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化钠抗管与分离真空采血管与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区别,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测血糖的病人,抽取氟化钠抗管与分离真空采血管静脉血各1支,测定即时血糖浓度以及37℃孵育两小时后的血糖浓度,比较两种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两小时内两种不同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稳定性是否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管对核酸检测的影响和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分离管和普通干燥管所采集的30名乙肝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了核酸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血清HBV-DNA检测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分离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离管不会对核酸检测结果造成过大影响,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分离胶促凝管 核酸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促管分离内气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接受体检的70名志愿者,实施血液生化检验,针对检验过程进行跟踪,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名。将促管分离内无气泡的组别设为对照组,促管分离内含有气泡的组别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血清分离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离子、肌酸激酶、血清葡萄糖、总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分离率高于对照组,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离子、肌酸激酶、血清葡萄糖以及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应用促管分离能够在根本上提高血清分离率以及各项指标水平,强化指标的稳定性,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分离内存在气泡并不会给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检验结果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信息。

  • 标签: 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3(FCN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博鳌恒大国际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14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及同期148名体检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FCN3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FCN3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血清FCN3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不同血清FCN3水平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FCN3水平为(14.1±3.4)μg/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1±3.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4,P<0.01);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水平为(36.3±15.2)U/m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8±6.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7,P<0.01)。血清FCN3、CA153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720,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09,高于CA153单独检测(Z=2.050,P=0.040),但与FCN3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7,P=0.875)。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且Ⅱ期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FCN3低水平(≤12.07 μg/ml)组乳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FCN3高水平(>12.07 μg/ml)组(P=0.033)。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FCN3水平升高,FCN3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纤维胶凝蛋白3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生化检验中促管分离内气泡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3月间接受生化检验的56例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采集血样进行检查,促管分离内含有气泡和无气泡情况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促管分离内含有气泡和促管分离无气泡在生化检验中,检验不合格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离子、肌酸激酶、血清葡萄糖、总蛋白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 促管分离内是否存在气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获取的结果比较稳定,能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促凝管分离胶 气泡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促管分离内气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中截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受检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根据促管中有无气泡分为2组,1组为参照组35例(促管分离内无气泡),1组为研究组35例(促管分离内有气泡)。对比两组生化检验合格率与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合格率方面,研究组100%(35/35),参照组100%(35/3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ALT、CK、Glu、TP和K离子等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29.74±3.92IU/L、128.37±5.78IU/L、5.23±0.74mmol/L、73.37±4.28 g/L和3.90±0.18 mmol/L)同参照组(29.59±4.03IU/L、128.52±5.63IU/L、5.31±0.72 mmol/L、72.05±4.36 g/L和3.97±0.19 mmol/L)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过程中促管分离内气泡并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太大影响,既可很好的保证各项指标的稳定性,还可保证检验结果合格率;可允许促管分离内少量气泡的存在。

  • 标签: 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生化检验;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促管分离内气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研究,实施血液生化检验,所分对照组(40例)促管分离内无气泡,而40例观察组(促管分离内含有气泡),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合格率、生化指标(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葡萄糖、钾离子、总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促管分离内气泡,影响结果小,生化指标较稳定。

