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正>背景:睾丸癌的流行病研究主要对象是欧洲国家,而全球睾丸癌的发生和死亡则很少被正式的评估。目的:更好的了解最新的睾丸癌全球标准化年龄发生和死亡,并据此对一个地区的卫生保健质量进行评估。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资料:根据2008年Globocan数据库得出的睾丸癌的标准化年龄发生(ASIR)和标准化年龄死亡(ASMR),涵盖了172个国家中的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反映出每10

  • 标签: 睾丸癌 年龄死亡率 发生率 全球标准化 卫生保健质量 实验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升高的因素。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634例产妇中788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为48.22%。主要指征头位难产占32.49%,胎儿窘迫占16.75%,瘢痕子宫占12.31%,社会因素占11.04%,臀(横)位占8.76%,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占8.76%,高龄初产占5.08%,双胎占3.17%。结论剖宫产增高是与孕妇受传统观念影响程度、围生保健、医患沟通、产科工作者技术水平,规范处理产程及手术指征准确掌握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剖宫产率 原因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增高的原因是否合理。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1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羊水过少,相对头盆不称,高龄产妇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认真观察产程,加强孕产期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讨论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分析我院6年间剖宫产术指征、剖宫产上升原因。结果剖宫产术指征以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疤痕子宫较多,剖宫产逐年升高。结论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进行心理调控,提高分娩镇痛技术是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与自由尿流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上升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和县医院就诊的剖宫产孕妇220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剖宫产上升影响因素与家庭月收入、不良分娩史、宫内窘迫、多次人工流产史,及胎位异常有关系。结论剖宫产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 标签: 剖宫产率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两癌”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她们预防疾病的知识,培养她们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对社区医院在“两癌”普查过程中社区妇女对普查活动参与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同类社区服务行为的完成及社会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及对母儿影响的利弊,以便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孕产妇 婴幼儿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08~2011年临床上报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更要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发生。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是不同的,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最高。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发生率 正确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预防接种宣传效果,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方法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知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一对一调查并填写问卷。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10份,回答正确较高的有乙脑、糖丸、乙肝、甲肝、流脑这几种疫苗,分别为86.4%、81.8%、81.8%、77.3%、71.8%。讨论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与参与性,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从而达到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逐年增加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连续5年住院分娩产妇2735例其中313例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平均剖宫产11.46%虽然低于WHO提出的少于15%的目标,但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剖宫产的指证中胎儿宫内宭破、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多过少、瘢痕子宫、脐带原因、社会因素等占前6位原因。结论剖宫产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而不单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通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职业修养,同时推广适宜的产科技术,正确掌握剖宫产指证是可以降低手术

  • 标签: 剖宫产 逐年增加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对500例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为指征在剖宫产中占首位,是我院剖宫产高的重要原因。结论降低剖宫产不仅依赖于产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居高不下的剖宫产,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剖宫产升高导致的后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医疗机构等部门近几年来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降低剖宫产,收效并不明显,其中无任何手术指征而坚决要求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等社会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其次是医源性因素。

  • 标签: 剖宫产率 社会因素 医源性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置管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88例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44例。结果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分别为13.63%和4.55%。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结论改良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病人置管及置管后的痛苦,减少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取坐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探讨置管异位。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坐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坐位可以显著提高导管到位,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 标签: 坐位PICC异位率
  • 简介:摘要肺功能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还用于术前风险的评估,其测定中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准确与否。而我们通过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环境及适当的沟通技巧等,大大地提高了肺功能的检测

  • 标签: 肺功能测定 技巧