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方法建立以T1及K为参数的稳定性评价指标,考察制备温度与贮存温度对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贮存温度为4℃时,T1为72h,K为-0.0051h-1,此时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稳定性最好。结论注射用紫杉醇聚合胶束的稳定性与制备温度、贮存温度有关。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稳定性 制备温度 贮存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头孢羟氨苄聚合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葡聚糖凝胶PharmadexG-10柱(300mm×130mm),流动相A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流动相B0.5%葡萄糖溶液。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0μl。结果头孢羟氨苄进样浓度在2mg/ml~8mg/ml的范围内与头孢羟氨苄高分子聚合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标签: 头孢羟氨苄 聚合物 Pharmadex G-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聚合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作样品,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81)作原研样品,参考《中国药典》以及其他青霉素类聚合项下标准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溶液主成分峰前有一个杂质峰。杂质峰、哌拉西林峰按顺序依次出峰。杂质峰与哌拉西林峰分离度为5.15,他唑巴坦峰包含于哌拉西林峰内。结论以上流动相A、B、C均能检出聚合。流动相A、C中聚合与主峰分离良好,分离度分别为5.15和6.53。流动相A中聚合峰的理论塔板数高于流动相C中,理论塔板数分别为18647和17298。因此,选取流动相A作为本品聚合含量测定的流动相。

  • 标签: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聚合物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杂化聚合物,未来或可用于制造人工肌肉等仿生材料或其他一些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材料,也可用于输送药物、生物分子或其他化学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标记聚合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方法选取10只昆明种小鼠,将其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组与游离罗丹明组,每组5只。比较两组小鼠活体成像情况及小鼠药物注射后的1,3,6,12,24,48h活体成像荧光强度值。结果(1)游离组小鼠给药1h以内,游离的罗丹明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地遍布患者全身,药物代谢速度较大,24h之后药物代谢保持较大程度;罗丹明胶束组给药之后,小鼠体内药物水平会缓缓升高,3h肿瘤发生药物集聚情况,6h药物水平达到峰值,12h时药物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罗丹明胶束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活体成像荧光强度比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的游离罗丹明组(P<0.05~0.01)。结论荧光标记聚合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具有非常明显的靶向效应,从而为选择合理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昆明小鼠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 靶向效应
  • 简介:Ni-Mn-Ga合金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新型智能材料。这类材料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大的输出应变且具有高的响应频率,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驱动与传感材料。过去二十年里,研究者们对Ni-Mn-Ga合金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作为一类新型磁控功能材料,人们对Ni-Mn-Ga合金的组织结构、界面特征、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等方面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随着空间分辨的EBSD取向分析技术的发展,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对合金组织的晶体学取向与其形貌特征进行有效关联已成为可能。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组基于EBSD取向分析技术的Ni-Mn-Ga合金晶体学表征的近期研究进展。

  • 标签: NI-MN-GA合金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马氏体转变 微观组织表征 晶体学
  • 简介:摘要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男性青年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是诱发聚合性痤疮最主要的病因。由于患者雄性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进而造成其皮脂分泌亢进,并使得患者机体毛囊漏斗部发生角化,同时发生角化的还包括患者脂腺导管,进而使得正常的皮脂排出发生障碍,使得皮脂堆积潴留,进一步发展形成粉刺,而粉刺的形成使得毛囊痤疮内丙酸杆菌繁殖激增,同时会由于粉刺内容入侵患者机体真皮进而引发炎性疱疹或脓包,最终导致聚合性痤疮的产生。

  • 标签: 痤疮 聚合性痤疮 药物治疗 系统用药
  • 简介: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探究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后缺损形状对修复区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Abaous6.10软件建立软骨纤维增强的多孔黏弹性模型,包括软骨的两相结构、不同层区胶原纤维的作用、方向及渗透率的特征。在压缩载荷下分析缺损截面形状(矩形、梯形、圆弧形)和缺损深度(浅表层、中间层、深层、全层)对软骨修复区应力的影响。结果对于中间层缺损,矩形截面修复界面处的Mises应力最小,梯形次之,圆弧形最大。对于不同缺损深度,当弹性模量〈0.3MPa时浅表层修复界面处应力最大,其他缺损深度的应力相差不大;当〉0.4MPa时,应力由小到大依次为浅表层、中间层、全层、深层缺损;而在此之间时应力与泊松比大小有关。结论软骨缺损截面形状和深度对修复区应力都有影响,临床上可制作矩形缺损截面和不同的缺损深度,并选择合适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软骨植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组织工程 缺损形状 有限元法 力学状态
  • 简介:有些人和事注定只能留在记忆里,即使忘记了您的声音,忘记了您的笑容,忘记了您的脸,但是想起您的那种感觉,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把您藏在心里,留在记忆里。"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您好好活着,我就不会这样写。以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想到您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有多无奈,那是一种说不出、写不出的遗憾。

