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微型锁定钢板结合带线铆钉治疗MasonⅢ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桡骨小头MasonⅢ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带线铆钉韧带修补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肘关节外观正常,采用Broberg等评估标准,其中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微型锁定钢板结合带线铆钉治疗MasonⅢ桡骨小头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坚强固定,疗效可靠等优点,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的减轻,功能早期锻炼,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 带线铆钉 内固定
  • 简介:为加强我国与英国生理学者的联系,应中国生理学会邀请,英国生理学会前秘书长、伦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抗氧化研究领域专家GiovanniMann教授来华进行巡回演讲。5月20日下午,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之后,作为此次演讲的第四站,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学术活动 领域专家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医科大学
  • 简介:以探讨高职医学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对580名在校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心理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医学专科大学生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为43.63%;家庭经济、学业成绩、就业去向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医学专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引起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医专学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松材线虫作为林业重大外来入侵种,扩散幼虫的形成对其传播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扩散虫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尚未阐明.【方法】通过构建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DGE),从滞育状态的维持、化学感受、代谢途径等方面分析松材线虫不同虫态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参考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鉴定出2种扩散幼虫(LⅢ,LⅣ)和繁殖幼虫(Ln)各有11184、8533和10781个基因.相对于繁殖虫态,大多数基因在LⅣ中下调表达,该虫态中特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化感受体基因、核受体基因以及一些代谢相关基因.推测这可能与扩散线虫滞育状态的维持相关,并在其生理功能如化学感受和媒介/寄主互作中发挥作用.GO和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多数代谢相关通路在L,中下调表达,而在LⅢ中的表达均活跃.【结论】以上结果与LⅣ处于不进食、总体代谢水平较低等生理状态的表型相一致.

  • 标签: 松材线虫 扩散型虫态 数字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32例脑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体针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头针结合体针的疗法,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四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鸣患者实施头针结合体针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鸣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 标签: 头针 体针 脑鸣
  • 简介:鼻-眼-脑真菌感染(ROCM)致死率高达60%~85%,发病早期易误诊误治。文章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综述,希望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鼻-眼-脑型真菌感染 鼻窦炎 眼肌麻痹 血栓形成
  • 简介:新生隐球菌是担子菌类的真菌病原体,有明确的有性周期,有性生殖过程由两条等位基因MATα和MATa控制。MAT编码的产物包括信息素和信息素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级联放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还有一些在有性周期中没有明确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都是其他真菌相应蛋白的同系物。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交配型 毒力 功能
  • 简介:在正常供氮和低氮胁迫条件下,比较了10个茄子不同基因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供氮相比,在低氮胁迫条件下,供试基因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均有下降,但不同基因下降幅度不同。在低氮胁迫条件下,06—991的果实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总量的相对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是一个理想的耐低氮茄子基因

  • 标签: 耐低氮 茄子 基因型 筛选
  • 简介:报道了采自山东青岛的壳皮盘菌Pezizaostracoderma的2个无性,即腐生在辣椒种子上的广州堆孢珠头霉Oedocephalumglomerulosumvar.cantonense和腐生在辣椒育苗钵基质(草炭及蛭石)上的黄色疣枝孢菌Chromelosporiumfulvum。前者为山东省新记录种,后者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

  • 标签: 壳皮盘菌 无性型 丛梗孢科 分类
  • 简介:对采自海南省瓜菜主产区蔬菜的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3种,隶属8科24属,其中卵菌6种,担子菌2种,半知菌55种。发现海南省新记录种5种,分别为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spinaciae、菜豆匍柄霉Stemphyliumphaseolina、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lactucae、苦瓜匍柄霉Stemphyliummomordi、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vesicarium。文中对海南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

  • 标签: 无性型真菌 资源调查 海南 冬季蔬菜
  • 简介:美国圣路易大学医学部的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预防I糖尿病的方法,并且在小鼠身上实验成功。I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很多种免疫T细胞都已经被证实参与调节I糖尿病的发展。其中一种T细胞-TH17细胞的角色却存在争议。为了了解TH17细胞的具体作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部的研究者自己合成了一种高亲和性的配体-SR1001,来选择性的反向激动两种能调节TH17细胞发育和功能的重要核受体RORalpha和RORgamma,从而达到抑制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 预防 自身免疫性疾病 ALPHA T细胞 细胞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分析1972~2007年间就诊于我院的孢子丝菌病447例,其中有详细资料者316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03例中,105例做了PAS染色检查。结果春季发病者占50.34%,临床分以固定型略多(52.53%)。儿童主要以面部发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PAS染色阳性率为38.1%。结论孢子丝菌病常年皆可发病,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春季为本病高发季节。儿童皮损主要在面部,多为固定型。病理改变多为混合细胞性肉芽肿。病理切片、PAS染色诊断阳性率不高,确诊主要靠真菌培养。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所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的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7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前节术后炎症反应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 标签: 眼前节术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小鼠、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基础与临床防治研究十分重要,不同的研究目标对应不同的动物模型载体。本文就目前常用的2糖尿病鼠类模型的构建、主要疾病特征及应用等进行评述,为研究者了解、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鼠类
  • 简介:目的了解趾间足癣患者趾间和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趾间足癣患者的趾间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趾间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趾间足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趾间足癣患者趾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足癣对预防足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趾间型足癣 细菌 联苯苄唑
  • 简介:为提高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建立了我国绿豆(Vignaradiata)应用核心样本。该样本既包括了资源库中具有特异性状的种质和曾经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也包括了在育种中使用频繁的亲本及苗头品系等。农艺性状变异分析表明,该核心样本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是绿豆种质资源的代表性样本。聚类分析可将核心样本分为4大类,但类别内种质与其地理来源相关性不明显。不同来源表型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性状间的一致性存在差异。但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均与当前育种目标相接近,说明该核心样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 标签: 绿豆 核心样本 农艺性状
  • 简介:提高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我校开设了综合研究实验课——医学机能实验学,本课程整合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将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从原课程中分离出来,科学有机的整合成一门新型的独立综合研究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研究型实验课 浙江中医学院 医学机能实验学 课程改革
  • 简介:本文以'蒸馏'的教学为例,阐述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化工原理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二者优势互补,以达到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无机化学 分子轨道 教学效果
  • 简介: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EG23)改良粳稻密穗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品系EA6,与原亲本浙粳20比较,其穗部长度缩短,每穗总粒数增加,着粒密度增大,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以反回交配组方式(浙粳20/EG23//浙粳20)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对于培育既有密穗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穗型 籽粒 垩白 穗部 性状改良 水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