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护理中动、静脉留置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是对创伤性休克,需要补液的病人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可以在静脉穿刺后连接输液器前先留取血标本,以便检查备用。通过对60例病人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输液 采血法 滴入 输液方法 创伤性休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外周静脉留置术中护士对护理品质的敏感性指数。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组讨论法和德尔菲法,按照“结构—流程—成果”的思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的敏感性评价体系。结果:通过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的正向因子为100.00%,对问卷调查对象的权威性因子为0.908。第1 轮专家函询对于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 和谐系数分别为 0.214、0.284、0.296,第 2 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为 0.238、0.324、0.259。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结论:所建立的PVT质量敏感性指数是一种结构合理、科学、实用的方法,可以作为PVT患者PVT质量评估及改善PVT质量的基础。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肯德尔和谐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路带锁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路方式的不同,将其Ⅰ组(顺行髓内)和Ⅱ组(逆行髓内),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肘关节Mayo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患者的肩关节CM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Ⅱ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顺行髓内固定术可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造成影响,逆行髓内固定术则容易引发医源性骨折,但顺行路的可操作性更好。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针固定 顺行入路 逆行入路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患儿或(和)家属对留置的接受情况,为护理人员开展留置的护理及提高家属对留置的认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553例首次使用留置的婴幼儿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患儿留置的一般使用情况,99.5%的患儿使用留置、69.8%的患儿穿刺部位为头皮、30.2%穿刺的部位为四肢。总体调查留置使用满意率为77.5%,各项得分为价格1.98分、留置时间1.66分、方便程度2.57分、整体护理满意1.94分结论静脉输液患儿其家属对留置的使用满意并不理想,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家属及患儿对留置的知晓和理解,提高留置的使用满意十分重要。

  • 标签: 婴幼儿 留置针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新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方法于2021年9至12月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北京、广西、河南、陕西、黑龙江、山东、广东和四川等8个省市的2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达到0.835;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3%、100.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6和0.288(均P<0.05)。构建了11项手术室新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其内容说明,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结论初步构建了质量较高的手术室新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为手术室新职护士的胜任力培养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置信职业行为 改良德尔菲法 新入职护士 毕业后教育
  • 作者: 于海锋韩树铭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6-08-18
  • 出处:《临床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重度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桡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肱上骨折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2—13岁,平均8岁。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肘关节活动部分受限5例,肘内翻2例,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结论经桡侧入路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和复位骨折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可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骨折近端外侧咬除少量骨皮质及桡侧张力带固定,使断端加压,保持肘关节轻度外翻可防止肘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应用德尔菲法和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对来自5家医疗单位、1所护理学院的17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最终形成的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职业素养、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岗位核心胜任力)、17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科学、有效,可以为新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借鉴,为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腓骨路和后外侧路治疗旋后外旋转Ⅲ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腓骨路组和后外侧路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经腓骨路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神经科老年患者使用留置接受受个人年龄、学历水平、健康认知等因素影响,临床中要做好患者健康宣教提升知识知晓率与遵医行为,配合留置安全护理提高患者接受,为神经科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神经科 老年患者 留置针 接受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炎症后色素治理中予以纳米微治疗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入院时间收集炎症后色素疾病患者5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中25例设立为实验组,剩余均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原有治疗方式基础上予以纳米微治疗,对比两组各个维度评分,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干预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距,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纳米微针 炎症后色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穿刺洗脱液中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状腺球蛋白(TG)、铁蛋白(Fer)和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以期筛选最优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细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单发颈部结节患者39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Fer和PCT水平,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穿刺洗脱液各指标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396例患者中,恶性结节101例,良性结节295例。恶性结节患者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和Fer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27.73 ± 10.63)μg/L比(16.81 ± 8.18)μg/L、(1.59 ± 0.74)μg/L比(1.09 ± 0.83)μg/L、(3.31 ± 1.48)μg/L比(1.66 ± 0.59)μg/L、(144.96 ± 38.93)μg/L比(95.03 ± 47.23)μg/L和(191.18 ± 80.13)μg/L比(137.87 ± 63.22)μg/L],PCT明显低于良性结节患者[(0.61 ± 0.24)μg/L比(1.01 ± 0.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单项诊断性能较高指标为CEA、Cyfra211和TG(曲线下面积>0.7,约登指数>0.5);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任何指标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细穿刺洗脱液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

  • 标签: 活组织检查,针吸 诊断,鉴别 结节 洗脱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穿刺洗脱液中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状腺球蛋白(TG)、铁蛋白(Fer)和降钙素原(PCT)在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以期筛选最优鉴别诊断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细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单发颈部结节患者39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Fer和PCT水平,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穿刺洗脱液各指标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396例患者中,恶性结节101例,良性结节295例。恶性结节患者穿刺洗脱液CEA、SCC-Ag、Cyfra211、TG和Fer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27.73 ± 10.63)μg/L比(16.81 ± 8.18)μg/L、(1.59 ± 0.74)μg/L比(1.09 ± 0.83)μg/L、(3.31 ± 1.48)μg/L比(1.66 ± 0.59)μg/L、(144.96 ± 38.93)μg/L比(95.03 ± 47.23)μg/L和(191.18 ± 80.13)μg/L比(137.87 ± 63.22)μg/L],PCT明显低于良性结节患者[(0.61 ± 0.24)μg/L比(1.01 ± 0.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单项诊断性能较高指标为CEA、Cyfra211和TG(曲线下面积>0.7,约登指数>0.5);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任何指标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细穿刺洗脱液CEA、Cyfra211和TG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良恶性颈部结节。

  • 标签: 活组织检查,针吸 诊断,鉴别 结节 洗脱液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学习曲线理论探索新职护士熟练掌握外周静脉留置穿刺技术需达到的最少操作例数,从而为临床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程序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2017年新职护士10名,由2位老师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项目的培训,将此操作项目连续操作50例次,按照操作的先后顺序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10例次作为一组,依序进行编号,5个阶段对应编号分别为A组(编号1~10)、B组(编号11~20)、C组(编号21~30)、D组(编号31~40)、E组(编号41~50),比较5个阶段操作的时间、得分和成功率。结果采用SNK-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达到30例时,操作时间、操作得分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出现拐点。结论外周静脉留置操作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即可达到熟练的程度。

  • 标签: 学习曲线 外周静脉留置针 新入职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尺背侧路配合克氏拉钩复位固定用于Bennett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58例Bennett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前者给予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后者给予尺背侧路配合克氏拉钩复位固定治疗。以统计学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结果:治疗组肿胀、疼痛、瘀斑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较参照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红肿、道感染、克氏松动以及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尺背侧路配合克氏拉钩复位固定术应用于Bennett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更少,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Bennett骨折 尺背侧入路 克氏针拉钩复位固定 治疗有效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慢阻肺患者中应用饮食干预复合呼吸操对其满意、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阻肺患者,均于2022.01-2023.01期间前来本院就诊,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n=30),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实施饮食干预复合呼吸操(实验组),观察患者满意、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满意对比,实验组总满意率最高,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大致相同,P>0.05。干预后,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均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指标较高,P<0.05。结论:较常规护理模式,饮食干预复合呼吸操优势显著,不仅可改善提升患者肺功能,还可提升患者满意

  • 标签: 慢阻肺 饮食干预 呼吸操 满意度 血气指标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