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IgA肾病(IgAN)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既往认为IgA肾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近年发现30%~40%呈进展性,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称为进展性IgA肾病。进展性IgA肾病的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来制定:对于蛋白尿〉0.5~1g.d-1的患者,首先应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药,以控制血压和最大程度地降低蛋白尿;3~6个月后蛋白尿仍持续≥1g.d-1,肾小球滤过率(GFR)〉50mL.min-1.(1.73m2)-1,且病理表现以活动性病变为主的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治疗药物和手段如免疫抑制药、抗血小板药物、扁桃体切除术等在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价值仍需进一步评估。

  • 标签: IGA肾病 进展性 治疗
  • 简介:摘要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较差,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成为临床卒中治疗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就进展性脑梗死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介绍。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7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金纳多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静点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奥扎格雷钠静点,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奥扎格雷钠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粘度,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进展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1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15天预后,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不同受累血管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1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KS)评估,病后15天进行MRS评估,分析患者15天预后,系统评价病变部位及受累血管,并与预后不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10例患者,病后15天死亡率3.33%,致残率86.67%,大脑中动脉主干重度狭窄88例,大脑中动脉主干中度狭窄56例,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38例,颅内多根血管狭窄28例,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病者147例,大量饮酒、吸烟者63例。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及预后与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与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大部分进展性卒中患者预后较差,致残率相对较高。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相关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设为进展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病人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84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在所观察项目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脑动脉狭窄、血压不稳定、血纤维蛋白原高、发热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重大影响,对这些危险因素重点评估并合理控制,能防止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高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东菱迪芙加入生理盐水中静点。对照组39例,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病人均给予复方丹参为基础的常规辅助治疗。结果从治疗3d治疗组评分开始减少,7d.14d时评分减少明显;对照组在治疗3d后评分仍有增加倾向,第14d方逐步下降。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东菱迪芙可比较迅速、有效地阻止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且治疗时间窗较为宽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东菱迪芙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00例新生早产儿,将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出生后体重增加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分析溶血磷脂酸(LPA)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并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中LPA水平在不同时间均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1),病例组患者血浆LP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进展性脑梗死重型组血浆LPA浓度高于中、轻型组(P<0.05),中型组血浆LPA浓度高于轻型组(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显著增高,提示进展性脑梗死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血栓形成和扩展。可根据患者血浆LPA水平变化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就可能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控制或减轻脑梗死病情的进展,LPA水平检测对脑梗死的预报、治疗、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在舒城县城关卫生院就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在脑梗死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与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仅在脑梗死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采用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进行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监测凝血、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值的减少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0.05)。病程中两组均无继发脑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塞通 低分子肝素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次,2次/天,共14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损缺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方便安全,疗效好,且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依达拉奉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36例,另设对照组12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1d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肽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肽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丁苯肽注射液 进展性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40例、非进展组(NPIS组)70例。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1、ox-LDL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进展组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ox-LD(mmol/L)(t=4.796),有统计学意义(p<0.05)。2.ox-LDL比较轻型脑梗死组与中型脑梗死、重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进展性缺性卒中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ox-LDL浓度亦越高,中型脑梗死与重型脑梗死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ox-LDL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密切相关。2.血清ox-LDL水平可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11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溶栓、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原发病与合并症,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后使用自编问卷、运动能力(Fugl-Meye量表)及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进行测评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998,P<0.01;t=-25.790,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阿托伐他汀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serumferritin)不同时期含量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ischemicstroke,PI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3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50例、非进展组(NPIS组)8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F浓度。结果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第1、3、7天SF水平均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随着SF水平升高,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度呈上升趋势,x2=20.63,P<0.001。结论1.SF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2.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SF水平升高,病情进展的危险性增加。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用奥扎格雷钠80㎎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依拉达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在治疗前后进行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NDS评分标准和Banthel指数(BI)评分,并与单用奥扎格雷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14d时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75%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5%、80%)(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应用叶酸对血浆Hcy的影响。方法测定3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浆Hcy浓度,并对其中27例高Hcy血症病例应用叶酸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血浆Hcy浓度的影响。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3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27例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补充叶酸可降低血浆Hcy浓度。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叶酸可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

  • 标签: 叶酸 脑梗死 进展性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