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传统黑板教学方法与应用多媒体仿真软件教学对比,得出多媒体教学优越性与一般实验可替代性结论。

  • 标签: 多媒体 仿真软件 实验
  • 简介:超临界氧化(SCWO)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处理有机难溶废物安全高效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氧化技术基本原理、动力学研究,并对限制SCWO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进程材料腐蚀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SCWO技术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反应机理 废物处置 材料腐蚀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阿霉素级(adriamycin,ADM)、阿霉素+氧化苦参碱组(oxymatrine,OMT),氧化苦参碱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DM组中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ADM+OMT组也有相似改变,但较ADM组有显著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OMT组无变化。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ADM组与ADM+OMT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损伤,但ADM+OMT组较ADM组损伤明显减轻。OMT组动物未观察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心肌损伤 氧化苦参碱 Ⅲ型胶原
  • 简介:【背景】空心莲子草是难以防除恶性入侵杂草,因此,探索高效无毒化感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水浸提法研究了博落回、苦瓜、樟树、柳杉、凤尾蕨、柑橘、夹竹桃、洋葱及大蒜9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空心莲子草化感作用。【结果】与对照相比,博落回叶、苦瓜果肉与种子、凤尾蕨、樟树叶和柳杉叶浸提液对空心莲子草具有较强化感作用,主要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叶片数和茎节数减少,株高与生物量增长受到抑制。【结论与意义】不同植物浸提液对空心莲子草化感作用有所差异。本研究为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空心莲子草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空心莲子草 水浸提液 化感作用 生物量
  • 简介: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其他组分(P〈0.01);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强弱可能与该者活性成分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过氧化氢(H2O2)体外杀伤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A.fumigatus)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0mg/mL,0.02mg/mL,0.2mg/mL)处理烟曲霉孢子,按照处理时间不同分为A(0.5h),B(2h),C(7h),D(16h)4组。用测定H2O2杀伤真菌标准方法——斑点法分别测定各组烟曲霉孢子对H2O2氧化杀伤敏感性。结果在H2O2浓度为1.5mmol/L下,未用地塞米松处理孢子(阴性对照)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1(生长良好)。A(0.5h)组:地塞米松0.02mg/mL处理后孢子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3;地塞米松0.2mg/mL处理后孢子氧化杀伤敏感性为5×10^4。B(2h)组:地塞米松0.02mg/mL和0.2mg/mL处理后孢子氧化杀伤敏感性均为5×10^3。C(7h)和D(16h)组: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后氧化杀伤敏感性与阴性对照没有差别(均为5×10^1)。结论地塞米松使H2O2在体外杀伤烟曲霉能力增强,这种作用仅发生在地塞米松接触烟曲霉孢子早期(〈2h)。

  • 标签: 烟曲霉 地塞米松 氧化杀伤
  • 简介:目的:观察巯基乙醇(2-ME)对大鼠骨肉瘤细胞增殖诱导作用。方法:将含10%小牛血清RPMI1640完全培养基分装成六瓶,每瓶100ml,一瓶不加2-ME作为对照组Ⅰ,其余五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2-ME作为实验组,再设一个含10%胎牛血清完全培养基一瓶作对照组Ⅱ,分别在96孔板中培养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24h、48h和72h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Ⅰ生长缓慢,对照组Ⅱ生长状态良好,分裂增殖相较多。实验组随着2-ME浓度增加,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增快。其中0.3μl组生长速度适中,细胞生长状态与对照组Ⅱ相似。结论:巯基乙醇有明显诱导大鼠骨肉瘤细胞增殖作用

  • 标签: 二巯基乙醇 骨肉瘤细胞 细胞增殖 诱导作用
  • 简介:为获得高效抗氧化菌株,采用直接提取方式从20个大型真菌菌株菌丝体培养液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测定各菌株菌丝体培养粗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及1,1-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各菌株菌丝体培养粗提液对(O2)、·OH及DPPH-均有一定清除作用,其中菌株NG菌丝体培养粗提液对OH-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75.56%;菌株02菌丝体培养粗提液对(O2-)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37.51%;菌株EG菌丝体培养粗提液对DPPH-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为66.91%.

  • 标签: 抗氧化 菌的筛选 菌丝体培养 粗提液 真菌菌株 清除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顶羽菊提取物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顶羽菊提物和醇提物中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测定,分别对顶羽菊提取物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进行测定。结果:顶羽菊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还原性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且醇提物作用高于提物;者对脂质过氧化抑制率达47%以上;顶羽菊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提物对亚硝酸盐最大清除率为60.4%,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为86.6%。结论:顶羽菊醇提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癌剂,用于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发生。

  • 标签: 顶羽菊 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亚硝胺阻断
  • 简介:对银耳液体深层发酵多糖浸膏进行乙醇分级,得到乙醇终浓度为35%,50%,65%3个多糖组分,即TF1,TF2,TF3。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F3氧化活性最强,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1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23.6%。

  • 标签: 银耳多糖 抗氧化活性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吸水》,简单易操作,但也有瑕疵,可进一步改进,可通过增加溶液浓度、调整教学过程、更换实验材料与调整教学过程结合等方式进行调整.

