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关于抗菌药物药代动力(PK)或者是药效动力(PD)相关研究当中,主要考虑药物、病原体以及宿主之间具体关系。将抗菌药物副反应、整体效果和药物浓度改变情况如实反映,对于后期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合理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重要价值作用。为此,本文章建立在PK/PD基础之上,对合理抗菌药物使用做出深入探究。

  • 标签: 抗菌药 PK PD 合理运用
  • 简介:目的研究泛昔洛韦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小肠回流试验装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阶导数光谱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泛昔洛韦及血浆中喷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泛昔洛韦在药物浓度为25、50、100μg·ml^-1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304、0.313、0.288h^-1;在pH值为5.4,6.8、7.8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6、0.279、0.251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47、0.191、0.194、0.047h^-1。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pH值对药物在大鼠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标签: 泛昔洛韦 一阶光谱导数法 在体肠吸收 一级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旋前旋后运动的肌力变化以及肱骨应力、位移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根据Dicom数据在MIMICS中重建三维肱骨并在Hypermesh中划分网格和材料赋值。采用志愿者的身高、体重数据在AnyBody骨骼肌肉系统中建立个性化上肢的骨骼肌肉模型,模拟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导出旋前旋后运动过程中的肌力等边界条件,将此数据作为肱骨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最后在Abauqus中行肱骨应力、位移大小的分析。结果前臂0°~90°旋前运动时主要是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发挥作用,旋前圆肌约90°时肌肉力最大,旋前方肌约40°时肌肉力最大。当前臂0°~90°旋后运动时主要是旋后肌、肱二头肌发挥作用,二者肌肉力在旋后约90°时最大。旋前运动约90°时肱骨受到的应力、位移最大,而旋后运动约10°时肱骨受到的应力、位移最大。应力大致在肱骨中下1/3处集中,而位移集中在肱骨的中部及远端,且以肱骨远端最为明显。结论利用AnyBody骨骼肌肉系统成功模拟了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并与有限元分析联动,在肌力加载下分析肱骨应力、位移。肱骨中下段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肌力 运动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瑞格列奈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动力。方法: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mg瑞格列奈片,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用快速血糖仪测定不同时间指尖血的血糖。利用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格列奈体内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达峰浓度Cmax为(83.1±23.6)μg/L;达峰时间tmax为(0.71±0.21)h;AUC0-8为(97.1±37.8)μg·L^-1.h;t1/2为(1.6±0.7)h。给药后血药浓度水平升高,血糖随之下降,于给药后1h最低,达(3.0±0.65)mmol/L。结论:瑞格列奈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适合餐后血糖调节,用于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瑞格列奈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血糖
  • 简介:目的相位对比动力MRI无损伤性探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方法应用相位对比动力MRI探测了170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其中正常人群组79例,高血压人群组30例,颅内疾病人群组61例(本组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和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3组).所选择的参数为最大流速(Vmax),最大流量(Fmax),到头端峰值时间(TimetoVr)及脑脊液流动图.结果79例正常人群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为等动力;高血压人群组为高动力;交通性脑积水为超高动力;梗阻性脑积水为不规则动力;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组为低动力.结论相位对比动力MRI对于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相位对比动力学MRI 中脑导水管 高血压 交通性脑积水 梗阻性脑积水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 作者: 刘鑫 廖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刘鑫为山东大学与康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廖利民为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上尿路动力的研究朝着数字化、模拟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上尿路动力的生理机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起搏细胞被认为是上尿路蠕动发生的基础,但具体的启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尿路动力技术研究灌注速率与压力的关系,Whitaker试验可作为可疑病例诊断的辅助检查。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多学科融合可能是未来上尿路动力研究的重点手段。

  • 标签: 上尿路动力学 起搏功能 肾盂内压 上尿路疾病
  • 简介:三.动力认知范式对表征的理解 ,但动力论的认知范式则宣称,动力论的认知范式与其他范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表征的不同理解

