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齿木”。它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们日常习用的刷牙与刮舌木片。使用时,常由使用者自己取树枝啮成所需的形状。《四分律》卷五十三中载:

  • 标签: 僧人 南亚次大陆 《四分律》 使用者 梵文
  • 简介:小时,一个夏秋相交的午后,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折断了。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所以很是让人心痛。我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而且天气还那么冷,树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毁就毁在枝叶太旺,招风啊!随着经历渐多,我才慢慢体会到祖父话中的意味。

  • 标签: 人生哲学 人生态度 人生观 人才培养
  • 简介:在宜阳、洛宁、渑池等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每个教会、每个信徒,一提起官庄教会,都伸出大拇指,称为“洛河岸边一花”,被誉为当地的“流奶与蜜”的迦南。官庄教会是座落在宜阳县的古老名镇“韩城”东四公里的洛河北岸的官庄村,是一个有五、六百信徒的农村教会。现将官庄教会情况介绍如下:一、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洛河 官庄 姊妹 情况介绍 圣乐 车辆存放
  • 简介:  我国民间门神画是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其归类年画,但极具特色.门神画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艺术感染力强,在我国广大民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朴实而优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民间艺术中的一奇葩,它那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生命活力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

  • 标签: 传统门神画 枝奇葩 民间美术
  • 简介: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从“骚动的进步主义者”到君主立宪派的中坚,从拥袁复辟的“帝制余孽”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标签: 杨度 帝制 君主立宪 中国近代史 进步主义 人物
  • 简介:青浦区金泽镇震庙,也称爷庙。这座道教庙宇,始建于元朝,几经战乱,几经修建,但香火极盛,远及江、浙、沪等地。金泽古镇有两个香汛,前来烧香者,更是成千上万,将小镇挤得水泄不通。

  • 标签: 历史人物 杨震 官员 太守
  • 简介:.2003年毕业干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由河南省美协举办的多项展览并获奖.曾参加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美协举办的”中原行”百名油画家走入许昌、开封、漯河大型采风活动,2011年被河南省美协授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

  • 标签: 绘画作品 河南省 艺术学院 河南大学 协会会员 采风活动
  • 简介:<正>王孙,西汉武帝时人。《汉书》有传。本传谓其“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生前“厚自奉养”,凡养生之物无所不备。他认为人死无知,则不必靡钱厚葬,力主赢(通裸)葬。其死前令子曰:“吾欲赢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他的朋友祁侯认为他这样做有违“圣人之遗训”,且裸体地下见先人亦为大不敬。王孙写信给祁侯申论裸葬理由。文字不长,但颇可玩味,为省读者翻检之劳,悉录如下: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赢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廉财单(殚)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 标签: 养生 圣人 死者 黄老之术 汉武帝 灵魂观念
  • 简介:古都西安的餐饮业久负盛名,而清真餐饮又在整个西安餐饮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诸多老字号、百年名店,如老孙家、老马家等姹紫嫣红的清真餐苑中,“坊上人”异军突起,一独秀,不到十年时间便由固定资产60万元、年利税五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有300多名职工、固定资产数千万元、营业面积6000多平米、200多人可同时就餐的西安市最大的民营餐饮企业。如果说“坊上人”是清真餐饮业中绽放的奇葩,那么“坊上人”总经理刘西艳,则是这最为出色的育花人。

  • 标签: 清真餐饮业 西安市 小公司 有限 民营餐饮企业 固定资产
  • 简介:世俊阿訇是甘肃省临夏州伊斯兰教协会的副会长、临夏市大拱北清真寺教长。他拾到日本国访华团客人丢失的价值4万元人民币的贵重财物后,专程送往兰州,交还失主,情操高尚,受到各方面的表扬。事情的经过是,由中国旅行社甘肃分社接待的日本国第四次绿色遣唐访华团,于4月28日来临夏州参观时,与临夏市大拱北清