  • 标签: 实验 改进 调整 更换
  • 简介:本文观察了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后.三氯乙烯(3000mgB.W.)一次性经口染毒24h大鼠肝脏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丙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三氯乙烯染毒组肝脏中丙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维生索E干预组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分别低于三氯乙烯染毒组(P<0.01),说明三氯乙烯急性染毒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肝损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可能是机体受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而诱导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维生素E对三氯乙烯所致肝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染毒 肝脏 三氯乙烯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鼠肝 维生素E
  • 简介:药用地衣长松萝(UsnealongissimaAeh.)是藏、蒙、维、傣等多个民族以各自传统医药理论为依据,应用于医疗实践中传统药材之一,其次生代谢产物有苯骈呋喃类、缩酚酸类、单环苯酚类、甾醇类、三萜类、脂肪酸类及多糖等,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活性、抗血小板、免疫调节、抗辐射生物活性等。该研究采用ABTS和DPPH2种方法对长松萝干燥枝状地衣体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2个新化合物(4aR,9bS)-2,6-乙酰基-3,4a,7,9-四羟基-8,9b.甲基-1-氧代-1,4,4a,9b.四氢苯骈呋喃酮(1)、4-[3.(7.乙酰基-4,6-羟基-3,5-甲基-2-氧代.2,3.氢苯骈呋喃基)]-4-[2-(7.乙酰基-4,6-羟基-3,5-甲基苯骈呋喃基)]-3-氧代丁酸乙酯(2)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2个化合物均表现不同程度氧化能力,并显示浓度依赖性。2种方法测定结果:化合物(1)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3.53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31mmol/L,化合物(2)ABTS法测试总抗氧化能力为12.39mmol/LTrolox;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01mmol/L,标准品2,6.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半数清除浓度(m50)为0.16mmol/L。

  • 标签: 长松干燥枝状地衣 抗氧化 新化合物
  • 简介:将榆耳深层发酵浸膏95%乙醇提取物过大孔树脂柱,以体积分数为10%、30%、5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回收洗脱液后得3个组分,即A1、A2、A3;另将A1、A2、A3进行正丁醇萃取后得到相应3个组分B1,B2,B3。对6个组分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A2、B3组分还原能力较强,分别为0.215,0.218;A1组分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分别为13.0%、79.3%。

  • 标签: 榆耳深层发酵浸膏 抗氧化活性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目的检测白念珠菌体外抗氧化及调节转录基因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抗氧化机制在体外生长状态下作用。方法选取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3株临床分离保存株及7例临床念珠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分离株(白念珠菌),接种培养鉴定为白念珠菌后,分别将体外SDB振荡培养2h、6h、24h、72h、120d菌液(含未培养0h),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外各时间点抗氧化基因及抗氧化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情况,运用Ct值比较法进行表达量相对定量分析。结果与0h相比,体外6hSOD2表达增加7.47倍,经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显示P值小于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基因2h及6h分别与0h相比P值均〉0.01,其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1d后各基因表达明显增加,CaHog1、CAP1、CAT及SOD5在第3天达最高,分别为24.23、3.34、33.64及14.72倍;SOD2在第1天达最高为68.95倍;CaSkn7在第5天达最高为7.21倍。经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显示SOD5第1天P值为0.013,其余基因表达P均〈0.01,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外界营养逐渐耗竭时,白念珠菌会动态加强抗氧化基因表达,以抵抗机体内、外产生氧化压力,其中SOD2可能是最早增加表达氧化基因,3条抗氧化感受通路转录调节基因均有增加表达,提示3条抗氧化感受通路在适应体外营养限制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白念珠菌 氧化压力反应 体外 基因表达 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开展稻象甲卵巢发育、扩散能力和防治药剂筛选研究,为云南稻象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成虫采用卵巢解剖法,确定卵巢发育进度和产卵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和染色法明确扩散范围;采用浸叶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200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苗期,稻象甲Ⅱ级卵巢达100%,Ⅲ级卵巢平均抱卵量为8粒·头-1,最大抱卵量为23粒·头-1。秧田返栽田幼虫、成虫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大田,秧田返栽田幼虫虫量是大田4.82倍,第一代成虫是大田6.50倍。烯啶虫胺、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对稻象甲成虫防效在96.11%以上。【结论】滇中稻象甲自然传播范围小,随稻秧移栽是稻象甲主要传播方式,秧苗揭膜1周后至移栽前是化学防治关键期,建议选用烯啶虫胺、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在此期间开展田间防控。

  • 标签: 稻水象甲 卵巢发育 扩散能力 药剂筛选
  • 简介:以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中保存160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变幅分别为106.5~1472.0mg/L、5.4~32.3mmol/mL和33.7%~87.8%,表现出明显品种间差异。113份倍体和47份四倍体果桑种质资源桑椹中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率差异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聚类分析表明,160份果桑种质资源可分为6大类群,分别由13、11、56、44、10和26份种质构成。桑椹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桑椹氧化能力与其所含总花色苷类物质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批高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果桑种质资源,可用于高花色苷和高抗氧化能力果桑新品种培育。

  • 标签: 桑椹 花色苷 抗氧化 种质资源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抑制机制及对脂类和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3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人类致癌物苯并(a)芘B(a)P色拉油(浓度为5mg/mL),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色拉油,每周两次,共8次,建立前胃癌模型,2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生长及脂类和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前胃癌发生率,可提高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醛MDA含量和减少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P〈0.05)。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功能,降低脂类氧化产物MDA,减少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小鼠 番茄红素 前胃癌 DNA损伤
  • 简介:目的探究PM_(2.5)对大鼠子宫组织生理及相关生化应激效应影响。方法将30只SD雌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PM_(2.5)暴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5mg/kgPM_(2.5)低剂量组和37.5mg/kgPM_(2.5)高剂量组)。PM_(2.5)暴露10d后,将雌鼠处死,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子宫组织中SOD、GSH、MDA和LD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_(2.5)暴露组雌鼠子宫组织结构异常,内膜上皮细胞变薄,排列混乱;固有层基质细胞和血管减少。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MDA和LDH含量分别为(6.53±1.24)nmol/mgprot和(265.62±24.65)U/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SOD和G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M_(2.5)可对大鼠子宫组织形态造成破坏,并诱发子宫相关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PM2.5 大鼠 子宫 氧化应激 组织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