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耕作位移和耕作侵蚀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由耕作工具触发的土壤侵蚀;是造成坡耕地土壤重新分布和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重要过程之一;对坡面地形演化、土壤性质改变、土壤养分流失与重新分布、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壤碳储存变化等都有重要影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耕作侵蚀的基本过程和机制、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侵蚀速率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不同于风蚀和水蚀,耕作侵蚀发生的动力条件是人为影响,而非自然发生的降水或风力;因而,其侵蚀过程和机制、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侵蚀速率分布等均不同于风蚀和水蚀。耕作侵蚀主要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驱动耕作侵蚀发生,坡面是耕作侵蚀的地形基础。人为因素主要有耕作工具特性、耕作方向、速度和深度等;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坡面的形状和尺寸、地形、坡度和土壤性质等。强烈的耕作侵蚀主要发生在坡面上部和坡面曲率剧烈变化的部位。耕作侵蚀研究主要通过基于示踪技术的实测方法,结合模型预测开展。由于耕作侵蚀、风蚀和水蚀的研究方法各成体系,通用方法较少,因而,多营力侵蚀研究难度巨大。以^137Cs为代表的核素在研究水蚀、风蚀和耕作侵蚀中均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为区分多营力侵蚀中各种侵蚀的速率和贡献提供了新的可能。

  • 标签: 耕作侵蚀 耕作位移 侵蚀速率 坡面曲率 多营力侵蚀
  • 简介:黔西县雨朵镇雨明村村民姬光明购买了一台15马力的农业耕作机,不仅耕种好了自己的田土,大大提高了产量,粮食富足有余,而且,外出作业收入7000元,富裕了自己,帮助了别人,走出了农机耕作新路子。

  • 标签: 农机 耕作机 黔西县 农业机械化发展 新路子 动强度
  • 简介:1保护性耕作的含义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犁翻耕的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利用少(免)耕、覆盖等耕作方法,结合施用除草剂,减少中耕除草的次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和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留茬,达到保持水、土资源,使土壤能维持在相对高产的一套农艺和农机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之中.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种草技术 果园 农业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 简介: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搞好项目示范区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中所指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秸秆、残茬覆盖技术;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财政项目支出的保护性耕作项目。二立项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农业机械 管理部门 组织机构 项目验收
  • 简介:(5)播前表土处理作业.保护性耕作传统耕作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取消铧式犁翻耕,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实行免耕播种,这样对冬小麦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表容重较大,免耕播种时阻力大:二是收割机收获、运粮深松等作业时会在地表产生沟辙,地表平整度较差,会影响播种质量:三是秸秆覆盖量过大或分布不均时,会影响播种机的通过性.所以,应在播种前进行必要的表土处理作业.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技术 表土处理 播种作业
  • 简介:几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冷凉风沙灌区的推广应用,充分展现了该技术在减少土壤风蚀,培肥地力,抑制农田扬尘,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功效。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增产和增效双赢,当前效益与长远发展兼顾、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步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保护性耕作技术 经验体会 农业生产成本 生态效益 土壤风蚀 培肥地力
  • 简介:耕作侵蚀的过程机制和防治技术研究是我国现阶段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关于小型旋耕机耕作的土壤再分布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应用磁性示踪法研究旋耕机等高耕作、向下耕作和向上耕作的土壤再分布模式和强度,查明耕作速度对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向下旋耕机单次耕作过程中均引起土壤同时发生向上坡和向下坡移动,且均导致土壤发生向下坡净位移;不同耕作速度时等高耕作和向上耕作土壤净位移与坡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向下耕作二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净位移量表现为快挡等高耕作(11.53kg/m)〉快挡向下耕作(11.40kg/m)〉快挡向上耕作(7.59kg/m)〉慢挡向下耕作(7.33kg/m)〉慢挡等高耕作(6.87kg/m)〉慢挡向上耕作(6.29kg/m);快挡时上下坡交替耕作耕作侵蚀速率小于等高耕作,但慢挡时二者相当。旋耕机耕作相比传统耕作机具的耕作侵蚀明显下降,其推广应用对于防治紫色土坡地耕作侵蚀和土壤退化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耕作侵蚀 耕作位移 耕作速度 耕作方向 磁性示踪 紫色土
  • 简介:涡阳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涡河横穿县境,地势平坦,士层深厚。土地面积2109km2,耕地面积13.2万hm2,是安徽的一个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2010年该县被农业部定为保护性耕作示范县,由于措施得力,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技术推广 应用 淮北平原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 简介:宁波培禾农业科技股位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PEIHE-8多功能耕作机,操作人员可乘坐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履带前进、倒退可独立操作,实现360°原地转向;配套相应农机具,既可进行耕作、开沟、整地作业,又可用于运输、播种、施肥、抽水、喷药等作业。可上山下水,越田埂过沟渠,可广泛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菜园大棚的各项作业。

  • 标签: 耕作机 履带式 多功能 操作人员 整地作业 劳动强度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田基础条件改善,资金的投人不断加大,当阳市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已达到6O万亩(1h㎡=15亩),土地整平了,排灌设施条件改善了,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即新改造、平整后的土地,当年,特别当季作物牛长障碍严重,产量降低,不仅对项目实施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开展了16-19-10肥料配方,在水稻上的田问试验,以验证该配方在土地平整后水稻作物上的施用技术和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服务当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

  • 标签: 耕作层 水稻 施肥 产量
  • 简介:近年来,巨野县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的农机推广发展思路,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高产优质、安全环保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农机技术推广 农机装备结构 全县农业生产 农机农艺 农村发展 农机合作社
  • 简介:2007年是吉林省有史以来最为干旱的一年,春旱连着伏旱并跟着秋旱,给全省粮食作物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采用传统方法耕作的地块,作物秸秆矮小,叶片卷曲、枯黄、干死。而在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中的作物却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强烈的对比,给当地农民及地方干部以极大震动和影响。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耕作效果 创新 作物生产 传统方法 作物秸秆
  • 简介:玉米高光效、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是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整个玉米生产过程中,采用罗盘定垄向、宽窄行免耕播种、苗期深松施肥、玉米机械收获、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和防治技术的全程机械化,可有效克服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弊端,提高玉米单产量和机械化水平.

  • 标签: 玉米机械收获 保护性耕作 宽窄行 高光效 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
  • 简介:北京京郊农业一直沿袭传统的以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由于实行深耕细耙,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也加剧了沙尘暴的肆虐。这一方面,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影响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另一方面,传统耕作方式所需机具作业费增加,同时土地沙化、水肥流失造成粮食产量下降,致使农民难以增收。因此北京地区实行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重效益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2002年北京市在房山、大兴、通州、昌平等四个区开展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初步改变了京郊传统耕作方式,而且对京郊现代化农

  • 标签: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 作业面积
  • 简介:沧县位于冀中东南部黑龙港流域,耕地面积95.5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沧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分布不均。从2011年起,该县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选择无地表水替代的部分区域,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实行免耕、少耕和农作物秸秆及根茬粉碎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机一次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复式作业,结合进行化学防除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结构和地表状况,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旱节水能力。沧县连续4年推广小麦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

  • 标签: 小麦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 沧县 农作物秸秆 黑龙港流域 深层地下水
  • 简介:北京多力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农业部乡企发展中心定点生产微型耕作机专业厂。2003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厂生产的“多力”牌DWG2.5—00型系列微型耕作机获三项专利;于1998年8月通过《农业部农机实验鉴定总结》新产品鉴定,确认该产品属于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10月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农机机械推广许可证书”;2004年4月,《农业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查检验合格。

  • 标签: 农业部 北京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确认 生产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