  • 标签: 大拱北 杨世 中国旅行社 伊斯兰教协会 教长 宗教事务局
  • 简介:我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既是偶然的机遇,也是一种内在志趣追求的结果。上中学时,我就对人文学科非常感兴趣,至今这种兴趣仍未稍减。20世纪50年代初,我考入东北人民大学行政系,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读到二年级就参加了工作,在此期间对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兴趣浓厚。在短暂的工作之后,1954年,我又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

  • 标签: 学术思想 人文学科 国家经济建设 教学与研究 1954年 50年代
  • 简介:简在建立起自己的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本体之后,继而展开了自己的心学工夫论。为此,他首先确立了自己的以“意起”为标准的善恶观。简认为“意”是心之起,“意”起则心蔽,心蔽则恶生。既然意起生恶,那么阻止恶产生的方法自然就是“毋意”。而要“毋意”,简认为只有依靠不借助言辞的直觉。简的直觉是指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也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而直接把握本心的方法。进而,简认为直觉“毋意”还只是阻止恶产生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体认至纯至善的心的本体,并与之同一。至此,简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终极修养观:明心靠反观,即通过回思反省,达到整全性的复视和体认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

  • 标签: “心” “意” 直觉 反观
  • 简介:“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仁山居士,“奋起末法苍茫、宗风歇绝之会,以身任道,论师、法将、藏主、经坊,四事勇兼,毕生不倦,精诚旁薄。”(沈曾植《仁山居士塔铭》)居士起晚清中国佛教之衰,肇现代中国佛教之兴,其于中国佛教之大贡献,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对于仁山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兴复中国佛教之前的“序分缘起”,我们却知之甚少。仅有的一些文献资料只有引起我们更多的疑情——造就一代大师的一方水土的本地风光到底如何?徜徉在花木扶疏的金陵刻经处内、深柳堂前、仁山墓塔下,我们时时涌动着拂之不去的愿望:去仁山居士故里参访!终于,因缘成熟了,在金陵刻经处徐卫副主任和办公室陈文宜

  • 标签: 居士 中国佛教 故里 愿望 因缘 大师
  • 简介:去年秋的一天,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周书荣给我挂了个电话说,高龄93岁的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省佛协顾问立老先生,虽然身体依然健康,但却预立遗嘱,引起佛教界的关注,他希望我能为他写一篇文章。

  • 标签: 杨立 福建 佛教 佛缘 厦门南普陀寺 佛学思想
  • 简介:2002年是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圆寂六十周年,大师在1918年(39岁)8月19日出家至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圆寂。出家廿四个春秋,在温州的时间(原永嘉)有12年,在其僧腊中占了一半时

  • 标签: 弘一大师 圆寂六十周年 2002年 生平事迹
  • 简介:简认为"易本占筮之书",而"易"本质上为一,"易"所言万事万物及其变化、以及变化之道均是通而为"一",从彻底的方面而言乾坤之道也为一,这涉及到一多关系问题;而卦爻辞在于"明人之道心",并以"人之本心或道心"来界定"己",性形不二,道心本质上就是道自身。故"易者,己也"另一深层表达是"人心即道"和"天人本一",其核心是以易为己、以心释易,蕴含着心物关系问题。他以"意"作为区分道心和人心的标准,善恶之分与心意关系有内在性关联。笃信孔子的毋意论,简提出了与《大学》诚意论不同的以"不起意"为主旨的工夫论路径。

  • 标签: 杨简 《己易》 道心
  • 简介:慈湖与象山,固有师生之谊。然慈湖之学,并非主要得力于象山,而是在其父亲的教诲下研《易》、并深造自得的结果。慈湖对象山学之贡献,更多体现为对陆门声势的壮大。考察慈湖、象山师弟之授受关系,可知后世以慈湖最得象山之真传,不啻为儒家心学史一大误会。

  • 标签: 陆象山 杨慈湖 师弟关系 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