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天然牙联合种植体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可以解决KennedyI、Ⅱ类牙列缺损(特别是有多数牙齿的缺失)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稳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类修复方法也可作为由于患者骨组织或经济原因不能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有关这类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比较少,且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物力学及临床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可摘局部义齿 多数牙缺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护士职业的期望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压力也日益增加,国内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身耗竭阿题。在我国边疆地区贫困落后,少数名族护士多,学历起点低。护士职业压力问题、流失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国内对护士职业压力源致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且提出了许多良策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压力管理对策。现存的缓解护士压力的对策需进一步完善。运用现代压力管理理念,探索面对压力,与压力共存的压力管理对策已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国内护士压力管理对策的研究,对实行系统的少数名族护士压力管理策略作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边疆地区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压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率,减少汉族MS的漏诊率,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率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腰围切点
  • 简介:摘要在本地区,哈萨克民族较为积聚,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医院基础设施、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理念等的不足,母婴同室存在一定的院内感染问题。本文浅要分析了如何对少数民族母婴同室进行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 标签: 少数民族 母婴同室 院内感染 问题 对策
  • 简介: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启动,本院作为省级示范医院之一,按照《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存在人力不足,护理人员及患者不理解等问题,现就本院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创优护理活动的开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病房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和配置存在极大不均。目前我国大城市、城市居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有的比例不大,但却占有最一流的医务人员、最好、最多的医疗资源,而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名族地区医疗资源缺乏,尤其是儿科护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语言、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且这些文化、生活环境与其它地区差异较大,给其医务人员工作带来了巨大障碍。该地区生活着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其它少数民族。本人从小和多种民族打交道,深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居民由于长期与外界缺乏交流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甚至对汉语听不懂,这些都不利于医疗工作的进行。所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儿科护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儿科护理 技术 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少数民族地区PICC带管出院化疗患者维护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PICC维护患者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导致维护困难的原因依次为下级医院工作人员未接受过正规培训,没有维护所需材料,不同语言之间沟通障碍,患者遵医行为差。结论出院时携带维护说明,加强带管患者出院时的健康宣教,定期电话随访,及时指导和解决维护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效降低非正常拔管的发生率,提高带管出院维护的成功率,保障医疗护理的安全。

  • 标签: PICC 少数民族地区 维护困难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保洁员管理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方法对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造成的职业危害分类和原因、防护措施的培训和监督。结果降低医院感染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避免医疗废物对保洁员的危害。

  • 标签: 医疗废物 保洁员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以适应和满足少数民族病人的需求。结果少数民族病人配合手术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病人和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 少数民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包头地区少数民族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02例少数民族支气管哮喘患者与205例社区对照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母有哮喘家族史与支气管哮喘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1),OR值分别为3.25、6.23、4.38。床褥经常晾晒可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P<0.01,OR=0.27)。结论职业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住房装修、父母有哮喘家族史可能是包头地区少数民族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床褥经常晾晒是保护性因素。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少数民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本文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士长队伍整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护士长队伍素质的途径及方法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士长队伍的素质是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 标签: 边疆地区 护士长队伍建设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SCL-90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以后各项心理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乳腺癌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治疗 心理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上消化道疾病而行内窥镜检查的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已感觉到上消化道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本人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其间,共检查2010例胃镜检查,总结本地区上消化道常见疾病在胃镜检查中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对上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少数民族地区,提出新的学术思考。现将少数名族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发展趋势总结介绍如下对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全县40-69岁年龄段的所有人群进行随机电子胃镜检查,每例都做食管碘液染色,并作指示性活检确诊。

  • 标签: 胃镜诊断上消化道疾病谱
  • 简介:目的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9~12岁流动儿童1600名,城区常住儿童1600名,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调查。结果9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10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情绪障碍、品德缺陷、学习障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儿童中,品德缺陷、学习障碍、不良习惯、社会适应方面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11岁儿童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12岁流动儿童与城区常住儿童相比,男性儿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性格缺陷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城区常住儿童的心理健康优于流动儿童,应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心理健康 流动儿童 城区常住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