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川 厉媛 刘稳 李轩毅 乔月华 戴春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听力中心,徐州 221000 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实验室,徐州 22100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和颅底外科,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因头部外伤后出现平衡不稳及听力障碍,并且在影像学表现为内耳部分区域出现迷路的患者。例1:患儿女,3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平衡不稳,无法直立4 h”入院。颞骨高分辨CT提示:右侧颞骨岩部横行骨折;内耳中见气泡影,考虑为颞骨骨折伴前庭内积;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示双耳听力正常。给予抗感染、激素、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的平衡不稳消失,听力无明显下降。例2: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右耳聋、耳鸣、面瘫伴平衡不稳1周”来我院就诊。颞骨高分辨CT提示:颞骨骨折伴外半规管;内听道及面神经迷路段周围少许;纯音测听示右耳110 dB,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个月后随访复查,患者外半规管仍存在,患者右耳仍为极重度耳聋,平衡不稳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可明确显示肝内胆管的分布部位及其程度。肝胆管的主要声像图表现肝实质内沿门静脉或肝内胆管走行分布的线条状或树枝状强回声气体光带,紧贴胆管前壁,后方伴有稀疏浅淡的声影,呈“彗星尾”征。改变体位及深呼吸运动时气体光带回声随位置改变发生移动,呈闪烁样改变。超声可为临床明确病因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 胆道积气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壁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本院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CT发现的10例肠壁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探讨肠壁的腹部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9例腹部X线发现肠壁共同特点为沿肠管壁的线状、环状、囊状、泡状透亮影。CT扫描软组织窗及肺窗肠壁特征性表现为沿肠壁的线状、环状、泡状气体密度影。10例肠壁患者中9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另1例为巨结肠患儿。结论CT对肠壁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X线平片应用比较广泛,适合于床边检查,可用于肠壁的临床筛查。

  • 标签: 肠壁积气 X线平片 CT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巨结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静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超声发现肝静脉3例患者,分析肝门静脉超声特点与鉴别诊断。结果3例患者分别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腔脓肿、闭合性腹部外伤,其共同超声发现为门静脉内随血液流动的气泡样或点状强回声区以肝实质内边界不清的条片状强回声区。前两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后一例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肝门静脉可由多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的临床意义随原发病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 标签: 超声影像 肝门静脉积气
  • 简介:摘要门静脉(PVG)是一种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影像学征象,其出现常伴严重或致命的情况。PVG本身并不是手术适应证,治疗主要取决于潜在的疾病,当伴有严重的潜在腹部疾病时,需要紧急手术干预。引起PVG的潜在疾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缺血性、机械性和医源性疾病。这些潜在疾病的预后与PVG是否存在无关,而是受疾病本身影响。尽管近年来有关PVG的报道越来越多,而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却甚少。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回顾,本文讨论了有关PVG的致病机制、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以及相关疾病的处理、预后。

  • 标签: 门静脉 门静脉积气 机制 病因
  • 简介:摘要肠壁囊样症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点是从食管至直肠的全部或部分胃肠道黏膜下或者浆膜下囊状气体积聚,临床主要累及部位是结肠和小肠,亦可发生于肠系膜、大网膜、肝胃韧带等其他部位。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手段的更新,检出率较前有上升趋势。由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或者只有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便血等,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少部分患者会合并腹膜炎甚至消化道穿孔。处理原则与普通急腹症有所区别,预后取决于该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疾病。本文将针对这一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以期有利于临床一线医生诊疗。

  • 标签: 肠壁囊样积气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诊断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患者的临床病史及CT表现。结果CT及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结论结合影像上及临床上与胆道同时存在的其它影像表现、临床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在影像诊断中注意考虑多个影像表现及临床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主次关系,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肠梗阻 胆道扩张积气 CT
  • 简介:目的分析门静脉的超声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对6例门静脉患者进行研究其在灰阶超声、脉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并分析6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及预后。结果灰阶超声上,6例患者皆在门静脉管腔内显示气体强回声,肝实质内可出现多发不规则强回声斑点;脉冲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患者出现特征性的毛刺状尖顶双相回声。3例死亡患者中,2例为肠道缺血坏死患者。结论门静脉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是诊断门静脉的有效手段。门静脉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导致门静脉的基础疾病。

  • 标签: 门静脉积气 超声检查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静脉(portal venous gas)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影像学表现,过去这种表现预示着极高的病死率,随着影像学发展进步,现在门静脉可被及早地发现并引导医师通过各类检查手段寻找病因,然而在这些病因中克罗恩病并不常见,以下报道1例小肠克罗恩病并发产荚膜梭菌入血引起的门静脉系统病例。

  • 标签: 门静脉积气 Crohn病 梭菌,产气荚膜
  • 简介:椎管内积通常是一个无症状的偶然现象,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由创伤继发的硬膜外间隙较多见。Kim等认为椎管内气体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一般很快弥散吸收,不会引起神经损伤症状,即使出现神经症状也较轻,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消退,无后遗症。而椎管内积导致肢体肌力减退的严重神经损伤病例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本院2013年8月收治1例因硬膜下而出现严重神经损伤的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手术后并发症 创伤 神经系统
  • 简介:患儿,男,系第2胎第2产,母孕后期发现羊水过多,胎龄36周顺产于当地卫生院,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2140g。生后当天喂奶时出现呛咳及青紫,遂转来我院,经检查诊断为“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于生后3日在我院行“先天性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根治术”,手术顺利,术中证实为ⅢB型,术后带气管插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入NICU监护治疗。

  • 标签: 张力性纵隔气肿 心包积气 先天性食道闭锁 新生儿 胸腔闭式引流管 食管气管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消胶囊》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肺消胶囊》是我所根据已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氏浸膏》与所属门诊部历代名老中医积累的治疗肺癌临床经验和疗效显著的方药为基础,经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研制的治疗肺癌药品。该方由人参、红景天、沙参、莪术等9味中药材,按平氏传统制膏工艺制成胶囊。日服三次,每次常规用量4粒(每粒净药0.32g),10天为一观察期,获效可连续服用。结果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疗效标准,总缓解率(CR+PR+NR)71.58%,生存期超过二年以上者58例。生活质量按肿瘤宿主健康状况karnofsky分期法评分,58例中有3例维持在60分,5例70分,9例80分,25例90分,16例达90分以上。结论临床观察表明《肺消胶囊》主要会产生下列作用和功效减轻或消除肺癌病态症状,具有明显的抑杀癌细胞,消除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放疗、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肺积消胶囊 气阴两虚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强化道护理对其坠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脑外科行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强化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4%、坠性肺炎7.69%均优于对照组76.92%、23.0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痰液粘稠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道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坠性肺炎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科气管切开 强化气道护理 坠积性肺炎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