  • 标签: 腰疼 活着 早餐店 气极 内容转换 文章语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在试管进行的简便而快速的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其基本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的相似,但反应体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应用于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或敏感性太低或培养时间长的病原体的检测。PCR扩增能力极强、灵敏性极高,微量的样品污染便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为此,在实验操作中应谨防污染的发生,并设置严格的对照,以提高PCR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操作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聚合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76例聚合性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1)传统西药治疗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10mgbid;罗红霉素胶囊,150mgbid;外用夫西地酸软膏,每日2次;(2)每周一次清痤挑刺;(3)口服中成药裸花紫珠片,100mgtid。对照组患者未给予裸花紫珠片,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疗程12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2.79%、84.61%和51.35%、75.67%,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清痤挑刺和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聚合性痤疮,疗效高,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维a酸软胶丸 裸花紫珠片 清痤挑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盐饮水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小鼠48只,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高浓度组(以4%的氯化钠溶液为饮用水)、中浓度组(以3%的氯化钠溶液为饮用水)、低浓度组(以2%的氯化钠溶液为饮用水)和对照组。高盐摄入15天后,用Y型迷宫实验进行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低浓度组的正确反应率外,其余各浓度组的总电击时间、总训练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正确反应率等表示学习功能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24小时后,重复Y型迷宫实验,各浓度组的总电击时间、错误反应次数、正确反应率等表示记忆功能的指标均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短期高盐摄入可影响小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

  • 标签: 高盐摄入 学习 记忆 小鼠
  • 简介:摘要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微生物的检验准确性在临床和生活健康以及饮食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介绍,针对其特点深入研究其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链DNA DNA聚合酶
  • 简介:“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水善利万不争”。而厚德载,则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仔细想来,上善若水和厚德载虽出自不同的典故,意义却有相似之处,都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朋友送我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字体遒劲有力,上书“上善若水,厚德载”。我久久凝望、品悟。这区区八个字,可谓一语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水善利万不争”。

  • 标签: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 载物 天行健 九曲黄河 自然万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8-12周X线片示骨折临床愈合。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发性 记忆合金怀抱器
  • 简介:背景:长时程记忆形成通常包括获得、巩固、再巩固等多个环节,再巩固过程对于新获得的记忆转为稳定记忆十分重要。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应激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而在应激过程中,皮质酮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激素。目前,关于皮质酮对新颖物体识别记忆再巩固的影响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检测皮质酮对大鼠新颖物体识别记忆再巩固过程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皮质酮对大鼠新颖物体识别记忆再巩固的影响。方法:①大鼠在再激活后立即腹腔注射皮质酮(0.1,1及3mg/kg),以大鼠在测试阶段对新旧物体探究时间的辨别指数作为记忆评价指标;②再激活后6h腹腔注射皮质酮(3mg/kg),以大鼠在测试阶段对新旧物体探究时间的辨别指数作为记忆评价指标;③无再激活经历时腹腔注射皮质酮(3mg/kg),以大鼠在测试阶段对新旧物体探究时间的辨别指数作为记忆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再激活后立即注射皮质酮(3mg/kg)显著性降低大鼠辨别指数,再激活后6h或无再激活经历时注射皮质酮对大鼠辨别指数无影响。提示再激活后立即注射皮质酮损害大鼠新颖物体识别记忆再巩固,该损害效应依赖于再激活经历及再激活后特定时间窗。

  • 标签: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皮质酮 再巩固 识别记忆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6例我院2013.4~2015.4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02%、92.4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疗效 多发肋骨骨折 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