  • 标签: 动力学范式 认知科学动力学
  • 简介:“尿动力技术规范”(goodurodynamicpractice,GUP)是国际尿控协会(ICS)第1份关于尿动力测量、质量控制和结果判断的技术规范报告,它既适用于临床工作又适用于基础研究,由ICS尿动力标准化委员会发表。作者为:W.Schaefer、P.Abrams、廖利民、A.Mattiasson、F.Pesce、A.Spangberg、A.M.Sterling,N.R.Zinner、P.vanKerrebroeck。

  • 标签: 尿动力学技术 国际尿控协会 质量控制 临床工作 委员会 标准化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病毒感染动力的研究背景和主要进展。首先阐述了病毒动力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然后介绍了病毒的基本特征,并简要描述了病毒的感染过程以及传播途径;最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毒动力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病毒动力学 病毒特征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主要就是对于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的研究。本文将简单介绍药物的代谢动力

  • 标签: 药物 代谢动力学 研究
  • 简介:随着物流行业的崛起,同时面临交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基建与交通工具的进步,目前高铁建设的竞赛已经趋于稳定阶段,我国的高铁总里程数超过2.5万公里,现在世界各国竞相开展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准备下一场交通技术的迭代更新,因此对于磁悬浮列车的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其中磁悬列车动力研究尤为关键,它对施工、运行的平稳性有密切关系,本文以我国某市磁悬浮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列车动力模型来研究磁悬浮列车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完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的教材编写,积累长期的教学经验,结合药物动力的相关文献报道和应用实践,提出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改进建议。

  • 标签: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教材编写 建议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氯米帕明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肠灌流实验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肠回流液中药物及酚红的浓度,通过酚红的浓度校正相应时刻供试液的体积。结果盐酸氯米帕明浓度为5、10、25μg/ml时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α)为(0.74±0.04)、(0.78±0.03)、(0.77±0.05)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托分别为(0.590±0.026)、(0.670±0.032)、(0.680±0.030)和(0.560±0.031)h^-1。结论盐酸氯米帕明在大鼠肠道均有良好的吸收。盐酸氯米帕明在小肠的吸收呈表观一级动力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标签: 盐酸氯米帕明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肠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 简介: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抗菌药物开发中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近十年来群体药物动力和药效动力的发展和在抗菌药新药开发上的应用,对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的制定有了突破性进展,已基本上形成了抗菌药物新药开发的一个模式。这一模式以药动药效学理论指导下的体外动力模型、动物体内感染模型和Ⅰ期临床药动学试验为基础,以随机化统计模型和蒙地卡罗模拟为手段对Ⅲ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进行统计比较以确定最佳的给药剂量和频率。本文系统性地描述如何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而建立药动药效学数学模型,着重于阐述抗菌药物药效学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药动药效学的计算方法.

  • 标签: 药动学 药效学 抗菌药物 体外动力学模型 蒙地卡罗模拟
  • 简介:摘要玻璃切除术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了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微创玻璃切除技术于21世纪初期被提出,并且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手术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已有大量对玻璃切除手术中流体动力特征以及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玻璃切除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阐述近年来玻璃切除系统中流体动力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优化后的玻璃切除设备加以介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流体动力学 进展,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容积动力是在输液过程中连续多次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Hb)水平,以Hb衍生的血浆稀释度作为输入数据、尿量作为输入变量的两室组成动力模型,适用于麻醉、手术、脱水和低血容量患者补充晶体液。容积动力还可以量化应力、低血容量、麻醉和手术引起的液体分布与清除的变化。影响容量复苏的伴随因素很复杂,包括性别、年龄、血流动力状态〔如平均动脉压(MAP)〕、健康与应激状态、肾功能、意识及手术麻醉状态等,可影响液体的半衰期、分布和容量。本文对晶体液在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危重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容积动力学 两室模型 血浆容量 间质液间隙 晶体液
  • 简介:摘要线粒体动力是指线粒体通过分裂和融合的过程不断地改变其在细胞内的位置及结构,通过重塑自身形态来自主整合并响应细胞的信号和需求。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失调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在肺纤维化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肺纤维化 细胞融合 细胞分裂 线粒体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