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文介绍了汽车用水性阻尼胶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即采用悬臂梁测试系统对汽车用水性阻尼胶进行阻尼性能测试,并探究了不同温度调节方式对阻尼系数的影响。

  • 标签: 水性阻尼胶,阻尼系数,温度调节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汽车制造厂2 647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耳疾史、爆震史、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和职业性噪声接触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2 647名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75.0~92.0 dB(A),平均为(84.14±2.47)dB(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2%(456/2 64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噪声接触水平、糖尿病史、爆震史、吸烟和饮酒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0岁、吸烟和接触噪声是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吸烟和噪声均为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引导工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觉丧失,高频 汽车制造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至2019年武汉市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职业噪声接触及其听力损失情况。方法于2020年5月,采用横断面方法选择2017至2019年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的部分汽车制造业工人3 94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噪声检测和纯音听阈测试,而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听力损失率为3.24%(128/3 948),其中高频听力损失有101人,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有27人。既往有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患病率明显高于无既往接触噪声工人(12.10%、0.96%,P<0.05)。职业性噪声接触为<80 dB(A)、80~<85 dB(A)和≥85 dB(A)的工人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83%、2.69%和5.09%;高频听力损失率分别为1.60%、2.05%和3.71%;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分别为0.23%、0.64%和1.38%;不同职业噪声接触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和噪声聋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防护用品与不使用防护用品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率(2.88%、4.45%)和职业性噪声聋患病率(0.46%、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职业噪声接触<80 dB(A)的工人比较,职业噪声接触≥85 dB(A)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3.16倍(OR=3.16,95%CI:1.44~6.95,P<0.05)。与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比较,不使用听力防护用品的工人听力损失(OR=1.96,95%CI:1.25~3.06,P<0.05)和职业性噪声聋(OR=3.46,95%CI:1.51~7.96,P<0.05)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汽车制造业工人听力损失发病风险与职业噪声接触和个体听力防护用品使用密切相关。良好的听力防护可以降低职业性噪声诱导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汽车制造业 职业噪声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接触对汽车制造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8年4至7月以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4 72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0.5、1.0、2.0、3.0、4.0和6.0 kHz的纯音听阈测试,分析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特征及其与噪声作业工龄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总体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8%(1 406/4 723);其中,双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1.2%(999/4 723),单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8.6%(407/4 723)。单侧听力损失中,右侧检出率高于左侧(P<0.05),尤其是6.0 kHz(P<0.001);语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1.9%(90/4 723),高频听阈提高检出率为28.9%(1 366/4 723)。左侧和右侧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P<0.001),均以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最高。左侧0.5 kHz的听阈高于右侧相同频率听阈(P<0.05)。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且3.0、4.0和6.0 kHz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听阈提高以6.0 kHz较为明显,右侧较左侧易受损,噪声作业工龄与高频段听力损失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噪声 听力损失 频率 工龄 剂量效应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噪声作业3 486名男性工人,经筛选最终选取2 60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20%(892/2 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接噪工龄、噪声接触等效A声级、CNE、上班工作制及接触电磁辐射情况在两组工人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CNE、接触电磁辐射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三班两倒工作班制相较于白班制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3,P<0.01)。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是接噪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改善电磁辐射作业环境,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工作场所 听觉丧失,高频 累积噪声暴露量 电磁辐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3家;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 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 048)和4.51%(51/1 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汽车制造企业 电焊烟尘 锰及其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因素与汽车制造厂工人患高血压的关系,分析患高血压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广州市某汽车制造厂的66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噪声作业人员(38.09±7.1岁)共661名,高血压患者137人(20.7%)。单因素分析结果为不同年龄、工龄、不同体质指数(BMI)、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NE)之间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高频听阈测试、振动、尿糖、高血压家族史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的OR(95%CI)值1.048(1.019~1.082)(P=0.009),高血压家族史的OR(95%CI)值2.291(1.424~3.685)(P=0.001),BMI的OR(95%CI)值1.239(1.155~1.330)(P=0.000),高频听阈的OR(95%CI)值2.316(1.521~3.525)(P=0.000)。结论:噪声作业工人的年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均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密切相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噪声作业 高血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总装作业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63名男性汽车总装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选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工人的一般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多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汽车总装作业工人近7天内WMSDs的检出率为37.9%(251/663),近1年内WMSDs的检出率为51.9%(344/663)。WMSDs仅涉及1个部位的比例为13.6%(90/663),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占38.3%(254/663)。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时经常转身是工人1~3部位、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65、2.47、3.65),下肢及踝重复动作是工人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2.15、2.98),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工人1~3部位、4~6部位和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95、2.67、3.04),工作时长时间站立是工人1~3部位和4~6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1.87、1.79),加班是工人7~9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OR=5.48),休息时间充足是工人1~3部位和4~6部位WMSDs的保护因素(OR=0.50、0.31)。结论汽车总装作业工人WMSDs检出率高,多部位WMSDs的发生较单一部位常见;工人多部位WMSDs的职业性危险因素是不良姿势以及组织管理因素。

  • 标签: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骨骼痛 肌肉骨骼疾患 多部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一线职工开展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探讨职业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人不同特征情况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淮南市职业病防治所于2019年8-12月对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一线全体职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被调查者独立、完整填写问卷,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SCL-90量表各因子与个人不同特征情况的关系及组间差异。结果有效问卷263份,按照总分大于160分,调查结果阳性人数8人,阳性率为3.04%。按任一因子分大于2分,调查结果中躯体因子项阳性16人、强迫因子项阳性12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项阳性4人、抑郁因子项阳性6人、焦虑因子项阳性8人、敌对因子项阳性18人、恐怖因子项阳性8人、偏执因子项阳性12人、精神病性因子项阳性4人。结论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一线职工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全国常模,但部分职工的单项指标呈阳性,这需要企业及个人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社会支持,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学试验 职业卫生 健康状况 调查和问卷 抑郁 焦虑 恐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7 065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NMQ)调查其WMSDs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WMSDs检出率为43.9%(3 102/7 065),其中多部位WMSDs的检出率达31.4%;检出率最高的部位是颈部(24.5%),其次是肩部(21.1%)、踝部(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3~8年、>8年、年龄>30岁、工作每天重复、每分钟多次重复动作、工作姿势不舒适、经常加班和部门人员短缺等是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P<0.05);休息时间充足是多部位WMSD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颈部、肩部、踝部及多部位的WMSDs检出率较高,不良劳动姿势及不合理的工作组织是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适当的工间休息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应开展有效工效学干预措施以预防汽车制造业工人WMSDs的发生。

  • 标签: 肌肉骨骼痛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汽车制造 患病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