简介:【背景】薇甘菊是一种外来入侵的恶性杂草,对当地农、林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方法】研究了草甘膦、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百草枯、五氟磺草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脂9种除草对薇甘菊的化学防治,调查各药剂对薇甘菊的植株鲜重抑制率、叶片覆盖度和抑花率。【结果】氨氯吡啶酸25~100gai·hm-2、草甘膦1538—2306gai·hm-2、甲嘧磺隆100—400gai·hm-2、百草枯750、1125gai.hm~、五氟磺草胺125gai·hm-2、噻吩磺隆11.25~33.75gai·hm-2和单嘧磺脂15~60gai·hm-2对薇甘菊营养生长控制效果较好。其中,百草枯短时间有效,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单嘧磺脂、单嘧磺隆、氨氯吡啶酸和甲嘧磺隆对薇甘菊的抑花率较高,苯磺隆和单嘧磺隆基本无效,且9种药剂对橡胶树均未表现出药害。【结论与意义】适当降低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噻吩磺隆和单嘧磺脂的浓度可以保持薇甘菊营养生长而扼制种子蔓延。本研究首次发现五氟磺草胺、噻吩磺隆和单嘧磺脂对薇甘菊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标签: 薇甘菊 除草剂 鲜重抑制率 抑花率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山豆根颗粒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复方山豆根颗粒中的山豆根、黄芪、鱼腥草.结果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质量可以控制且有保证.结论实验研制出的复方山豆根颗粒生产工艺与检验方法,可靠性高,可控制产品生产与质量.

  • 标签: 复方山豆根颗粒剂 制备与质量 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酮康唑涂膜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手、足癣患者1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89例外用酮康唑涂膜,B组76例外用克霉唑软膏,两组均分别将药物外涂于局部皮损处,2次/d,连用4周,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按照判断标准,采用单盲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A组总有效率为79.8%,B组总有效率为56.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酮康唑涂膜治疗手足癣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康唑涂膜剂 手足癣 疗效观察
  • 简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rtPA)经肝素处理后与未经处理的rtPA比较,结果显示,rtPA在体外的溶纤活性提高50%~90%,在兔体内的半衰期延长1min,同时也提高了rtPA对热的稳定性

  • 标签: 肝素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半衰期
  • 简介:颗粒的灌装是制药生产中关键的一环内容,设计和采取科学合理的灌装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制药生产水平和效率.本文就对于制药生产中颗粒灌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制药生产 颗粒剂 灌装方式
  • 简介:在室内采用水葫芦象甲与除草控制水葫芦的试验中发现象甲2头/株+200mg·L^-1草甘膦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较显著,药后15d死亡率达到100%;而象甲4头/株+46mg·L^-12,4-D二甲胺盐对水葫芦的防治效果显著,药后10d死亡率达到90%以上,对照无死亡且有开花现象。

  • 标签: 水葫芦 水葫芦象甲 草甘膦 2 4-D二甲胺盐
  • 简介:[背景]烟蚜茧蜂是控制烟蚜田间种群的重要寄生蜂.施用化学杀虫防治烟蚜及其他害虫时,也会对烟蚜茧蜂产生毒性,影响对烟蚜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了解杀虫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可为田间选择合理施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用试管药膜法和饲喂法测定了5%阿维菌素、5%啶虫脒、10%顺式氯氰菊酯和10%吡虫啉对烟蚜茧蜂成蜂的毒性,并在烟蚜茧蜂各虫期使用亚致死浓度药剂处理,研究这些杀虫对其羽化的影响.[结果]阿维菌素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强,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7.78%和94.44%;吡虫啉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弱,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41.11%和61.11%;啶虫脒(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1.11%和86.66%)、顺式氯氰菊酯(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64.44%和67.78%)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居中.在寄生蜂卵期用药,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显著降低当代成蜂羽化率;在幼虫期用药,4种杀虫均显著降低了成蜂的羽化率;在蛹期用药,4种杀虫对成蜂的羽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寄生蜂幼虫期使用阿维菌素会使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对照,其余3种杀虫对雌蜂比例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在烟蚜茧蜂成虫期使用这些杀虫,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在成蜂较多时应禁止使用杀虫.

  • 标签: 杀虫剂 烟蚜茧蜂 虫期 毒性
  • 简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t-PA)是人体内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它能特异地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使之成为具有溶解纤维蛋白能力的纤溶酶,临床上将提纯的t-PA作为心血管栓塞性疾病急救和康复治疗的首选药物。由于t-PA在天然材料中含量甚微,难以大量制备,基因工程产品产量有限,临床应用货源紧缺且价格昂贵。为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和预

  • 标签: 酶原激活剂 组织型 心血管疾病 基因治疗 小鼠 启动子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甲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癣患者临床98例,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一治疗组将复方乳酸涂涂,直接涂在病甲上,2次/d,6个月后判定疗效.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0.25g口服1次/d,连服6周为1个疗程.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单一治疗组有效率为62.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4%.结论复方乳酸涂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对甲癣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效果满意.

  • 标签: 甲癣 特比萘芬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