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介质的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肌性斜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用白脉软膏作为推拿介质,对照组使用普通润滑油作为介质。两组均每星期治疗5次,每次20min,治疗20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并于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白脉软膏作为推拿介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优于用普通润滑油作为介质

  • 标签: 推拿 按摩 小儿推拿 介质 斜颈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测定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在COPD不同疾病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稳定期患者血清的CRP与者血清TNF-α,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FEV为(32.43±5.22)%,CRP水平为(7.32±1.22)g/dl,TNF-α水平为(30.12±4.33)ng/L。治疗后,患者FEV为(41.21±5.43)%,CRP水平为(2.12±0.78)g/dl,TNF-α水平为(17.08±1.78)ng/L,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与CRP成正相关,CRP与FEV肺功能情况成负相关。结论测定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具有COPD不同疾病状态的预测价值,可反应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帮助临床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血炎症介质 COPD 不同疾病状态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双源CT双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评估全肺灌洗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9-2017年经病理证实的32例PA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全肺灌洗术前后胸部CT、血气及肺功能改变。结果其中16例有职业性粉尘接触史,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胸闷、气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地图样分布、铺路石征,通过灌洗液行PAS染色确诊。全部病例均行全肺灌洗术,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部CT均有改善。10例复发,其中3例为多次复发。结论典型影像学表现及PAS染色有助于PAP的诊断,全肺灌洗术是目前PAP最有效治疗方法,但容易复发。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肺灌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血必净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2P40(IL-12P4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血清中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含量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血必净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炎症介质含量,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肺炎 血必净 炎症介质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导电介质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心室颤动(室颤)患者中电除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电除颤的整体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导管室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浆形电极板上涂导电糊为导电介质的方法进行电除颤,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浸泡纱布直接置于除颤部位进行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电除颤抢救的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电除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60%vs.50%,P>0.05)。观察组电除颤平均用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0.80±0.49minvs.1.86±0.79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灼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vs.35%,P<0.05),皮肤灼伤范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中心局部印记5.0%vs.22.5%,P<0.05)。结论对急诊PCI并发室颤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为电除颤导电介质,可显著缩短除颤时间、减少皮肤灼伤,电除颤成功率相似,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利于室颤的抢救。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颤动 电除颤 导电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双源CT双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CO2为介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研究。方法以CO2为介质,采用充气膀胱镜技术,对26例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可行性,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手术效果等。结果26例患者均操作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7min(8-35min),术中微量出血,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开始后10min及结束后30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对比血气分析中pH值、CO2分压值、O2分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d(4-7d)。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细胞癌。随访5-12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以CO2为介质对膀胱肿瘤进行TURBT治疗,视野清晰,出血少,安全有效,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膀胱肿瘤 二氧化碳 气膀胱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应用氨溴索治疗对患者的血清和耳积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介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氨溴索 分泌性中耳炎 血清 耳积液炎性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耳积液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血清、耳积液等炎性介质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清以及耳积液等炎性介质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能够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氨溴索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血清 耳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右归丸联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3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型)于本院行硬膜外封闭的患者82例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行硬膜外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归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和炎症指标TNF-α、hs-CRP,以及腰腿痛评分(JOA评分)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介质PGE2、5-HT和炎症指标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8,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症状及炎症反应,降低炎症介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右归丸 硬膜外封闭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炎症因子 疼痛介质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六大自然学科之一,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生物以及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以及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对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无法离不开生存环境而独立存在,而环境中生物数量不足也会使得其资源枯竭,高中生物对高中生掌握环境与生物的相关联系作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使人们重视与爱护环境。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以严谨性客观性的态度思考问题,对生物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作一个浅析。

  • 标签: 生物学 生物与环境 紧密联系 高中生视角
  • 简介:摘要基因是生物个体或群体生长,新陈代谢,性状表现以及适应环境的蓝图,环境是生物群体竞争、繁衍、获得食物资源与领地资源的重要场所,生物学认为基因与环境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基因是细胞学说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生物没有涉及,高中生物重点要求掌握与理解的知识,高中生物对生物领域的研究从个体深入到单个细胞,认为每一个细胞中的基因共同作用,最终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基因的改变会影响生物的生命历程。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以严谨性客观性的态度思考问题,对生物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作一个浅析。

  • 标签: 生物基因 环境 紧密联系 高中生视角
  • 简介:本文就环境监测与相关实验室二次污染水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分析实验室污染物与有毒试剂污染物排放导致环境环境危害量研究,同时研究了监测与化学实验内降低二次污染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化学实验室排污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环境监测 相关实验室 二次污染 水环境控制
  • 简介:摘要为稳定护理队伍,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邵逸夫医院护理部从护理愿景的设立、护理专业实践和文化建设层面进行健康护理工作环境构建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简要介绍我院护理工作环境的建设,为国内医院优化护理工作环境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护理 护理工作环境 环境建设实践
  • 简介:近期,希腊雅典大学公共卫生与医学统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环境过吵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对420名住在机场等环境吵闹地区(噪声强度都在45分贝以上)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7年左右的随访。结果显示,有71人患了高血压,44人出现了房颤,18人出现了心肌梗死。

  • 标签: 睡眠环境 心脏病 研究人员 医学统计 公共卫生 临床资料
  • 简介:本文从居民健康卡在锦州市的应用环境建设入手,列举了健康卡的3种发放模式,介绍了二级以上医院刷卡环境建设、健康卡医院内功能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刷卡环境建设、妇幼保健机构刷卡环境建设等,对新生儿、老年人、慢病患者、贫困患者等特定人群居民健康卡应用方式展开讨论,旨在使发到居民手中的健康卡真正发挥作用。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电子健康档案 医院信息系统 发卡模式
  • 简介:目的:构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内容评估和服务计划编制提供测评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7名相关专家的两轮咨询确定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4%、97.3%;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3,判断系数为0.806,熟悉程度为0.801;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6项。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经检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收集和整理居家环境信息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 标签: 居家养老 居家环境适老化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合成闸瓦生产车间的环境保护。方法以某铁路配件生产企业为例,通过了解合成闸瓦生产的工艺流程,阐述了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自动喷漆采用静电喷漆方式,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多台静电喷枪固定安装,实现多台自动同时喷涂,提高了油漆的利用率,油漆材料利用率可达80~90%,较手工喷漆节约油漆60%左右,减少漆雾飞散和污染,并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结论合成闸瓦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油烟,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车间生产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合成闸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应当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整治。

  • 标签: 合成闸瓦 环境危害 废气治理
  • 作者: 北京中科华光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课题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7-06-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第6期
  • 机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其N极在地磁轴上的北极,而S极在地磁轴上的南极,指南针上的N极与地球上的S极相吸引,具有顺磁性。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庞大磁层,不但保护了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而且屏蔽了大部分的高空宇宙射线对人类和其他生命的伤害性辐射,可以认为地磁场是地球上生命的一种保护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五百年地球磁场自身已经减弱了一半,由原来的0.5GS下滑到了0.2GS,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住高楼磁屏蔽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工模拟地球磁场的仿古地磁场环境,并运用这种仿古地磁场环境保健治疗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