  • 标签: 促凝管 分离胶 气泡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促管分离内气泡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共200例,其中促管分离内无气泡者为参照组,促管分离内有气泡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各项检验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检验合格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促管分离内气泡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过大的影响,在检验指标稳定性以及合格率等方面也比较理想。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促凝管 分离胶 气泡 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 临床生化检测时使用 普通管、促管、促凝剂 / 分离管 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我院收治的 65 例血液检测 患者,分别用 普通管、促管、促凝剂 /分离管采取患者的静脉血,每管各采集 5ml 血液,对三种采血管的血液凝固时间、血清分离效果以及 ALT、 LDH 、 ALB、 GLU 、 CK 水平 。结果:三种采血管检测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普通管血液凝固时间比其它两种长( P < 0.05 ),血清分离效果没有差异 ( P > 0.05 ) 。结论: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对于需要快速出结果的样品可选用含 促凝剂的采血 管,其它检测需根据具体检测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生化 普通管 促凝管 促凝剂 / 分 离胶管 血 液凝固
  • 简介:目的舌扁桃肥大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方法对32例舌扁桃肥大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81.25%;显效6例,占18.75%;无效0例。结论微波热治疗舌扁桃肥大,是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微波热凝 治疗 耳鼻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扁桃炎在临床上采取微波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扁桃炎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微波热治疗,分析扁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3例扁桃炎患者病症都得以治愈,剩余7例扁桃炎患者病症也得到有效缓解,治愈率为90%。结论在临床上对扁桃炎患者给予微波热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微波热凝术 治疗 临床效果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采用NBCA与ONYX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BCA实施栓塞治疗,治疗组采用ONYX实施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栓塞率≥80%例数、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及栓塞率≥8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YX较比NBCA具有更好的弥散性,更易于控制,不粘管等优点,可减少再通和复发的可能,有效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治愈率。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NBCA胶 ONYX胶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扁桃手术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与双极电手术的对比分析。方法将(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时期)收治在我院患者,采用双极电方式行扁桃手术的61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我院开展低温等离子手术,应用于(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另247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6h、12h、1d、3d、7d平均疼痛VAS评分,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正常饮食恢复、假膜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结果实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假膜脱落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6h、12h、1d、3d、7d平均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扁桃手术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进行时长,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正常饮食与假膜脱落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双极电凝 扁桃体手术 对比研究
  • 简介:这个黑乎乎的小东西叫Fixate,看上去就像个杯垫,不过科技含量相当高,表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纳米级材料,可以轻松吸附在任何平面上,而且你不需要去按压它,只要轻轻往墙上一扔立马粘的紧紧的,

  • 标签: 纳米级材料 科技含量 潮流新品 创意发明 商品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扁桃剥离术与高频电刀电扁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单号行传统扁桃剥离术患者共58例为对照组,双号行高频电刀电扁桃切除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切口疼痛时间,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扁桃剥离术,对患者实施现代高频电刀电切除术治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少,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扁桃体剥离术 扁桃体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前蛋白(PIVKA-Ⅱ)在华法林抗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抗治疗病人(实验组)的血浆PIVKA-Ⅱ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比较3者出现明显异常的最早时间,分析PIVKA-Ⅱ与胛及IN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h,血浆PIVKA-Ⅱ浓度即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0h,PT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24h,INR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浓度与PT呈正相关(r=0.786,P〈0.01);PIVKA-Ⅱ浓度与INR呈正相关(r=0.737,P〈0.01)。结论在抗治疗的患者中,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可以有效地监测其抗程度,联合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PT、INR则更能早期、有效的监测患者抗程度。

  • 标签: 维生素K拮抗剂诱生蛋白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模式切除扁桃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需实施扁桃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扁桃切除术, 观察组实施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模式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伪膜形成时间、伪膜完全脱落时间分别为( 0.8±0.2) ml、( 15.3±4.8) h、( 10.5±2.5) 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25.1±2.5) ml、( 25.2±5.1) h、( 13.4±1.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需实施扁桃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模式, 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频单极电刀 ;全程电模式 ;扁桃切除术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tome on tonsillectomy.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onsill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seudomembranous formation time and pseudomembrane complete detach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0.8 ± 0.2) ml, (15.3 ± 4.8) h, (10.5 ± 2.5) d,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5.1 ± 2.5) ml, (25.2 ± 5.1) H and (13.4 ± 1.6) d,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6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75%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mode in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can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腺样切除术是儿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出血仍是腺样切除术最主要的并发症。出血不但有损于患儿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2年来,我科应用改制双极电在腺样切除术中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术中止血 双极电凝 应用 改制 术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