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3

新疆少数民族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赵凤丛张冬辉田晓琴葛家璞

赵凤丛张冬辉田晓琴葛家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率,减少汉族MS的漏诊率,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率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腰围切点

【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086-02

研究表明腹型肥胖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1],测量腰围能够反映中心性肥胖。不同人种腰围存在异质性[2],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定义[3]将不同人种的腰围切点区分开来,其中亚洲人的腰围切点为男性≥90cm,女性≥80cm。而多数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人的MS腰围切点应为男性≥85cm,女性≥80cm[4.5.6]。然而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是每一民族都适用于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表明维吾尔族腰围适宜切点为男性≥93cm,女性≥89cm[7];哈萨克族腰围适宜切点为男性≥99cm,女性≥88cm[8]。本研究对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关于“中国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的科研项目在新疆地区的横断面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在IDF标准基础上,将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维、汉、哈)腰围切点分别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调整,将腰围切点调整为汉族男性≥85cm,女性≥80cm,维吾尔族男性≥93cm,女性≥89cm;哈萨克族男性≥99cm,女性≥88cm,重新计算各民族MS患病率,研究不同腰围切点对维、汉、哈族MS患病率的影响,初步探讨调整不同民族腰围切点的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7年9月~2008年1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20~74岁居民中,选择5年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调查。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妇女及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询问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史及服药史等。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抽取空腹血做血糖、血脂测定。以IDF标准[3]分析维、汉、哈族MS患病率。其他组分标准不变,调整腰围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女性不变);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进一步计算各民族MS患病率。

1.2.2质量控制:调查人员均是医学专业人员,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录用。实验室检查由临床检验鉴定合格的实验室承担。课题组聘请外部质控组负责抽取5%的被调查者进行人户复查。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计算各民族人体测量值、血压、血生化值的均数和标准差,用方差分析行民族组间均数比较。计算分民族、分性别MS及每一组分的患病率,并采用2006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及组内率的比较。调整腰围前后自身比较进行粗患病率比较,组间比较行标化患病率比较。所有数据处理用SPSS13.0软件包完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本次共调查维吾尔族1262例,汉族1338例,哈萨克族622例,其中男性1314例,女性1908例,平均年龄(42.98士12.30)岁,中位年龄为41.00岁。

2.2调整腰围切点前后腹型肥胖患病率

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腹型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51.3%、32.4%和53.2%,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4.2%、20.9%和33.9%。将腰围调整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女性不变);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后,维、汉、哈族腹型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30.2%、40.1%和31.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6%、25.8%和19.9%。调整腰围后维吾尔族腹型肥胖粗患病率降低了21.1%(χ2=202.1,P<0.05),哈萨克族降低22.2%(χ2=53.9,P<0.05),汉族增加7.7%(χ2=78.5,P<0.05)。各民族之间比较,调整腰围前腹型肥胖标化患病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χ2=115.4,P<0.001),汉族高于哈萨克族(χ2=268.3,P<0.001)。调整后仍然是维吾尔族高于汉族(χ2=97.6,P<0.001),汉族高于哈萨克族(χ2=66.5,P<0.05),但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差距缩小。

2.3调整腰围切点前后MS患病率

调整腰围切点前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42.1%、16.7%和9.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后维、汉、哈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6%、13.4%和4.5%。调整后MS粗患病率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均降低,汉族增加。各民族之间比较,调整腰围前MS标化患病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χ2=245.7,P<0.001),汉族高于哈族(χ2=331.2,P<0.001)。调整后仍然是维吾尔族高于汉族(χ2=105.4,P<0.001),汉族高于哈族(χ2=79.8,P<0.05),但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差距缩小。

3.讨论

研究表明MS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种族MS患病率都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与遗传、环境、人种、地域及所采用的MS诊断标准的不同有关[9]。周北凡等[4]研究认为当中国人腰围男≥85cm,女≥80cm时ROC曲线距离最短,并建议以此作为中国人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翟屹等[6]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0]的大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得出相同结论。如果腰围男≥85cm,女≥80cm为中国人的腰围适宜切点,那么现行的IDF标准就使男性MS的检出率降低,本研究汉族男性腰围按照≥90cm计算腹型肥胖患病率为29.6%,调整为≥85cm时腹型肥胖检出率为50.4%,相应的MS粗患病率也由16.6%增加为26.3%。如果按照IDF标准,汉族男性MS将会有9.7%被漏诊,这会使很大一部分人群失去早期接受疾病干预的机会。

目前对我国少数民族腰围切点的研究较少,路庆丽等[7]研究认为当维吾尔族腰围男性≥93cm、女性≥89cm时,ROC曲线距离最短,是维吾尔族适宜腰围切点。本研究按照此标准计算的维吾尔族腹型肥胖患病率较调整前减少了21.1%,相应的MS患病率减少16.5%。如果按照IDF的MS腰围标准,维吾尔族将会有16.5%的正常人被误诊为MS,按照现有800万维吾尔族人口计算,这会使132万正常维吾尔族人承受更多的医疗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高静等[8]研究认为哈萨克族腰围适宜切点为男≥99cm,女≥88cm。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哈萨克族腹型肥胖粗患病率为31.0%,MS检出率为6.9%。而根据IDF标准哈萨克族腹型肥胖患病率为53.2%,相应的MS患病率为9.5%。如果按照IDF标准将会有部分哈萨克族人群被误诊为MS。

本研究还发现无论腰围切点如何,MS患病率均为维吾尔族高于汉族及哈萨克族(均p<0.05)哈萨克族患病率相对偏低。使用IDF标准,维、汉、哈族MS患病率差距较大,(,)尤其是维吾尔族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维吾尔族MS患病率是汉族的3倍,是哈萨克族的4.7倍。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适宜的腰围切点后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差距明显缩小。

根据以上研究,有必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根据民族不同选择适合各民族自身特点的腰围切点,对各民族MS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估,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疾病预防控制会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尤其是哈萨克族样本量偏少,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而且所依据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腰围切点研究数据尚未经过权威验证,实为本研究不足之处。由于目前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腰围切点的研究较少,且没有更大规模的研究数据,因此需要今后投入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AlbertiKG,ZimmetPZ,ShawJE.Themetabolicsyn-dromeanewworld-widedefinitionfromthe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consensus.Lancet,2005,183(4):175-176.

[2]RazakF,AnandS,VuksanV,etal.Ethnicdifferencesintherelationshipsbetweenobesityandglucose-metabolicabnormalities:across-sectionalpopulation-basedstudy.IntJObesRelatMetabDisord,2005(29):656-667.

[3]EckelRH,GrundySM,ZimmetPZ.Themetabolicsyndrome.Lancet,2005,365(9468):1415-1428.

[4]周北凡,武阳丰,李莹,等.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81-85.

[5]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10.

[6]翟屹,赵文华周北凡等.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腰围切点值的进一步验证.行病学志2006(27):560-565.中华流(,)杂(,)

[7]路庆丽谢自敬,等.我国维吾尔族成人代谢综合征腰围适宜切点的研究.中糖尿病杂志,2008(16):79-82.国(,)

[8]高静谢自敬,等.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哈萨克族腰围适宜切点研究.中华科杂志,2008(11):32-36.内(,)

[9]冯琼,周智广,唐伟立,等.3种MS工作定义在男性健康体检者中的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130-134

[10]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编号0702047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