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道教协会理事长早岛妙听拜访中国道教协会11月16日,日本道教协会理事长早岛妙听一行拜访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会见了客人。

  • 标签: 友好往来 中国道教协会 理事长 副会长 日本
  • 简介:2015年12月12—19日,海南白玉蟾祖师金身分灵赴台“安座”系列活动举行。12日上午,南宗道教祖师白玉蟾神躯在海南岛内十八市县巡境安民活动在海口骑楼老街正式启动。

  • 标签: 友好往来 白玉蟾 海南岛 祖师 安民 道教
  • 简介:多个台湾参访团拜访中国道教协会5月5日,台湾玄天上帝研究会参访团一行30人在现任会长刘凤美、创会会长温源兴和名誉会长吴永猛的率领下拜访中国道教协会。7月7日,台湾周易养生协会访京团一行37人在创会会长林文钦的率领下拜访中国道教协会。

  • 标签: 友好往来 中国道教协会 玄天上帝 名誉会长 台湾地区 周易
  • 简介:<正>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俗话说“人情世故”就是由此而来。据《礼记》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诗经》上也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真正作为礼品,其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赠送,而是一种友情的表示。友情对于生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人与人之

  • 标签: 礼品 《礼记》 琼瑶 友谊 人与人 人情交往
  • 简介:<正>一《禁藏》是一篇逻辑严密、首尾完整的经济论文。如同《牧民》、《五辅》、《侈靡》《轻重》诸篇《管子》书主要篇章一样,作者不是就经济谈经济,而是熔政治、经济于一炉,同时阐释了自己观察、分析政治、经济问题的世界观——哲学基础。作者以这样两句颇富哲理性的两段话开篇:

  • 标签: 管子 侈靡 哲学基础 经济论文 经济生活 作者
  • 简介:我国古代的对外活动中,通商贸易是一个主要的内容,另一个主要内容,则是佛教中僧人的往来海外,这两者构成了古代海外交通史的主要部分。古代对外交往中,僧人的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外僧人或海路、或陆路,或求法、或弘法,往返于中国大陆与海外诸国之间,他们的动机或目的尽管是源于宗教信仰,但不管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都为古代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他们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载。研究古代海交史,就不能不注意古代僧人的对外活动,不能不借鉴他们所留下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记载。佛教起源

  • 标签: 师子国 弘法 对外活动 佛国记 昙摩耶舍 义净
  • 简介:我喜欢看画,尤其钟爱国画,闲时和朋友去看画展,徜徉于艺术殿堂,空气中墨香四溢,让人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我感到每一幅画都有一颗鲜活的心,每一幅画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 标签: 画展 国画 飘逸 艺术 感觉 灵魂
  • 简介:一、从“述而不作”说起一般人对于古代中国学术的印象,往往是“述而不作”,这显然和强大的经典解释传统有关。注、疏、传、说、记、笺等虽各各不同,但它们从事的都是以经典为中心的述的工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源出于《论语》,是夫子自道之辞。述是传述,作是造作,前者是述旧,后者是作新。孔子自称只是述旧而非作新,当然有谦虚的意味,却也不妨看作是一句大实话。他的确只是在述旧,述《诗》《书》,述《礼》《乐》,自己并没有造作出新的文献。

  • 标签: “述而不作” 中国学术 经典解释 《论语》 《书》 《诗》
  • 简介:朱子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夏正式获《上蔡语录》;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以得自胡宪的胡氏家传《谢子雅言》为基础进行初次编订后,经谢良佐的启发,朱子提出忠体恕用说,并发展成乾道二年(1166年)的性体心用说,形成乾道四年(1168年)再《上蔡语录》定本的义理基础。李侗在壬午年(1162年)抄赠朱子的《上蔡语录》,其实源于赣上传刻的朱子初本;张拭曾在隆兴二年(1164年)持有《上蔡语录》底本一种,但未曾向朱子出示。这显示出在李侗、张拭之外,朱子早年道学思想的另一个侧面,即从谢良佐、胡安国到胡宪这一脉的影响。

  • 标签: 朱子 胡宪 上蔡语录 谢良佐 胡安国
  • 简介: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在长达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不乏努力探索宇宙和人生的终极奥秘者,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就是其中之一。自春秋以来,中国文化大体可分为以伦理为侧重点的儒家学派,和以天道、自然为侧重点的道家学派。两个学派如双峰对峙,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不过西汉以后,道家那种纯思想性的追求转化为一种对自然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渗入到文学、艺术和宗教中去了。而儒家则愈来愈往偏狭处发展,宋明理学以后,由于统治者的压力,愈来愈崇尚训诂、考

  • 标签: 庄子哲学 中国文化 道家思想 基督教神学 回归 文化渊源
  • 简介: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的战国楚简,久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2000年8月,在北京"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马承源先生演讲,重点论述了楚简中的《孔子诗论》①,更引起学者热烈讨论.最近,包括《诗论》在内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已经出版②,充分体现了上博各位先生在保护、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卓异成果,值得我们深切感谢.

  • 标签: 《诗论》 战国楚简 历史文化 上海博物馆
  • 简介:人的一生,是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一辈子也不完。地,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的,没有没啥的;只有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之有悟的,绝少之无益的。

  • 标签: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人生为读》
  • 简介: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仔细读来,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揭示了孝的重要性,启发我们要重视孝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作用."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它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孝子.关于孝行方面,要求:在家庭里,要做到"五孝";在社会上,要做到"三不";对于个人,则要爱惜身体、"立身行道".谏诤为孝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尤其应该加以发扬.

  • 标签: 《孝经》 孝道 孝行 谏诤思想
  • 简介:一、“密云不雨”的天道启事在《周易》中,有两类积蓄,一类为财富的积蓄,一类为才能与道德的积蓄。与积德相比,积财只能算是小的积蓄。所以,阐述积财之道的卦,取名《小蓄》。现代人总结人类社会的生活经验,时常念叨: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积蓄财富的目的,就是为了做任何事情都能顺顺利利。

  • 标签: 《易》 随笔 《周易》 生活经验 人类社会 积蓄
  • 简介:<正>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件用隶书抄写的《周易》,字迹整齐而秀丽,书写风格与帛书《老子》(乙本)、《相马经》、《五星占》相同,估计抄写者是同一个人。《五星占》记载行星天象,截止于汉文帝三年,所以,这件《周易》的抄写年代也应该在其前后。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卷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170年。帛书《周易》与现今通行本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周易》提供了

  • 标签: 周易 马王堆帛书 阴阳学说 八卦 五星占 汉文帝
  • 简介:《圣经》说:"他们寻找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不远"(徒17:27)。我们的祖先乐道敬天,渴慕寻求,有些真理被他们"揣摩而得",所以给我们留下的文化与基督圣道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下面是我们《周易》时的一些感想。1."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归妹》)回归,是天地之间最根本、最伟大的道理。背井离乡的游子,会向往自己的故土家园,会

  • 标签: 周易 基督徒 使徒保罗 圣经 回归 犹太人
  • 简介:由陈晋撰写的《文人毛泽东》,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毛泽东的力作。本书三个方面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研究:首先,视角独特,不同凡响。以往的毛泽东传,都是从政治、军事活动等方面来记述毛泽东的一生,或者截取毛泽东一生的某个横断面(如早年...

  • 标签: 毛泽东 文人 毛泽东研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实味 毛泽东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