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这次讲演的题目《反讽的概念》源自克尔凯郭尔,由他撰写的论反讽的一部精品就名为《反讽的概念》,这部著作欲求可得。题目本身便有讽刺的意味,因为反讽并不是一个概念,这也是我打算进一步展开来谈的论文中的部分内容。且让我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谈论的反讽开始,他是我必须谈到的最重要的作者,谈到反讽时,以下是他的原话:"Wersienichthat,dembleibtsieauchnachdemoffenstenGes-tandniaeinRatsel."意为"甚至在听众不受任何限制的长篇的演讲之后,如果一个

  • 标签: 施莱格尔 弗里德里希 费希特 克尔凯郭尔 布兹 本杰明
  • 简介:反讽往往因与修辞相涉而被理解为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形而上学的意蕴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反讽理论在其得以产生的原初形态中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进而延至现当代,反讽始终秉持着语言学意义上的修辞传统,但在其理论逻辑的衍化中却始终自享着与形上之思难以厘界的关联。在长时间遗忘苏格拉底反讽理论的哲学旨趣之后,德国早期浪漫派又再次赋予了反讽以哲学、美学、艺术与诗等规定相互交融的多重意义,而克尔凯郭尔以存在主义的视域超越了这一错综复杂的含混界定,他将反讽理解为人的生存境遇中的“立场”,这就将反讽提升至了纯粹的哲学层面。美国学者维塞尔虽无意承接克尔凯郭尔所规定的反讽的实践性,却在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别出心裁的阐释中将无产阶级视为反讽在现实世界中的肉身化,这成就了反讽由修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内在意蕴的提升过程。

  • 标签: 反讽 主观性 实践 无产阶级 浪漫主义
  • 简介:主持人语:这个专栏的意图在于,通过几位作者、译者的努力,提醒人们对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关系的重思,对古典反讽、浪漫反讽和马克思的反讽异同关系的重思。这个问题在国内学界很不受重视,或者被当作马克思不成熟的表现,把浪漫主义视为负面的、招致马克思思想不成熟的东西。维塞尔在《马克思、浪漫派的反讽、无产阶级》一书中力图纠正这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传统看法,陈开华特意节译了该书第五章,以凸现“反讽”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我也提供了小文一篇,力图阐明马克思试图扼制虚无主义时从浪漫主义处寻求的思想资源,并在告别了意识内在性之后仍保留和改造了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而它与浪漫派的反讽存在密切关系。罗晓颖的论文则针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了理解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而对苏格拉底反讽广泛涉猎的事实,以《游叙弗伦》篇为例对苏格拉底的反讽作出自己的分析,这对理解马克思的反讽,理解古典反讽与现代反讽的关系与区别,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很值得阅读。

  • 标签: 马克思思想 无产阶级 反讽 浪漫主义 专题 苏格拉底
  • 简介:浪漫反讽与马克思的反讽虽然都共同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主体性,但马克思的反讽不是审美反讽,而是实践反讽。这种反讽虽然告别了意识的内在性,却仍然明显保留着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由此,应该防止日益兴盛的把马克思实证主义化和世俗主义化的倾向。

  • 标签: 主体性 反讽 内在性 价值内在性
  • 简介:本文力图阐释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反讽性质,作者通过分析马克思作品的普罗米修斯哲学追求,由此展现出马克思反讽哲学内在意蕴及其美学实质,并说明马克思所关心的由人而发的哲学与世界关系的相互性而非宗教上帝的神圣性。

  • 标签: 马克思 反讽 普罗米修斯 自因谋划
  • 简介:反讽在罗蒂政治哲学中呈现出三副面孔。即反基础主义、私人游戏以及哲学家的去圣化和知识分子的政治化。反基础主义意味着否定了哲学证成政治的可能性.否定了理性主义证成自由主义的可能性。私人游戏是说哲学家只能在私人领域从事创造性发明,而不能僭越。这两层含义的必然结果是使哲学成为私人事务,使哲学家走下社会立法者的神坛。而反讽作为知识分子的公共德行必然要求他们在公共领域不断揭示社会无所不在的残酷,提供社会希望。哲学家若想在公共领域发言,必须改变身份特征成为知识分子,而且要注意公共修辞。

  • 标签: 反讽 反基础主义 公私领域 去圣化
  • 简介:随着体验经济的不断深入,激发观众性体验的广告不断增多。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恰当的赋予广告一定的性感意味,不仅是广告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观众审美趣味的重要环节。现今广告公司不能把“性”视为其广告策划的唯一法宝,只有在体验中将娱乐性、教育性、遁世性、审美性四者融合,才能为消费者产生出一种值得永恒回忆的体验。企业及广告商,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位和角色,要从人文主题的角度制作出高品位的广告,激发消费者产生美好体验的同时,引导其进行健康的精神追求。

  • 标签: 体验经济 广告
  • 简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学术界是一个极富争议的名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因其浓厚的贬义色彩,以及作为“舶来品”缺乏文化、语境根基造成的片面性。,而采用了“伊斯兰主义”、“伊斯兰复兴运动”、“政治伊斯兰”、“伊斯兰行动主义”等名称,并由此还衍生了与之相关的其它名称,如“伊斯兰复兴”,希望能够

  • 标签: 原教旨主义 伊斯兰教 教义思想 “伊斯兰复兴运动”
  • 简介:青铜饕餮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观赏它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是原始社会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品味它的形象,我们感受到了原始人们对那个“血”与“火”交织年代炽热情感;咀嚼它的意味,我们看到了历史前进道路上的腥风血雨与沉重的沧桑.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一种浑厚凝重的美.它美在形式,美在形象,更美在意味.然而,这美的“有意味的形式”更是来自原始的积淀,艺术的积淀,生活的积淀.

  • 标签: 形式 形象 意味 积淀 青铜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